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冯新海)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4796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冯新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柳永《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冯新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柳永《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冯新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永《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冯新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冯新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声甘州八声甘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冯新海冯新海 【自学质疑自学质疑】 1、 表明全词感情基调的是哪个字? 2、 上阕与下阕词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渐霜风凄惨”中的“凄惨” ,一作“凄紧” ,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请说明理由。 4、下列加点字对原词作了替换,你觉得这种替换合理吗?说明理由。看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深秋。 觉西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 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滚滚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 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高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 干处,正恁凝愁。 5、 这首词运

2、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作赏析。一、导入一、导入 一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惹怒皇帝的笨蛋,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 ,仕途坎坷的小官, 浪迹江湖的游客,出入秦楼楚馆的浪子,常喝常醉的酒鬼,敢爱敢恨的汉子,歌楼妓女的 铁哥,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 “奉旨填词”的中国第一位专业词人,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这个人就是柳永,转入对柳永的介绍) 二、作者简介二、作者简介 柳永 ,名三变,字耆卿。大约在公元 101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柳永到京城赶考。 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没有考上。他不 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 5 年,第二次开科

3、,又 没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 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牢骚词不胫而走,宋仁宗读后有些不高兴。柳永在京城又挨了几年,参加了下一 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圈点放榜时,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 变。 ”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以写词为生,生

4、活潦倒,最后死于润州。 (诗人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仕途的无望,漂泊的艰辛给了柳永创作的灵感吧。 ) 三、由作者介绍向三、由作者介绍向八声甘州八声甘州过渡过渡 柳永,与整个封建社会的文人一样,内心世界有着缠绵不尽的羁旅愁情。他很早就告别自己的亲人,踏上漫漫求宦之路,仕途无望后,他转徙于各地,似蓬草 一般听凭命运的拔弄,千山万水间,印下了他疲惫不堪的足迹,也留下了他无数沉重的诗 行。羁旅行役,给他以磨难与痛苦,也给他以阅历和深沉。正是在这漫漫的旅途中,在悠 悠的乡梦中,在浓浓的愁情中,才会有八声甘州 ,才会有八声甘州的寥廓冷落与凄 美怅惘。【交流展示交流展示】 四、读四、读 1、请学生朗读此词 2

5、、请学生评价此朗读并说说朗读的注意事项 教师补充:节奏、感情基调五、表明全词感情基调的是哪个字?五、表明全词感情基调的是哪个字?明确:正恁凝愁愁六、词人因何而愁?六、词人因何而愁? 1.羁旅悲秋羁旅悲秋 2. 思乡怀人思乡怀人 3. 功业未就功业未就七、七、 “渐霜风凄惨渐霜风凄惨”中的中的“凄惨凄惨” ,一作,一作“凄紧凄紧” , 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请说明理由。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请说明理由。 明确:“紧”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把感情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不同于 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把深刻的感情, 融在所写的景物里。 “惨”字是写

6、感情的字词,而且太重,用在这里情调不调合。 “紧”是写风,指强劲的风,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雨雨风风的交相侵 袭。 进而表现词人内心浓重的羁旅愁思。八、教师对原词作修改,请学生说说改得如何?八声甘州 柳永看看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深深秋。 觉西觉西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 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滚滚滚滚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高高楼颙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教师先说明修改的理由: 1、看,领起字。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照应下文“望 故乡渺邈”

7、的望字。 2、清秋。清,清爽明朗的意思,与意境不合。深秋,秋愈深,愁情也愈深重。 3、渐:又。仅起到连接的作用。觉,感觉到。是一种心理感受。故比渐好。 4、霜风改为西风。刚下过雨,并没有霜,故不能说霜风。 5、将“无语”改为“滚滚” ,更能突出水流之迅疾,更加深切地写出,一切美好的景 色,包括美好的时光,都在迅速地流逝。 6、将“妆楼”改为“高楼” 。高楼, “高出不胜寒” ,无所依靠,更衬托出女子的孤独。欧阳修不是有“楼高莫近危阑倚”吗?范仲淹也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二)学生自由讨论后交流,然后自由发言,评论老师修改的得与失。【精讲点拨精讲点拨】九、这首词运用了哪

8、些艺术手法?试作赏析。 上阕:借景抒情。词人登楼远望,景色苍茫辽阔、萧瑟凄凉,抒发了词人的悲秋之情,为 下文的思乡怀人作铺垫。 (用典、拟人) 下阕:虚实结合(联想、想象) 。词人自己思归心切,因而联想到故乡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 地盼望自己回家,进而想象佳人妆楼颙望,误识归舟的情形,从而加倍写出作者对佳人的 怀念。十、课堂延伸十、课堂延伸 (一)虚实结合(一)虚实结合 1、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 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

9、姥吟留别 2、已逝之景之境 虞美人 3、设想的未来之境 雨霖铃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思想情感。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思想情感。 虚实相生能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丰富人们的审虚实相生能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丰富人们的审 美趣味。美趣味。十、当堂检测十、当堂检测 1:指出下列诗句哪些是:指出下列诗句哪些是“实实”,哪些是哪些是“虚虚”: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 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 (10 年江苏卷)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 分) 参考答案 :三四句由实转虚,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 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纠错反思纠错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