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54120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20182018 年重庆一中高年重庆一中高 20192019 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历 史史 试试 题题 卷卷 2018.1历史试题共 6 页。满分 100 分。时间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848 分)分)

2、本卷共本卷共 323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1.5 分,共计分,共计 48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目要求。1.(原创)西周时期,诸侯王世袭即位时必须由周天子重新加封,并要赏赐以级别很高的礼品。卿大夫与近臣继承官职也要周王“重加册命” 。这体现出西周时期A.专制皇权开始出现 B.宗法血缘色彩强烈C.政治等级秩序明显 D.王权和神权相结合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相近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保民而王

3、,莫之能御3.(原创)东汉顺帝年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确立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制度。儒生出身的孝廉考经学,官吏出身的则考公文。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察举制已名存实亡 B.官员选任资格注重品学兼优C.儒家思想遭遇挑战 D.才学成为选官的最重要依据4.(原创)山西恒山悬空寺建于北魏后期,建筑包括禅房、太乙殿、送子观音殿、三教殿等。最高层的三教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这种建筑风格反映北魏时期A.建筑水平达到了古代顶峰B.佛教在中国境内迅速传播C.儒学已失去社会主流地位D.“三教合一”的发展潮流5唐武则天及中宗时常有皇帝直接敕封官员之事,这种官员的任命状是墨敕斜封的,有

4、别于经由中书省的朱笔正封敕命。时人讥称此类官员为“斜封官”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中书省拥有官吏任免权 B.专制皇权失去最高权威C.集体议政机制得到认可 D.宰相辅政制度名存实亡6公元 751 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俘 2 万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手工工匠。学者季羡林称此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转移” ,该技术最有可能是A.造纸术 B.火药 C.人工磁体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7.“汉儒多言礼,宋儒多言理。 ”在朱熹的注释中, “仁”被重新界定为“爱之理” ,王阳明则将“良知”界定为天理。这说明宋明理学家A.否定了汉儒的仁礼之道 B.对社会人伦秩序看法不一C.探求自

5、然万物本源之道 D.以新的视角阐释传统儒学 8.(原创)下图所示是北宋苏轼的行书代表作寒食帖 ,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诗作。全贴字字间断,但在笔意上字字相连, “寓忧患之意于点画使转之中” ,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据此可推知A.宋代文化政策高压专制 B.宋代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C.宋代书法崇尚有意无法 D.行书是宋代最盛行的书法类别9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 ”这反映了A.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B.官僚政治的工具性C.行政效率的大大提高 D.三权之间相互制衡10.明

6、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A.具有强烈的早期民主色彩 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C.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11.乾隆四十一年,清政府将降清的原明朝官员编入贰臣传 。其中,投降后一直忠于清朝的,编入甲编;在清朝为官但心怀怨恨的,编入乙编。这主要反映了A.清王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政府力图构建封建道德标准C.改朝换代造成了思想领域混乱 D.清王朝重视文化典籍的编撰12.“准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 12 个战略要地派兵驻扎;北京到大沽的炮台一律拆除;天津周

7、围 20 里之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 。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表明A.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C.列强改变了瓜分中国的做法 D.清政府放弃一切自强努力13.“他们没有能够利用清王朝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长期存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阻止两者相互勾结反对自己” ,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主要敌人清王朝,避免两面受敌。”材料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4.从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中,能推出的正确结论是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 年1876 年1934 年电话1876 年1882 年1912 年

8、电灯1881 年1882 年1906 年汽车1896 年1909 年1928 年A.开辟为通商口岸有利于城市发展 B.近代中国基本实现近代化C.上海最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近代中国东西部均衡发展15.(原创)1896 年梁启超发表西学书目表 ,著录译书约 300 种,分西学(电学、化学等)、西政(官制、法律等) 、杂类(游记、报章等)三大类。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出现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 B.译书水平的不断提高C.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D.变法维新的时代呼声16.(原创)1920 年初,陈独秀在武汉发表位严重动摇 D.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17.(原创)历史地图可以直观体现历史的发展演变。

9、下列历史地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8.(原创)从 1935 年 4 月起,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在武汉周围 100 公里范围内建立环形工线。到 1936 年 8月,已设立了野炮掩体 36 处、观测所 12 个、兵员掩蔽部 3 个等,此外还完成了战时通信系统建设。国民政府的意图是A.应对日本的不断侵略 B.加强“围剿”红军C.夺取武汉会战的胜利 D.削弱地方军阀势力 19.(原创)1941 年 11 月,陕甘宁边区第。这一做法A.表明中国政治民主化基本实现 B.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确保土地革命得以顺利开展20.右图是漫画家廖冰兄

10、创作的一组时政漫画的一部分。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B.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C.抗日战争胜利 D.三大战役胜利21.(原创)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这一认识A.表明新中国建设已摆脱了苏联模式 B.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2.1953 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故事书、越剧、话剧、相声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

11、。这是为了A.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营造舆论氛围 B.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C.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23.据中国网刊载:1973 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 共两党再度合作 事宜。1975 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 这些做法A.表明两岸之间矛盾基本消除 B.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C.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D.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24.普罗塔戈拉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 义”思想,认 为“所有的信徒都是牧师” 。二者

12、的主张都 A.打破了天主教会权威 B.凸显了理性至上观念 C.肯定了个人的自主性 D.有利于人的道德完善 25.“文学是时代的镜 B.宗教神学束缚思想 C.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想主流 D.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26.在 15 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 10%属于古典书 籍。从 1500 年到 1520 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 33%,而与宗教 相关的书刊下 降为总数的 27%。上述变化表明当时 A.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迅速 B.宗教改革沉重打击天主教会 C.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D.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普及 27.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 仰唯一的根据。 同样,马丁·路德也于 1534 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 。这些做法在当时 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推动了欧洲的民主政治进程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28.1610 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曼纽尔·迪亚士在天问略中文版中告诉中国读者,最近 一位著名的西方 智者已经设计制造了一个极好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 1000 倍,土星 的光环也清晰 可见。下列评价与这位西方智者的科学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