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效课堂”课题研究

洪易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3页
文档ID:42460505
“高效课堂”课题研究_第1页
1/3

关于“高效课堂”的校本教研课题实验方案(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原州区第十一小学 白丽华一、课题研究背景我组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但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为了解决教改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在组内开展“构建高效课堂”的实验课题研究二、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着眼于“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实验要解决以下问题:1、怎样的学案(预习提要)是高效的学案?怎样编写高效的学案?2、采取什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高效的自学,高效的展示?三、课题研究目标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实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人人乐教、会教、教得好2、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使学生乐学、会学、学得好,创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展示和自主反馈矫正的学习方式;学生厌学情绪缓解,差生面大幅度减小3、关注课堂,决胜课堂,以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激励性的课堂学生评价来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课题实验方法本课题的研究采用教育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五、实验步骤安排第一阶段:2014 年 9 月,实验初始阶段主要任务:学习了解相关教学模式和理念一)关于“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基本教学模式1、关于学案学案即学生的学习方案或预习提纲,其内容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借助一定的手段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编写学案必需注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方法的引导,要起到激发学习热情、引领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学案大致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自我评价练习、巩固练习、拓展思考练习学案中“学习内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并作适当的方法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书本编写中要注意问题和练习的层次性,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2、关于“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先学”分两步,一般应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第一步是预习,这一步若放在课内进行,时间一般在 5--10 分钟左右,主要是让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单独自学教材,完成自我评价练习这一过程属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教师一般不打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静思中根据学案中的导学问题或提供的方法,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用笔给自己的困惑之处做上记号。

教师可在行间巡视,督促自学,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发现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后教”搜集素材第二步小组交流互助,这一步主要是采用“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达到释疑解难,突破重难点的目的预习完后,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解决彼此的困惑再由各组的中心发言人将他们预习中还未解决的困惑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进入“你说、我说、大家说”环节,可就展示的问题,让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进行障碍点拨和学法指导,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达标巩固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利用学案中的巩固练习、拓展思考练习等对刚领悟的知识通过运用达到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的作用,确保教学重点目标的实现这一环节一般 10 分钟左右(根据不同课型可适当延长),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巩固练习、拓展练习,第二步是学生互相交流、批改、订正或教师批改、讲评、订正,也可以让小组派学生代表上黑板带领大家订正3、关于小组合作:初一各班每班一般可分为 4 个大组,8 个小组,各班班主任可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按班内位置分好组,选好各学科的组长,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交流、大组展示、同伴答疑、教师点拨”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态度对待同伴,把同伴当作资源,当作共同分享的朋友,当作在知识之路上共同探索的伙伴。

第二阶段(2014 年 11 月——2014 年 12 月):深化实验阶段主要任务:全面实施“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仍然以教研组为单位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修改完善各科教学模式第三阶段 2014 年 12 月:总结提高阶段主要任务: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寻找问题,围绕问题开展研究,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修订完善各科教学模式,整理资料,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报告,出教师论文集,学生学习方法集六、成果形成1、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得到根本转变,教学研究意识普遍增强,教研能力普遍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普遍提升2、学生厌学情绪缓解,差生面减少,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3、具有本校特色,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4、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出教师论文集,学生学习方法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