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4646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超主权货币理念外汇储备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形成原因研究;高外汇储备下的利弊;化解及防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的外汇储备既不是企业利润的上缴,也不是财政收入的剩余、我国现有的高外汇储备事实上已经是一种对外部的负债、全球收支失衡、国际收支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化解和配置,反而表现出更大的全球收支不平衡、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外汇管理政策不完善、外资的大量直接投资、正面影响、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负面影响、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贸易摩擦不断、积极推行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完善人民

2、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加强外汇储备管理等。具体请详见。【摘要】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伴随着美元的贬值和一定程度上的滥发,中国率先提出了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构想。事实上,该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我国目前的外汇状况而提出的。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深入分析我国高外汇储备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并就如何有效管理和运用外汇储备提出建议。【关键词】外汇;高增长;高储备;升值;国际收支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本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而且由于现行国际货币

3、体系的固有缺陷反而愈发突出。本文认为,本轮危机爆发的本质是美国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增长无法共存。也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美国只有靠输出美元,长期贸易赤字,才能保证全球货币需求,而长期下去必然带来美元信任危机、美元或美元资产贬值;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那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因此,由于美元一币独大,中国超过 2万亿美元的外汇在某种程度上说被美国国债“绑架”。这对拥有 7000 多亿美元美国国债的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考验。克鲁格曼曾指出,中国一不留神,就积攒了 2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人民共和国变成了“T-bills 共和国”。虽然克鲁格曼没有提到美国未来可

4、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美国的持续经常项目逆差、美国的巨额外债、美国货币供给的急剧增加、美国的巨额赤字,所有这些长期因素都预示着:美元贬值和美国通货膨胀。而中国所持资产都以美元标价,一旦美元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会遭受巨大资本损失。中国如何避免进一步深陷美元陷阱,并尽量减少已有外汇存量可能发生的损失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中国提出“超主权货币”这一构想,试图打破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一是人民币将不必再面对各方施加的汇率调整压力。人民币一视同仁按照市场供求对所有货币定价,是真正的市场化汇率。二是中国不会再大量持有美国国债,而是分散化投资到各种资产上,大大提高安全性。从维护中国的外汇稳定和

5、中国金融稳定的角度看,“超主权货币”构想意义重大。鉴于此,深入研究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状况、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利用与化解,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理论意义。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从表 1 中可以看出,2003 年以来,我国每年外汇储备增加额均在千亿美元以上,2003 年、2004 年和 2005 年外汇储备分别增加亿美元、亿美元和 2090 亿美元。截至 2006 年2 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 8536 亿美元,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到 2007 年 12 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约达万亿美元,同比增长%。数据表明,2007 年全年,外汇储备余额增加 4619

6、 亿美元,同比多增 2144 亿美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2009 年 1 月 13 日公布的数据,2008 年 12 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2009 年中国外汇储备将会继续增加,上半年将突破 20000 亿美元大关。我国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从哪里来?从历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得出,我国外汇的来源主要是国际进出口贸易形成的顺差、资本项目下的净流入、海外工程和华侨汇款、外商的资本投资、国外借债、境外流入的流动性过剩(包括一些热钱)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既不是企业利润的上缴,也不是财政收入的剩余,绝大多数是中国

7、人民银行用基础货币买来的。而基础货币主要由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备付金存款、货币流通量和非金融机构存款以及现金发行等构成。虽然基础货币具有强大的润滑效果,但由此可能会产生相关的问题: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备付金以及其他存款属于央行的对外负债,是不能随意支配运用的;现金发行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如此高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动用巨大数额的人民币换来的,而这笔巨大数额的人民币到底从哪里来?是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备付金,是非金融机构的存款,还是货币的增量发行?如果是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就有个归还存款的货币来源问题;如果是货币的增量发行,又会面临着

8、一个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我国现有的高外汇储备事实上已经是一种对外部的负债,是一种负担。二、形成原因研究综上所述,我国有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和不合理的结构,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外汇储备?(一)全球收支失衡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资本转向新兴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在资本转移的过程中,伴随着国际经济旧秩序向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转轨,国际收支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化解和配置,反而表现出更大的全球收支不平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致使他们成为全球最大债务人。同时在这个新兴经济崛起地区,比如中国和东南亚,经常项目却出现了惊人的顺差!因为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历史和地理以及文化

