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7012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1、放射科技术人员防护培训计划.12、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检测计划.23、放射科设备质量保证监测计划.44、影像投照条件标准.65、X 线照片质量等级标准76、放射科线事故应急预案87、员工培训计划.108、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细则.119、放射科诊断报告评价标准.1210、 大型设备使用记录.另设登记本11、 剂量、基准的检测与矫正记录. 另设登记12、 CR 出现质量失控讨论分析预处理记录 .另设登记本13、 集体阅片质量缺陷整改记录. 另设登记本14、 影像专业人员资质证书另设登记15、 区、是技术监督局及其他执法部门对环境与设备. 另设登记16

2、、 各岗位工作职责.13放射科技术人员防护培训计划放射科技术人员防护培训计划1.从事放射影像工作的医技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有环保总局组织实施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放射工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放射影像工作。2.按时按计划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放射防护培训班”,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救技能。3.对新参加工作的医、护、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防护有所了解,掌握各种影像技术。4.邀请省级以上环保部门专家举办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及新技术讲座。5.技术人员应自觉学习,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现象,并掌握其排除方法,以便在

3、特殊情况下能自行排除故障,消除隐患。6.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请设备厂商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技术、注意事项、保养要求和故障表现及简单故障的排除。7.配合医院保卫部门做好防盗、防火和辐射安全管理的培训。1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检测计划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检测计划一.质量控制指标:1.照片质量:优良率95、优级率55、良级率40、废片率2;2.设备完好率95;二.检测计划:1.照片质量监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按技术读片、评片制度进行读片,及时统计照片质量,查找影响照片质量的原因并整改。2.设备因素监测:(1).电源条件:每台 X 线机的配电柜均加装电压指

4、示表,开机检查前应认真检查电压指示是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定期检测接地电阻,阻值控制在2欧姆。(2).X 线机:每半年进行一次光野照射野一致性的监测,保持误差小于0.5cm。每年由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计量检测,检测结果备案以便及时对机器进行维修调整。(3).机房条件:机房内安装温湿度检测仪、空调机、除湿机,根据各台机器的使用要求调整温湿度,消除影响机器性能的环境因素。 2 3.激光相机监测:(1).影像灰雾的控制:灰雾度直接影响影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影像密度控制首先着眼于灰雾度控制的达标(D00.25) 。在每次相机大保养时均要求工程师进行检测。及时调整 X 线机曝光条件表

5、,确保各项指标均在达标范围。(2).相机性能的控制:根据胶片的性能差异,及时调整激光相机的参数并打印测试片。4.自动洗片机:参照使用说明书内容要求。3放射科设备质量保证检测计划放射科设备质量保证检测计划一.电源条件1.每台机器的配电柜均加装电压指示表,每日开机前应认真检查电压指示是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误差值应10。2.每年请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保护接地的检测,接地电阻值控制在2欧姆。二. 机器1.每季度进行一次设备机械、电气性能的检测,内容包括:配重平衡安全装置、机械限位装置的有效性检查;运动、运转限位报警装置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等。2.每半年进行一次光野照射

6、野一致性的监测,误差控制在5mm。3.每年由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计量检测,检测结果备案以便及时对机器进行维修调整。三.机房环境机房内安装温湿度检测仪、空调机、除湿机,每日检测机房的温湿度,根据各台机器的不同使用要求调节温、湿度,消除影响机器性能的环境因素。四.激光相机 41.影像灰雾的控制:灰雾度直接影响影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影像密度控制首先着眼于灰雾度控制的达标(D00.25) 。在每次相机大保养时要求工程师进行光学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均在达标范围。2.胶片性能的控制:根据胶片的性能有差异,及时调整激光相机的参数并打印测试片进行观测。五、自动洗片机:定期更换显定影药水,清

7、洗滚轴、药槽、水洗槽。5 X 线照片质量等级标准线照片质量等级标准一.甲级片标准:1.位置正确:包括投照肢体位置和 X 线中心准确,照片上下、左右边缘对称,胶片尺寸使用得当。2.照片对比度清晰度良好。包括密度、对比度好,无明显的斑点感觉,肢体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失真度小;可制板。3.无污染划损:包括照片上无污汁、划痕,无体外异物影及其他弊病。4.被检者资料齐全、准确、整齐无误,照片标志与被照肢体无重叠: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片号、左右等。5.造影片造影剂涂抹均匀、充盈满意,充分显示解剖形态及结构,能提供满意的诊断标准。二.乙级片标准:以上15项一项不符,但不影响诊断则定为乙级片。三.丙级片标准:

