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47585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活塞式压缩机的拆装一、拆卸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拆卸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机器拆卸前必须准备好扳手、专用工具及放油等准备工作。 2.机器拆卸时要有步骤进行,一般应先拆部件,后拆零件,由外到内,由上到下, 有次序地进行。 3.拆卸所有螺栓、螺母时,应使用专用扳手;拆卸汽缸套和活塞连杆组件时,应使 用专用工具; 4.对拆下来的零件,要按零件上的编号(如无编号,应自行编号)有顺序地放置到 专用支架或工作台上,切不可乱堆乱放,以免造成零件表面的损伤。 5.对于固定位置不可改变方向的零件,都应划好装配记号,以免装错。 6.拆下的零件要妥善保存,细小零件在清洗后,即可装配在原来部件上以免丢失,

2、 并注意防止零部件锈蚀。 7.对拆下的水管、油管、汽管等,清洗后要用木塞或布条塞住孔口,防止进入污物。 对清洗后的零件应用布盖好,以防止零件受污变脏,影响装配质量。 8.对拆卸后的零部件,组装前必须彻底清洗,并不许损坏结合面。 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拆卸方法和步骤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拆卸方法和步骤 各类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拆卸工艺虽然基本相似,但由于结构不同,所以拆卸的步 骤和要求也略有不同,应根据各类压缩机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拆卸方法,下面以 8AS12.5氨制冷压缩机为例说明这种类型的制冷压缩机拆卸方法和步骤。 1.拆卸汽缸盖与排汽阀: 2.拆卸曲轴箱侧盖: 3.拆卸活塞连杆部件: 4.拆卸汽缸套

3、: 5.拆卸载机构: 6.拆卸细滤油器和油泵部件: 7.拆卸油三通阀和粗滤油器: 8.拆卸吸汽过滤器: 9.拆卸联轴器: 10.拆轴封部件: 11.拆后轴承座: 12.拆曲轴: 13.拆前轴承座: 三、几个部件的拆卸三、几个部件的拆卸 1.拆排汽阀组: 2.拆活塞连杆组: 见图8-1。拆活塞环有三种方法: (1)用两块布条套在环的锁口上,两手拉住布条,轻轻向外扩张,把环取下来。 (2)用3根0.8-1mm厚,10mm宽的铁片垫在环中间,便于环滑动取出。见图8-2。(3) 用专用工具拆活塞环。见图8-3。3.拆油三通阀: 四、部件的组装四、部件的组装1.活塞连杆部件的组装: (1) 连杆小头衬套

4、的装配 (2)活塞销与连杆小头的装配 (3)活塞环的装配 2.油泵部件的组装(指内转子油泵): (1)放入湖道垫板(挡油板),装上偏心筒。 (2)装上内、外转子。 (3)装上泵的端盖,要对角均匀拧紧螺丝,并用手转动泵轴,以转动灵活为宜。 3.汽阀部件的组装: (1)汽阀弹簧若有一个损坏应全部换新的。 (2)检查阀盖上阀片升程两侧有无毛刺,若有毛刺应用细挫修理。 (3)装阀盖、阀片和外阀座用M16螺丝连接,注意阀片应放正。 (4)装内阀座和芽芯螺丝。 (5)装配后,用螺丝刀试验阀片各处在升程中活动是否灵活。 4.三通阀部件组装: (1)装配时应注意定位。 (2)限位板的螺丝要装平。 五、机器总装

5、五、机器总装 将各个已经组装好的部件逐件装入机体。 总装程序及注意的问题如下: 1.前轴承座: 2.曲轴: 3.后轴承座: 4.密封器: 5.联轴器: 6.油泵: 7.滤油器: 8.三通阀: 9.卸载装置: 10、汽缸套: 11.活塞连杆组: 12.排汽阀与假盖弹簧: 13.汽缸盖: 最后装上曲轴箱侧盖,并将侧盖上的小油塞拆下来,用漏斗向曲轴箱加油。 六、压缩机主要部件配合间隙六、压缩机主要部件配合间隙 系列制冷压缩机主要部件配合间隙见表81。 表表81 系列制冷压缩机主要部件配合间隙表系列制冷压缩机主要部件配合间隙表 单位:毫米单位:毫米 间隙(+)或过盈(-)序 号配合部位 70系列 10

6、0系列 125系列 170系列 环部+0.33+0.43+0.35+0.47+0.37+0.491汽缸套 与活塞裙部+6.12+0.20 +0.15+0.21+0.20+0.29 +0.28+0.362活塞上止点间隙(直线余隙)+0.6+1.2 +0.7+1.3 +0.9+1.3 +0.28+0.363吸汽阀片开启度 1.2 1.22.42.62.5 4排汽阀片开启度 11.11.41.6 11.5 5活塞环锁口间隙 +0.28+0.48 +0.3+0.5 +0.5+0.65 +0.7+1.1 6活塞环与环槽轴向间隙+0.02+0.06 +0.038+0.055 +0.05+0.095 +0.