9、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这些发达地区消费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居民储蓄很低,同时国内为了保持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工程等设施的投资,这样一来,国内的储蓄就小于国内的投资需求;然而,新兴的发展地区却是刚刚相反的局面,特别是东亚、东南亚。众所周知,亚洲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居民一直有谨慎的消费习惯。当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新兴地区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导致资本投资渠道不畅,大量的储蓄不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国内的投资,大量的储备却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兴发展地区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大债权人。比如中国,政府手中就握有大量的美国政府债权等外汇。进而,从全

10、球收支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只不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在中国的影子。(二)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双挂钩”体制宣告结束。但是,在实际的国际收支中,美元仍然是事实上的本位货币,或者说是硬通货,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其他新兴发展国家,都没有摆脱美元的控制。实际上,多数的新兴国家或地区都以美元作为自己的外汇储备。这样的国际收支状况或者说国际计价货币(外汇储备)对我国的高外汇造成了深远影响。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曾说:“任何无法以本币提供信贷的国际债权国都将出现货币错配问题,产生“高储蓄两难”。而所谓“高储蓄两难”,简单地说就是:一方面

11、,持有美元的国家会逐渐意识到它对本币的替代作用,迫使本币升值;另一方面,美元的发行国却一直认为是美元以外的货币被低估值,要求美元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其有贸易往来,且对方处于顺差状态)升值。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让本币(人民币)成为国际硬货币,因此,巨大的外汇就只能够滞留在国内。随着积累的外汇越多,这种“高储蓄两难”问题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进而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反过来,伴随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又会导致更多的硬货币(美元)流入。这样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升值和外汇增加的螺旋结构,从而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滚雪球,越滚越大。(三)外汇管理政策不完善外汇政策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12、两方面:一是外汇管理体制;一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1994 年,我国施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该政策实施不久,就遭遇了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危机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贬值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政府必须买入外汇,进而形成变相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紧接着又遭受世界经济的衰退、通货紧缩等一系列问题的考验。所以,1994 年的外汇改革在经历了这些经济问题的考验过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改革目标,偏离了改革的初衷。因为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外汇储备原则上不发生变化,因此,

13、经常收支顺差(逆差)必然等于资本收支的逆差(顺差)。在“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样一种非弹性汇率制度下,为维持特定的汇率水平,政府必须买入大量的外汇供给,其结果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基本上会变成为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主要表现为: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外汇储备的形成与积累存在着“双层强制性转移机制”:第一层是企业对外汇专业银行的强制结售汇,即不管企业是否情愿,企业通过外贸得来的超出外汇账户限额以上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银行;第二层是外汇专业银行对央行的外汇资金转移,不管银行是否情愿,超出银行结售汇周转限额以上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央行。这样的”双层机制”使得外汇储

14、备人为增加,而且为政府增加,也就是第一原因里面提到的为什么我国是政府占有绝对数量的外汇储备。(四)外资的大量直接投资这里,外资的大量流入主要是指外商的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优惠的政策和税收等政策,特别是对外资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政府做出了很大努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中国一步步地和国际接轨,转变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干预,再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认真履行 WTO 的承诺,以及开放 FDI,都为外商在中国创造了黄金般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可以看到,在中国高速增长的同时,发达国家却显得有些疲软。这种状况导致了外资疯狂进入我国。值得注意的是:

15、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惠政策建立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2008 年金融危机使得东莞等地爆发的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表 2 中不难看出:2008 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继续增长,与同期 GDP 之比达到:1,比 2007 年下降个百分点。同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经常项目顺差与同期GDP 之比为:1,比 2007 年下降个百分点。当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降低,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恶化,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

16、速下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加。三、高外汇储备下的利弊(一)正面影响多数情况下,一提到外汇,就会想到风险,想到对我国不利的方面。事实上,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还有其正面影响: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大量的外汇储备,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足的外汇储备表明了我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的能力不断增强,化解突发事件、应对金融危机更为有效;良好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改革、调整国内产业机构、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关键技术。(二)负面影响1.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随着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国家越来越担心美元贬值和本币升值,担心对国家出口不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元的贬值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缩水,同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此情况下,美国愈发难以扭转贸易逆差和减少经常项目赤字,美元的贬值压力和人民币升值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