8、以上15项两项不符,但不影响诊断则定为丙级片。四.废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照片无法诊断则定为废片。产生废片必须登记片号和废片现象,及时分析产生废片的原因,及时整改。7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为有效处理放射性事故,强化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责任,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将放射意外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护患者、工作人员、放射设备安全和减少财物损失,特制定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

9、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二、建立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三、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一)迅速报告原则;(二)主动抢救原则;(三)生命第一的原则;(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四、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四)各种事故处理以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

10、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9 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细则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细则1.首先对每个病灶进行分析,确定其病理性质。2.将全部病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意见。一般的诊断原则是将所有的影象所见用一个疾病去解释,解释不通时,才用两个或多个疾病去解释。3.影像诊断意见与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比较,不符合者应重复读片及分析。在读片时要认真阅读申请单,参考各种临床资料和检查,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询问并补充病史。如果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和诊断不一致或差别很大,要重新审查 X 线所见或诊断意见是否正确,必要时重复 X 线检查,如

11、果 X 线检查正确无误,应主动与临床联系,与临床医师会诊,以明确诊断。要求检查阳性率70,诊断符合率90%。达不到者按考核标准予以扣分。4.X 线的诊断与临床诊断基本相符者,可作出诊断意见。诊断意见用简单的概括语句表达,其内容包括:X 线检查方法、重要 X 线所见、病理基础和可能疾病。5.因急腹症患者在不同时段 X 线征象可有明显变化,诊断医师应在透视或照片检查“阴性”的病人诊断书上写明检查时间11放射科主任职责放射科主任职责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行政工作管理。二、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定期总结汇报。三、根据本科任务就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

12、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四、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透照质量。五、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六、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奖、惩的意见。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七、担任教学,搞好进修、学习人员的培训。八、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九、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13十、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

13、的工作。放射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放射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和指导本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等项工作。二、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疑难病例的诊断报告,参加并指导对疑难病例及集中病例的诊断和院内会诊工作。三、指导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放射检查技术及诊断工作,协助科主任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四、担任医学生、进修医师、实习生的培训教学工作。五、承担科研工作,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不断提高本专业的技术水平。放射科主治医师职责放射科主治医师职责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二、着重担任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参加会诊和教学科研工作。14三

14、、主持每天的集体阅片,审签诊断报告单。四、每年在专科内举办一次小讲座,水平应高于住院医生。五、积极参加随访工作。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六、其它职责与放射医师同。放射科主管技师职责放射科主管技师职责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技师的指导下,负责并参加技术组投照等日常业务工作。二、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和影像技术的质量评定,并指导技师,技士的技术工作。三、负责影像设备的使用,参加设备的调试、维修、保养、验收和鉴定工作,并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四、组织本专业组的业务学习,承担实习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做好技师、技士的培养工作。五、参加并设计专业组的科研和技术革新工作,不断学习国内外的新技术。

15、15放射科技师职责放射科技师职责一、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进行工作。二、负责投照工作,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技术员工作。三、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四、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请领、保管及登记统计工作。五、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技术员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放射技士进行以上工作。放射科技士、技术员职责放射科技士、技术员职责一、在技师、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技术工作。二、按照医师的要求,负责进行 X 线投照、洗片、治疗工作。三、配合技师进行本科机器的安装、检修、保养、整理和清拭工作。四、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清领、保管及登记统计工作。五、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16放射诊断报告评价标准放射诊断报告评价标准1、良好的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格式符合, 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七章,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影像描写如实反映影像学改变,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一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术语准确,字迹清晰。2、不符合诊断报告要求的:影像描述与诊断意见矛盾;书写过于简单;用语不规范;病灶主要征象未描述或描述错误;字迹不清。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划原州区人民医院原州区人民医院X 线照片质量等级标准线照片质量等级标准一一.甲级片标准:甲级片标准:1.位置正确:包括投照肢体位置和 X 线中心准确,照片上下、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