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92095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1 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一一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传统中国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近代中国如何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学生对此了解不多。关于洋务运动更知之甚少,但对洋务运动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学生却比较熟悉,主要是通过电影传媒大平天国事件的对他们印象。如何对这些复杂人物进行正确的历史定位,这关系到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辨证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眼光和思维方式。二二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以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概述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艰难历程,线索清楚,内容不多但抽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刻分析,以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艰难历程,教学中夹杂以图片、视频为辅助

2、手段,配合使学生理解。三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的兴起。难点: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内容识记理解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洋务与官办洋务运动的人物及企业。洋务运动的原因、性质及评价。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法,认识洋务运动。收集和分析有关洋务运动的资料,正评价洋务运动。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中国近到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时间、地

3、点、主要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在夹缝中步履维艰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的各阶段及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呈现的特点。 收集民族企业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深刻体会一些洋务派代表人物和中国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五、设计理念五、设计理念核心理念:理想教育德育目标:学习先人远大的志向,爱国主义的情感体验,积极自强的人生态度。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的学习,首先需要掌握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产生的基本史实,但仅掌握知识远远不够,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4、进程。本设计希望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懂得自强不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二十一世纪仍然是个民族国家竞争的世纪,学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公民,应当既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更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从知识教学中提升理想教育的主题。六、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分析能力,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升华情感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840 年,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第一次震撼了中华帝国,列

5、强的炮舰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醒来,看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和失败,严峻的形势使更多的中国人觉醒了,他们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在洋务派的推动下,中国的近代工业艰难起步了。讲授新课一、一、 洋务与官办洋务与官办师:展示图片设问:设问: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是在 40 年代,为什么 60 年代才开始学习西方?引导学生思考:清政府“内外交困” 。生:内困指的是发生于 1851 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外困指的是 1856 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6、清政府再次战败,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师:面对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分化,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清朝官员主张向西方学习,通过自强求富来维持清朝的统治,人们把它们成为洋务派。他们发起了一场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口号是“自强” 、 “求富”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设问:设问: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哪些重要的企业呢?(由学生依据课本回答)【展示课件】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中进士。1853 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革命,以在藉侍郎的身份在湖南家乡办团练,很快扩编为湘军,因灭太平天国被封为一等勇毅

7、侯。是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主要代表。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末大臣,洋务派和淮军的首领。投曾国藩为幕僚,1861 年编练淮军,调上海,共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提倡“自强” 、 “求富” ,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建立北洋舰队。设问:设问: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都采用机器大生产。师:正因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所以我们把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设问:设问:是不是说洋务运动的开始就标志了中国开始走向资本主义?播放视频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讨论。教师点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

8、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严重的依赖性,实际上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种复杂混合物,是封建官办企业向资本主义企业转化的过渡形式。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带有明显的封建性。官办洋务能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官办洋务的破产。 学生讨论总结:他们只纯粹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不想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黑板板书:只学习技术只学习技术设问:设问: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洋务运动就没意义呢?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成败。学生讨论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自强” “求富”的目的,这是其失败之处。但洋务运动也有成功之处,如它

9、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等,导入下一目。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了。二、二、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情境体验设问:情境体验设问:假如在座的各位同学是生活在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富裕家庭,大家的钱会如何投资?学生:投资办厂设问:设问:为什么现在才想到办厂?办在哪里?学生:外国企业在中国挣了钱,比买土地的利润高,办在沿海。引入新子目:【课件展示】原因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企业民族工业出现鸦片战争后,传统的经济结

10、构发生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19 世纪 70年代前后上海、广州、天津陈启沅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眸机器磨房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兴办实业的原因19 世纪末 20世纪初东南沿海一带张 謇荣宗敬荣德生上海振华纱厂南通大生纱厂师:特别介绍荣氏兄弟,父子孙三代大企业家。 导入下一目: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虽然产生了,但这株柚苗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相反迎接它的是疾风骤雨的洗礼,中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夹缝中步履维艰。三、三、 在夹缝中步履维艰在夹缝中步履维艰设计思路

