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6338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社会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个案社会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个案社会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个案社会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个案社会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案社会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社会工作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案社会工作报告个案社会工作报告作者:社会工作作者:社会工作 06020602 班班袁蕾蕾袁蕾蕾 01206196202150120619620215郭兰亚郭兰亚 01206196202190120619620219曾薇娓曾薇娓 01206196202140120619620214张淑媛张淑媛 01206196202210120619620221高云娇高云娇 0120619620224012061962022420092009 年年 9 9 月月 6 6 日日 一一, ,案主基本资料案主基本资料资料来源以及调查方法资料来源以及调查方法: :姓名姓名: :王先生性别性别: :男男年龄年龄: :4

2、7 岁工作工作/ /学习地点学习地点: :湖北 xx 大学后勤总务。家庭情况:家庭情况:妻子为年过 40 的下岗工人,家中有一个刚技校毕业的女儿。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一家靠案主生活。案主父亲有精神问题,母亲早逝。案主呈报困难:案主呈报困难:化疗 二二, ,问题预估报告问题预估报告家庭结构图家庭结构图家庭关系图家庭关系图生态系统图生态系统图社会网络系统分析社会网络系统分析李同学的社会网络系统分析李同学的社会网络系统分析对象对象正向支持正向支持负向影响负向影响家长为子女提供物质支持,夫妻关系和睦,良好家庭氛围,父亲为家中的权利中心。家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均为下岗工人,家中靠父母做早点为经济来源。父

3、母身体不好,母亲患有职业病,父亲曾做过两次大手术。姐姐大专毕业,为妹妹竖立良好榜样性格方面过于计较,心思细腻,对妹妹产生很大影响。非非正正式式系系统统朋友大学同班女同学,提供友情自卑的性格对案主产生一定慰藉,案主倾诉对象。影响邻居邻里关系平淡,交流甚少.同学和高中同学相处融洽,使案主感受到快乐。大学寝室关系不和谐,使案主感觉很失望。社社会会性性系系统统参加社团活动积极参加,受益颇多,感到生活充实并没有成为社团领袖,领导。积极性降低正正式式系系统统专专业业系系统统医疗方面案主患胃病时的治疗医院以及医生若确诊为抑郁症抑或其它精神疾病,以下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医疗服务:以下列举均为三级甲等级别或以上正规

4、医疗机构:湖北省中医院 精神心理科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游艺路武汉神经病医院药物治疗方面,抑郁症患者可到正规医院心理门诊或神经内科就诊,我国三级甲等医院通常设有相关的门诊。通常,每种药物疗效均在 6080左右。急性期治疗症状消失后还需 46 个月、剂量为治疗量的 1312 的维持治疗;复发者需长期服药,发作 3 次以上者可考虑终身服药。发作性急性抑郁症患者 7085可明显或充分缓解,其中有40只发作一次,1520处于慢性。急性、年轻患者、无家族史者、无人格问题者、无躯体疾病者、社会支持良好者,治疗及时、充分则愈后良好。 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后者需要患者对抑郁

5、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和接纳,需要患者改变认知,完善个性。同时,还需要社会支持,患者需要更多的陪伴。导致抑郁症的主要有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通常,6 个月内有重大生活事件者患病的危险率高于正常人 6 倍,自杀的危险性高 7 倍;具有绝对化要求倾向、戴着灰色眼镜看世界、对事物灾难性的预期等认知方式的人易患抑郁症;人格特点有完美主义倾向、犹豫不决、固执刻板、享受能力低下等特点的人易患抑郁症。社会支持主要与患者发病和愈后有关。 西药可以选用左洛复、百忧解,此药疗效肯定,中陈药不妨试试逍遥散。心理学专家案主期间找过心理老师,但是感觉和老师聊的过程中很好,但是过后自

6、己一个人又成那样了。觉得效果不好,就没去过了。但小组讨论认为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案主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的机构有:高校里都有免费心理咨询的老师政院曲老师社会工作者若社工别人由于能力或者机构条件有限,可以提供转介的专业社工机构有:武汉暂无专业社工机构,考虑深圳社工机构对象问题初步预估以及理论依据对象问题初步预估以及理论依据案主的需要:案主的需要:清晰自己的发展方向,知道如何实现目标并付出行动。与朋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家庭成员相处和谐,从家庭中得到理解与关怀。从抑郁状态中摆脱出来,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问题预估:问题预估:1.1. 服务对象的问题:

7、服务对象的问题:问题一:问题一:案主问题:对自己认识不清,自我效能感低,产生焦虑与抑郁。表现:案主两年来常处于抑郁状态中,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不清楚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原因分析及其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认为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青春期时候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案主正是此时段任务没有完成而产生角色混乱危机,自我同一性失调。原因分析:案主在整个大学

8、的过程中都没有良好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大一时,李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学习勤奋刻苦,感到生活充实,但这时的她并没有为自己的未来作出规划,也并未体会到那种紧迫感与困惑。李自大二起就未参加社团活动,将时间都分配在学习上,但其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只是因无其它事可做才学习,没有尝试新的生活方式,生活非常单一,常产生消极情绪,加之大三到来,李对前途感到迷茫,为之焦虑,间接加重胃病,常处于抑郁焦虑之中。问题二:问题二:案主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如自卑,自闭。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及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表现:案主对自己的一切都很怀疑,很不自信,严重自卑。总觉得大家不想理她,也不知道怎么和同学打招呼,不愿意和同学交流。甚至

