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9025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2011 年-2015 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县、镇办公室统一要求,结合县、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芒摆村经济发展倍增计划。一、基本情况:芒摆村地处中缅边境线沧源县勐董镇的东南部,距离县城 10 公里东与永冷村相连,南与缅甸接壤,西与龙乃村毗邻,北与勐董社区相望。国土面积 20.7953 平方公里(折合31193 亩),平均海拔 1480 米。全村共有 6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325 户,人口 1310 人,劳力 775 人,占总人口 59%;全村现有林地面积 23974 亩;有

2、耕地面积 2765 亩,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其中:水田面积 947 亩,旱地面积 1818 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 370 亩,包谷种植面积 510 亩,蔬菜种植面积 158亩,茶叶种植面积 780 亩;经济林木 8990 亩,其中竹子 3300亩,核桃 5690 亩;村庄占地面积 624 亩;道路占地面积 802亩;河流占地面积 78 亩;其它占地面积 809 亩;粮食总产量59 万公斤,人均有粮 450 公斤,人均纯收入 2972 元,国民经济总产值 389.4 万元。芒摆党支部设有 6 个党小组,39 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 名,预备党员 2 名,少数民族党员 38 名。文化结构:大学专科

3、 1 名,初中及以下 37 名。年龄结构: 35 岁及以下 8 名,36至 45 岁 10 名,46 岁至 54 岁 12 名,55 岁至 59 岁 2 名,60岁及以上 7 名。二、经济状况1、经济结构。芒摆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在第一产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科技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粮食单产较过去有所提高。由于地理、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所限,经济作物普及种植较晚,主要以核桃、竹子、甘蔗、茶叶为主。农闲时期,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目前全村有 204 名外出务工人员,占到全村人口的

4、 2/5。其中,到沿海省份打工人数为 127 人。2、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一是种植业。以水稻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生产占据重要地位。二是碧丽源万亩茶园管理。三是运输业。全村现有后传动农用车 26 辆 。主要从事农业运输,工程运输,每年经营收入 15.5 万元。四是外出务工人员。目前该村在外务工人员 127 人,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以技术工和劳力工为主,每年可创汇 97 万元。三、产业经济发展倍增计划在“十二五”开局之际,芒摆村两委决定实施全村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现阶段芒摆村的人均纯收入为 2972 元,即力争在 2011 年底,通过不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短期经济作

5、物,以发展粮食、甘蔗、茶叶等短期经济作物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同时有序推进全村的低产林改造工作,年底完成对全村的低产林改造,提升土地附加值,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3200 元以上;到 2012 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3600 元以上,今年在发展短期经济产业建设基础上,不断巩固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村党员干部进行党建知识、相关产业培训,有序提升全村人口素质;到 2013 年底,全村人均经济收入达到4100 元以上,以碧丽源公司万亩茶园茶叶效益为主要经济收入。村两委将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积极与爱德项目办公室、碧丽源茶叶有限公司、职教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商,共同举办多项产

6、业、养殖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提升劳务人员素质,实现新增就业人口达到 100 人。在前三年的经济发展中,全村将始终坚持发展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产业,基本普及采用良种良法,提高经济作物单产的科学种植方式,在缓解芒摆村土地紧缺问题的同时,切实做到使群众增产增收。到 2014 年,全村竹子、核桃、茶叶等产业已产生经济效益, “三大产业”将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支柱,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4900 元以上;到 2015 年底, “三大产业”基本成型,通过多方争取,积极引进外资,实现产业投资收益占全村固定资产比重达到 80%左右,人均纯收入达 6000 元,力争实现人均纯收入突破 8000 元大关,新增就业

7、 150 人。同时全村基础设施房屋基本实现钢筋混泥土结构住房,基本实现县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村居公共设施、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全村个体经济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通过上级部门支持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全村个体经济和产业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经营。要实现芒摆村经济倍增计划健康、稳步、有序推进,主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一)、发发展目展目标标围绕“新产业、新村庄、新农民、新生活、新风貌、新机制”建设,力争把芒摆村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发展目标如下:1、农业产业有较大发展。除去核桃、竹子产业用地、林