11、设计思路 利用文字材料是学生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材料一 洋商见我工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由抵押于洋商者。东北续录材料二 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 63 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 13 种之多。设问设问: :中国的民族工业处境如何?学生:两座大山的压迫设问: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外国的资本主义有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引导学生探求总结。教师总结: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特点决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

12、量薄弱,无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是抗衡,在竞争中许多企业遭到排挤,被迫停产。所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由于其政治、经济实力弱小,所以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影响深远,伴随着整个中的历史。 设问:设问:中国的民族工业要改变这种处境,有什么办法?学生:革命教师:首先推翻哪座大山?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我们这学校纪念谁啊?学生大笑:孙中山教师: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孙中山先生?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一座大山,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此后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如何?且听下节课分解最后,请大家思考:农耕时代,中国一直

13、引领世界,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却是举步惟艰,不仅有着外族歧视的屈辱,而且有着自身转型的痛苦,这个师徒位置的换位留给我们大家什么思考?小结:小结:引导学生领悟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地位显性的靠综合实力,隐性的靠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决定。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不是外国的入侵带来的,是中国人自己求索的。因为不是所有的被侵略国家都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人生的舞台也是。本课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反思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一个艰难的近代化起步, 近代工业的艰难历程从设计到示范课堂,几经调整,小结如下:有激情地投入课堂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深刻体验:从导入新课的设问开始,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情境中,开始认真地思

14、考;情境体验的设问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投资办厂、在沿海地区、外企的刺激、洋务运动引进了技术等等,使教学比较轻松而印象深刻;在课堂结尾的设问中,灵机一动地联系到校史校情教育,开开心心地从历史回到了现实。有对教材的深刻分析领悟才有对课堂的投入,有教师在课堂的激情才有学生的被感染,这是本课教学的经验。升华理想教育的设计本义与课堂只落实了知识目标、积极情感体验的实际效果的差距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遗憾。设计中最后的开放性探究题本应该成为本课教学的亮点,从中引发出要自强不息的情感体验,提升本课教学的主题。但是教学处理中时间把握不够准,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了,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教

15、师主导有余,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尽兴。灵活处理教材把握课堂的整体进程,这是本课教学的遗憾和教训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中学是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的情感体验、价值取向能影响人的一生;中学时代也是最需要人点拨、引导的阶段,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一直是我的职业方向。工作近一年了,我担任高一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兼任一个班的副班主任工作。总的说来,一年来有进步也有不足,有感激也有惭愧,总结如下:1、教学方面总体来说成绩在逐步上升。今年是广东省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第二年,对我来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曾经在内地中学教过几年课,旧的模式还没打破,新的模式还在摸索,教学从负数开始,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谋求现代

16、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很费了些心思。至今,关于如何处理好教师的情感魅力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材价值取向的关系、新教材的处理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关系,仍然觉得有待完善。总体上随着工作的渐入正轨,我真切体会到只有对教材的深刻分析领悟才能有对课堂的投入,先有教师对教学对课堂的激情才能有学生的被感染。2、学生工作方面师生关系日渐和谐。广东的学生自主性比较突出,活动能力强,文明素养综合素质也比较高。我任教的班级比较多,对学生的了解沟通泛而不深,除了做德育导师有针对的关注个别学生外,平时思想工作多是抓两头促中间。与学生的交流越多,对自己的要求就无形中提高,为人师的责任沉甸甸的,确实有一种教学相长的感触。得中山英才教育之,生活一大乐事。3、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不合理,效率不高,充电不足,和同事的交流不够,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够深。学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让人感动,催人向上,心存感激;过高的期望值与自己底气信心的不足,实绩平平心生惭愧。今后努力的方向:向渔夫式的工作状态看齐,在边缘能力上工作,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