7、05+0.09 7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配合+0.02+0.035 +0.03+0.062 +0.035+0.061 +0.043+0.073 8活塞销与销座孔 -0.015+0.017 -0.015+0.017 -0.015+0.16 -0.018+0.018 9连杆大头轴瓦与曲柄销配合+0.04+0.06 +0.03+0.12 +0.08+0.175 +0.05+0.15 6缸 +0.3+0.66缸 +0.3+0.64缸 +0.3+0.66缸 +0.6+0.88 8缸 +0.4+0.78缸 +0.42+0.796缸 +0.6+0.868缸 +0.8+1.1210连杆大头端面与 曲柄销轴向间隙

8、 8缸 +0.8+111主轴颈与主轴承径向间隙+0.03+0.10 +0.06+0.11 +0.08+0.148 +0.10+0.162 12曲轴与主轴承轴向间隙+0.6+0.9 +0.6+1.00 +0.8+2.0 +1.0+2.5 13油泵间隙 径向 +0.04+0.12 端面 +0.04+0.12径向 +0.02+0.12 端面 +0.08+0.12 14卸载装置油活塞环锁口 +0.2+0.3 注: 1. “”表示为间隙; “-”表示为过盈。 2. 各尺寸最好选用中间数值。 七、压缩机主要部位尺寸及偏差的测量方法见表七、压缩机主要部位尺寸及偏差的测量方法见表8-2 表表8-2 压缩机主要

9、部位尺寸及偏差的测量方法压缩机主要部位尺寸及偏差的测量方法 项目技术要求测量方法附 注 活塞与汽 缸之间的 间隙正常间隙约为气缸直径1/10002/1000, 铝活塞的高转速压缩机采用较大间隙用塞尺测量活塞与气 缸直径的间隙,从气 缸面上、中、下三各 部位测量间隙太小将引起干摩 擦,间隙太大则漏气 量增加、制冷效率降 低,并使机械运动是 产生撞击 汽缸 磨损汽缸磨损达汽缸直径的1/200时,最好 进行修理,磨损至1/150 时,必须进行修理,汽缸壁厚度磨损 1/10时最好更换,1/8时必须更换用内径千分表(量缸 表)测量汽缸内壁的 磨损情况如进行镗缸,则镗缸 后剩下缸壁厚度应用 强度检验汽缸

10、垂直 度顺轴中心线允许倾斜度,每1m长度不 得超过0.15mm,其倾 斜方向应与轴的倾斜方向一致汽缸与活 塞中心线倾斜度,不得大于 汽缸与活塞之间间隙的一半用测锤和内径千分尺, 先找准汽缸顶中心点, 再在汽缸中部与下部, 每隔90平面测量 汽缸壁,即可得出汽 缸的垂直度汽缸倾斜过度时,活 塞与汽缸干摩擦,容 易引起汽缸拉毛活塞销中 心线、曲 轴销中心 线与曲轴 中心线之 间的平行 度允差活塞销中心线与曲柄销中心线得平行度, 每1m销的长度误差 不得超过 0.3mm曲柄销中心线与曲轴 中心线的平行度,每1m长度 的误差不得超过0.2mm曲轴 水平 度每1m长度的倾斜度不得超过0.2mm用方水平仪

11、放在外轴 径或密封器轴颈测量, 或在轴侧挂铅垂线, 并用千分尺测量 曲轴 颈与 曲柄 销的 椭圆 度曲轴颈的椭圆度为1/1500时,最好进行 修理,在1/1250时必须修理 曲轴销的椭圆度为1/1250时,最好进行 修理,在1/1000 时必须修理 圆锥度不得超过椭圆度的0.5倍 轴颈经多次车削、研磨后,其直径允许 减小3%,超过此数应予更换用 外径千 分尺测 量轴径 的磨损 情况轴颈如有椭圆度,则 轴在转动中由于轴的 中心线位置变动而产 生轴的径向振摆,不 仅破坏了机器工作的 稳定性,而且使主轴 承加速磨损 主轴承和 连杆轴衬 的径向间 隙与轴向 间隙主轴承的下部与轴颈120包角内,应 接触