9、考研还没开始就怀疑自己考不上。原因分析及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心理社会”视角要求首先要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的情况。(如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环境中的人”的理论视角认为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原因分析:人格方面,李较内向,思虑较多,;应对压力的策略方面,李处理压力的方式较单一,不灵活,如通过学习来排遣空虚和焦虑,感到抑郁时,没有主动寻求朋友、家人的理解与帮助,只一个人承担;智能水平方面,李处于正常水平;李的自我发展不充分,。从外部环境的影响来看,自卑感很强的朋友与之交往甚密,对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且缺少来自家庭、朋辈群体的支持。问题三:问题三:案主

10、社会关系的不协调特别是朋辈关系的缺失。表现:案主不满意和他人或特定的人之间的某些关系,且将这些关系定义为是痛苦的。如案主的寝室关系。大一时,虽与室友关系不好,但李常与以前的朋友联系,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其能从朋辈哪里获得支持与认同,得到归属感。大二大三时,李的宿舍关系紧张,且李在学校的人际圈狭窄,大学以前的朋友与李联系也少了;原因分析及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内外影响力范式 。“内部“力量是指个人内在的动机,以及在个人内在动机下产生的行为; “外部”是指所有对个人行为施加了影响的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内外影响力范式的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这些力量的相互

11、作用产生了其特定的行为。原因分析:案主可能集中问题本身(如案主不自信,自卑,认为自己没有朋友,做什么都不行等等) ,或是集中於他人对自己的行为上(如寝室同学成小团体,故意孤立我等等) 。从李所处的环境系统分析,在学校中,李缺少必要的朋辈支持,表现在人际关系不和谐,交际圈狭窄,且受朋友的负面影响较多,同时,她与大学以前的好友的联系减少,获得的支持与认同相应也减少。问题四:问题四:案主家庭关系不和谐表现:案主姐姐性格,行为方面对案主影响较大。大一时,家庭关系此时并未给她带来较大困扰。大二大三时,家庭经济压力大,其姐与父母关系紧张,常闹矛盾,家庭关系不和谐。原因及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内外影响力范式原

12、因分析:家庭方面,李父母双双下岗,身体状况差,小本经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经济压力大,使李感到将来一定要找份理想的工作自立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姐姐毕业后未找到工作,与父母关系紧张,家庭关系的不和一方面使李不想让父母再为自己操心,选择不告诉父母自己的情况,另一方面使李因担心焦虑加重而不愿回家。而从案主本人进行分析,案主自卑的性格导致她不会主动寻找支持。 问题可行性评估问题可行性评估: : 1,改变可能性:案主问题最主要的是由于自己之前未做好规划,时值人生面临选择,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而导致最终的自我否定,外部的原因如较差的人际关系(寝室、家庭)使案主苦恼无法正常排解,更助长了案主的抑郁情绪。所以社工

13、介入的重点应该是帮助案主重建自我,接纳自我,协助其规划人生;提高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建其学校、家庭支持系统;与其家人、室友沟通,理解支持案主;协助其恢复家庭功能。考虑到案主的抑郁程度中等,社工能力不同,社工介入定会促使其改变,但是改变程度随社工能力而定。2,改变的益处:使案主恢复健全的自我,恢复其正常的自我、社会功能,提高其与周围人的福利。可能遇到的障碍可能遇到的障碍: :可能遇到的障碍:一、来自案主障碍1、案主性格自闭,不愿将自己的痛苦告知与他人,担心其将自己的想法深藏于心,不肯积极配合老师接受治疗2、案主曾尝试接受治疗,但却失败了,会不信任社会工作者3、造成案主的现状的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她的

14、家庭,她的姐姐,所以问题的解决受整个家庭环境与关系的阻碍二、外部障碍1、经济障碍1 案主家庭经济状况不甚乐观,无法承受治疗费用2)提供帮助者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及相关经费,无法为案主提供长期且深入的帮助2、专业技术障碍1)提供帮助者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社工技巧2)对案主的各方面的资料不详尽,因其身在山西,收集资料甚不方便,也不利于进一步观察3、社会支持存在的障碍1)父母均为下岗工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身体不好2)姐姐感情受挫,情绪不稳定,行为极端3)与室友关系不和谐4)所能为案主提供的医疗机构远在武汉,不能方便及时地提供方便三三, ,服务模式及其理论依据服务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以任务中心模

15、式为提纲,结合认知治疗模式中的理性情绪治疗和人本治疗模式,结合结构家庭治疗模式。1、任务中心模式:理论基础:所谓任务指案主为缓和问题的严重性,所欲采取的行动.并且此任务是案主与工作者共同认定的。 任务中心模式并不讨论问题的起源与发展,而是致力于探知问题的阻力和助力,以协助个案清楚界定问题,了解问题解决的资源与障碍。人类是有自我意志的,不是内在及外在操纵下的产物。人们的困扰来自於处理问题的能力暂时缺损,此困扰正是引发改变的动力。个案行为既受自身及和世界之想法所影响,因此,信念会协助他们形成和执行计划,而其问题既属心理社会方面,计划即包括其他个体、团体、组织。任务中心模式是采短期处遇,督促个案则焦

16、点关注问题之界定。个案在短期处遇中的获益并不少於长期处遇,而处遇的时间限制,将促使个案和社工员一起更努力。特质:於短期处遇。强调短期介入,约在二至四个月的时间内安排八至十二次会谈,平均每周有一次的会谈。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1)人天生同时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情绪问题是由非理性的信念所形成的,每个人都具有改变自己思想、情绪和行为的能力。(2)情绪失调原因ABC 理论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 C、特定情形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治疗过程:(1)心理诊断:帮助案主指出自己非理性信念是什么,认识非理性信念与自己目前行为的联系,(2)领悟:承认这中非理性信念的存在性,帮助他认识造成各种情绪障碍的不合理信念及哲学根源。(3)修通:采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目的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4)再教育:改变求助者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5)家庭作业: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