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48879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教学大纲(ⅰ模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修订关于修订诊断学诊断学教学大纲的几点建议及说明教学大纲的几点建议及说明一、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见习课的实践非常重要。原来检体诊断的总学时为 108,理论课与见习课各占 1/2,当时就感见习课学时不足。此次教学计划将检体诊断由原来的 108 学时减为 100 学时,见习课减少了 8 学时,这对学生学习检体诊断的基本技能是有着明显影响的,能否增加学时,至少恢复为原来的学时数。二、原来诊断学教学大纲的神经系统检查只有神经反射的检查,而没有颅神经、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检查。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身体格检查光盘中均有这些内容,由于学时关系,这次大纲中把这部分内容列入自学部分。三

2、、超声心动图部分在以前的教材及大纲都放在检体诊断中,但2001 年版的大纲把超声心动图放在影像学的超声诊断学(第六版诊断学教材中已无超声心动图的部分,此部分已放入医学影像学中)中讲。但由于超声心动图的教学任务是由内科教研室完成而非超声教研室完成,这就造成超声心动图教学的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学院在检体诊断中进行,有的在超声学中进行,有的就不进行。超声心动图教学对于学生来讲仍然是必须的,因此,这次大纲修订,我们建议仍放在检体诊断中进行。若此,则学院应考虑在学习检体诊断时,同时给学生配备医学影像学教材。三、诊断学除了检体诊断部分外,还有实验诊断部分。因此,在开始部分写的是对诊断学整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3、其后写“检体诊断教学大纲” ,而后面的实验诊断教学大纲由检验专业负责完成。四、本大纲执笔人:何勤、张红苗、黄华、赵国厚、纳志英、白2文伟、杜娟。审定人:何勤。五、本大纲的内容已经指导专家李雯珠主任审阅,但郭涛主任未审阅。诊断学诊断学大纲修订组大纲修订组20072007 年年 4 4 月月 2020 日日3诊断学诊断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总学时:144 学时 讲课学时:讲课学时:90 学时 实习学时:实习学时:54 学时学学 分:分:8 学分适用对象: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4、麻醉学专业诊断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诊断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完基础医学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课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器械检查、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诊断学总学时为 144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 90 学时,见习及实验学习 54 学时。因此,我们只能选择部分

5、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它们包括: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疾病的4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其中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归入检体诊断学,为 100 学时(理论课 54 学时,见习课 46 学时) ;实验诊断学为 44 学时(理论课 36 学时,实验课8 学时) 。诊断学中未列入大纲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本大纲根据第 6 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中的某些叙述作了必要的调整,以便同学学习。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

6、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以供同学参考。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联系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临床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的主要及重要部分,包括:绪论、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检体诊断总学时为 100学时,其中安排 54 学时理论讲授和 46 学时见习学习。通过专业理论和见习实践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下

7、基础。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理论课和自学的学习,掌握上述各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见习课的学习,学会并掌握或熟悉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电子标准化模拟病人、临床典型病例示教及学生互帮互学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由于学时教少,有部分需要熟悉或了解的内容必须由学生自学完成。因此,教师应督促和检查学5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应加强学习主动性,以使检体诊断学的课程教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8、能力,并达到下列要求: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掌握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2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3掌握心电图的操作程序,熟悉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的图象分析。能辨认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房室肥大、期前收缩、心房及心室颤动和传导阻滞等常见心电图改变。4熟悉心脏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5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字体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和教材所推荐的表格病历。6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检体诊断学为学期课,学

9、习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1)理论笔试,卷面成绩 100 分,占总成绩的 60%;(2)操作考试,包括:体格检查考试,成绩为 25 分;心电图考试,成绩为 5 分;(3)病历书写及课堂纪律,成绩为 10分。检体诊断教学时间安排检体诊断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理论课理论课见习课见习课合计合计绪论11常见症状10515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11头部、颈部检查22胸部及肺检查6511心脏及血管检查910196腹部检查6511脊柱与四肢检查11神经系统检查22问诊、病历书写、诊断方法156心电图151025超声心动图66合计合计5446100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目的要求:目的要求:阐述诊

10、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门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努力学习,反复训练,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打下基础。学时安排:学时安排:理论课 1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三、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病历书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简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四、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大课讲

11、授。7第二章第二章 常见症状常见症状目的要求:目的要求:一、掌握:基本概念(症状、体征及各常见症状的基本概念) 、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二、熟悉: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三、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学时安排:学时安排:理论课 10 学时,见习课 5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发热、水肿、咯血、疼痛(胸痛、腹痛) 、呼吸困难、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一、发热:1发热的概念。2发热的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2)非致热源性发热。3发热的病因及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4发热的临床表现、热型及临床意义:(1)发热的

12、分度。(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的热型特点及临床意义。5发热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二、水肿: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发生机制。83常见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1)全身性水肿: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2)局部性水肿。4水肿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三、咯血:1咯血的概念,咯血与呕血的鉴别。2咯血的病因及发生机制。3咯血的临床表现。4咯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和诊断方法。四、疼痛(胸痛、腹痛):1疼痛的病因及发生机制。2疼痛的临床表现。3疼痛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五、呼吸困难:1呼吸困难的

13、概念。2呼吸困难的病因。3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3)其他原因(如中毒、神经精神性、血源性等)所致的呼吸困难。4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和诊断方法。六、呕血:1呕血的概念。2呕血的病因。3呕血的临床表现。4呕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 诊断方法。9七、便血:1便血的概念。2便血的病因。3便血的临床表现。4便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八、黄疸:1黄疸概念。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3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三种黄疸的

14、鉴别。5黄疸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九、意识障碍:1意识障碍的概念。2意识障碍的病因及发生机制。3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轻度、中度、深度) 、谵妄。4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大课讲授。二、见习课结合典型病例,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第三章第三章 问诊、病历书写、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问诊、病历书写、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目的要求:目的要求:一、掌握:1问诊的内容及基本方法与技巧。2住院病历的书写。二、熟悉:101重点问诊的方法。2表格式住院病历的书写。3诊断疾病的基本步骤、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注意问题

15、、临床诊断的内容及格式。三、了解:1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2住院期常用医疗文书及门诊病历的书写。3临床诊断的几种常用思维方法、临床思维的误区。学时安排:学时安排:理论课 1 学时,见习课 5 学时,自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二、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住院病历、表格式住院病历的格式与内容(重点讲主诉、现病史的内容及方法) 。三、诊断疾病的步骤。四、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和常见思维误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掌握及熟悉的内容:(一)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大课讲授。(二)问诊、病历书写:见习课教师讲授,并指导同学实践。见习中

16、要求同学独立收集病史、书写完整住院病历。见习课教师要修改学生书写的住院病历并组织学生讲评。二、了解的内容:自学完成。第四章第四章 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检查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检查目的要求:目的要求:一、掌握:1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的基本方法。112生命征的检查方法及正常范围。二、熟悉:全身状态、皮肤及淋巴结的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三、了解: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学时安排:学时安排:见习课 1 学时,自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基本检查方法:(一)视诊:视诊内容。(二)触诊:1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2触诊注意事项。(三)叩诊:1叩诊方法: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2叩诊注意事项。3叩诊音及其特点。(四)听诊:1听诊方法:间接听诊法;直接听诊法。2听诊注意事项。(五)嗅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