12、均匀,没有间隙。 连杆轴承的上部同轴颈100包角内亦 无间隙。主轴承的径向间 隙及各轴承的 轴向间隙,用 塞尺测量轴承间隙过大,油压 不容易形成,运转时 机器有振动和不正常 声响活塞 椭圆 度新活塞的椭圆度不得超过其直径的 /500工作后的活塞,最大允许磨损椭 圆度约为1/10001.5/1000用外径千分尺或千分 表装在专用支架上, 测量活塞磨损情况 活塞销和 连杆小头 衬套的径 向间隙衬套直径/mm 径向间/mm 60 60 0.050.07 60110 0.070.09 110150 0.090.12用 塞尺测 量径向 间隙 活塞销的 椭圆 度活塞销的椭圆应在销子直径的1/1200以 内

13、用外径千分尺测 量活塞销磨损 情况活塞销在衬套内接触 均匀,接触面角度为 6070 活塞 环的 间隙活塞环的间隙与环槽高度之间的正常间 隙0.050.08mm,如超过0.150.2mm时 应更换,环槽的正常深度比环的宽度大 0.30.5mm. 活塞环的搭口约为环直径5/1000,搭口 的极限间隙不得超过活塞环直径的 15/1000 新活塞环与气缸的接触,不得小于活塞 环圆的2/3,在整个圆周内,径向间隙不 多于两处,并距离搭口大于30,每处 径向间隙的弧厂不大于45,间隙不大 于0.03mm用塞尺测量各部 位的间隙 用灯光漏光的情 况测定环与气 缸的接触情 况,用塞尺测 量环与缸壁的 间隙主轴

14、承和 连杆轴衬 的径向径 向间 隙与轴向 间隙主轴承的上瓦与轴颈之间,以及连杆轴 衬下瓦与曲柄销之间的径向间隙,一般 等于轴颈的1/1000 轴径直径 /mm最大间隙 /mm最小间隙 /mm 80 0.110.09 80180 0.110.15 0.090.13 180200 0.150.20 0.130.17连杆轴承的径向 间隙,用分别 测量连杆轴承 内径及曲柄销 外径尺寸的方 法求得轴向间隙过大, 则转动时曲轴 容易产生轴向 移动,轴承端 面磨损较大, 轴封的密封性 也易受到影响活塞顶与 汽缸安全 块之间的 余隙一般的余隙约为11.5mm,活塞顶端制 成凹形时0.51.3mm用电流保险软铅

15、丝放 在活塞顶部,装好安 全块,转动飞轮,使 活塞升至上止点,将测量倾斜的气缸时, 注意将软铅丝放妥并 固定好,以免落入气 缸与活塞之间的间隙铅丝压扁,用外径千 分尺测量取出的软铅 丝厚度,即得余隙数 值内吸、排气 阀门的开 启度及关 闭的严密 性压缩机转速在500r/min 以下,阀片的 开启度约为22.5mm; 转速在500r/min以上,阀片的开启度约 为1.52mm 当阀片有轻微磨损或划伤时,应重新研 磨和检修。当阀片磨损使其厚度比原标 准尺寸小0.15mm时,应更换阀片开启度的测量用 深度尺或塞尺均可阀 片的严密性的检查, 可用煤油作渗漏试验开启度过大,则阀片 运动速度大,阀片容 易

16、击碎;开启度过小, 则制冷剂蒸气通过阀 片的阻力增大,影响 吸、排气效率压缩机安 全阀安全阀调整在1618.1Kpa表压时开启用压缩空 气进行校验 飞轮 振摆度飞轮转动时,其振摆度不应超过1mm用千分表及支承架, 放在飞轮外侧测量 压缩 机轴 封轴封装置良好时,不需撤卸。因轴封零 件每拆一次就变动一次位置,加之轴封 橡胶圈被润滑油浸泡发胀,拆后不再恢 复原尺寸 轴封换油,可拆卸轴封室上,下接头, 直接灌油清洗 轴封装置内两摩擦面平行度偏差超 0.0150.02mm时,应检修或更换轴封 漏油每小时超过10滴时,应拆卸检查, 并仔细研磨密封面,对于橡胶圈因老化、 干缩变形、丧失弹性和密封能力时,应 更换 卸载 机构在拆卸气缸套时,必须检查气缸套转动 环的顶杆是否能灵活上下滑动。转动环 锯齿形斜面是否磨成凹坑,有轻微磨损 用锯刀修正,伤痕太大应更换推杆凸圆 磨损比原尺寸少0.5mm时,应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