8、地、现已流转的土地,芒摆村基本已经没有剩余土地,通过积极争取,不断引进高产高效经济产业,采用良种良法,提高单产,以解决芒摆村土地紧缺问题。产业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其中核桃、竹子、茶叶产业稳定发展,产量逐步提高,短期经济作物种植业与畜牧业得到健康、快速、协调发展。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结合本村实际,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有序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工作,着力发展新型经济产业,在稳定经济作物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核桃、竹子、茶叶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在发展长期支柱产业的同时,兼顾发展短期新型经济产业,如:大力推广地膜包谷、甘蔗、水稻、烤烟等短期经济作物,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多项产业共同发展。在未

9、来五年内实现农民纯收入达到 6000 元,年均增长 600 元左右。3、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应保尽保,农民参加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危房改造率、农户使用自来水、通电都达到 100%。文体、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农民享有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4、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目前村民住房部分年久失修且以砖木结构为主,全村共 325 户,其中砖混结构 1 户,砖木结构 177 户,简易房 120 户,茅草房 27 户。村两委计划在未来五年全村住房结构基本实现砖混结构,脏乱差状况得到治理,村庄主要道路实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五化”,垃圾实现集中处理达到每

10、日一清,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治理达到无害化。5、基本完善道路设施环境建设。要致富,先修路。计划在 2015 年以前,争取立项完成县城至芒摆村一条长 8 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彻底解决村上的交通运输问题。经技术人员预算,需投资 600 万元,上级政策性资助 555 万,需自筹45 万元,尚空缺 555 万元。6、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1850 岁的劳动力平均掌握 23 项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广大农民科技素质、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不断增强。7、乡风民风呈现新气象。现阶段对芒摆村的三项投入(资金、人才、观念),最为缺乏的就是群众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严重影响本村产业、经济、社会、

11、教育健康、稳步、有序发展。村两委将把转变群众观念,提升群众整体思想意识作为工作重点,定期在全村开展“弘扬科学,抵制迷信”的主题活动。形成抵制迷信、破除陋习、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呈现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帮互助、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农村新风貌。8、通过民主管理形成新机制。芒摆村两委将积极把提升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作为工作重点,从而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民公益性设施建设的自主筹资筹劳、自我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逐步完善、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不断得到保障。(二)、(二)、发发展展规规划划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

12、4 年:一是向上级部门继续争取资金,修建县城至芒摆村 8 公里的硬板路工程;二是村庄道路没有硬化的,争取资金完成硬化工程;三是基本完善村沿线村民居住环境净化、绿化工程;四是核桃、竹子、茶叶等基础产业改造,保住和管护好现有的经济产业,同时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优化产业布局,实现经济产业项目又好、又快发展。2015 年:一是将本村土地整理工作纳入全县土地整理计划,根据全村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基本农田及农业水利、交通体系,为实现农业产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打好基础,基本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资金来源努力争取政府补助,部门支持,招商引资,群众自筹,社会赞助等方式进

13、行多渠道筹措。2、产业发展规划种植业:种植业重点在引进优质高产品种和管理制度上下功夫,提高种植业的产量和质量,建立优质核桃、竹子、茶叶基地。一是优质核桃、竹子、茶叶基地规划 860 亩,实施年限为 2014 年;二是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提高单产收入。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推广优质经济作物种植;三是发展优质核桃、竹子、茶叶基地,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充分依托碧丽源万亩茶园,发展旅游业,开发“农家乐”、 “乡村游”等旅游项目,实现观光农业与品味文化、度假休闲的有机结合,拓展芒摆村的农业附属功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养殖业:养殖业主要以发展养鸡、养猪、养牛为重点,以培育典型的模式进行推广,实施年

14、限为 2014 年至 2015 年。3、基层组织建设规划(1)、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下决心抓住各级组织积极帮扶这一有利契机,围绕村党组织“五个好”的建设目标来开展和推动村党组织各项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后备骨干培养。由于偏僻和贫穷,年青人和文化素质稍为好一些的群众基本上都外出寻找好的发展机会,出现了村里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年青人常年在外务工等情况。村两委决定把后备队伍的建设列入今后重要的工作内容,利用年青人回家探亲、电话联系、亲友传递信息等多种渠道与文化素质及其他条件较好的年青人进行联络和沟通。鼓励和培养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2)、 加强法制意识。继续完善各项村民自治制度,重点完善村民小组议事规则切实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芒摆村委会2911 年 5 月 2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