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8634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马克思历史观与全球化进程论文 国内对全球化的讨论正在深入。这一讨论一直存在不少热点和分歧。不同意见的讨论与商榷,对大有裨益。马克思的“世界”观来诠释全球化的内涵,考察全球化与主义运动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全球化的讨论。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

2、”。(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6 期。)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 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

3、曾指出, “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 19 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 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

4、观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 共产主义原理 、 共产党宣言 、 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2001 年第

5、 6 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 “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6 期。)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 18 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

6、界历史”。但是直到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 “世界历史”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 “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的讨论夯实基础。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 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

7、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第三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

8、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二、经济全球化、 “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 “世界历史或全球化”, “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6 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

9、践展开的条件”, “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 “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6 期。)其基本论据是:(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 ”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

10、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6 期。)(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 “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6 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首先,科学

11、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 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

12、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主义生存和的客观条件与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

13、建设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2001 年第 6 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6 期。)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 “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

14、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 ,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时,说:“不能”,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

15、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 1848 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 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

16、95 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 “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资本主义大工业”在 1848 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 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 1848 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