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公共服务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4065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公共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残疾人公共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残疾人公共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公共服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残疾人公共服务: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残疾人公共服务: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 变变发布: 2009-7-03 15:33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 查看: 51 次 残疾人是数量众多、特性突出且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相伴随,我国残疾人公共服务得到不断改进和提升,初步实现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残疾人公共服务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亟须得到妥善解决。残疾人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受重视程度不够。首先体现为政府职能没有转变到位,大多数地方政府

2、将残疾人公共服务视为社会救济的一部分,而没有将其纳入政府的刚性责任范筹,其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取决于地方财政实力,导致残疾人公共服务发展的不稳定和不平衡。其次体现为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不够,认为政府是残疾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社会力量无须过多介入。最后体现为残疾人自身的权益保障意识较弱,不愿去追求更高的发展权,导致残疾人公共服务缺乏内在的推动力。特殊教育的发展比较滞后。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高中程度、初中程度和小学程度的残疾人分别为 94 万、406 万、1248 万和 2642 万,15 岁及以上残疾人中文盲人口有 3591 万人,文盲率为 43.29。在 6

3、14 岁学龄儿童中,只有 63.19的残疾儿童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一比例分布显著低于全国人口的平均水平。就业的受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残疾人就业受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均和就业待遇不高上,从而使得其整体就业质量偏低。虽然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用人单化应当按照不低于 1.5的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提供适当的工种和岗位,达不到该比例的应当缴纳就业保障金。但实际情况是,用人单位往往挑选残疾程度较轻的残疾人,或者宁可缴纳就业保障金也不愿安排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人就业,将安排残疾人就业视为社会负担而非社会责任。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保障内容缺乏应有的针

4、对性,待遇标准相对偏低。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城乡残疾人口中分别只有 275 万人和 319 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例分别为 1328和 5.12。只有 9.75的城镇残疾人和 11.68的农村残疾人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救济。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下,与残疾人特征相适应的针对性制度安排欠缺,如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中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从而给残疾人带来的保障力度有限。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相当明显。城镇地区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无论在金额还是比例上均高于农村地区,而城乡残疾人口数量的比例约为 1?3。如果说城镇残疾人公共服务开始考虑发展需求的话,农村残疾人公共服务仍基本

5、上停留在生存需求层面。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不畅通。在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下,与残疾人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部门很多,使得运行机制比较混乱,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并存。不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的全局出发,导致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部分地区和领域的资源过度集中,其他地区和领域则资源匮乏,并出现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发展跟着资金项目走、资金项目跟着部门利益走的尴尬局面,而部门利益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并非完全一致。各级残联组织是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的综合管理机构,但在具体业务上也受制于行政管理部门,而且过于行政化的管理风格让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缺乏活力。从国际经验来看,慈善组织是

6、推动残疾人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仍非常薄弱,受到限制较多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完善服务仍需努力我国提出到 2020 年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安全住房和康复服务,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普遍达到小康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努力。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普遍意识。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发展残疾人公共服务需要全社

7、会的共同关注,倡导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强和自立,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和维权等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的良好环境,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以增强残疾人的市场竞争力。残疾人教育是提升残疾人人力资本价值的关键途径,也是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提高残疾人教育经费在整体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残疾人生源进行适度集中教学,财政对残疾学生给予补助。特殊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容忽视,并实行倾斜性的高津贴政

8、策,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残疾人免费参加各种职业教育培训,由公共财政承担相应费用,以激励残疾人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改进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以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质量。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的主要途径,因此残疾人应被纳人就业政策的重点对象范围。各级政府要敦促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落实,严格控制用人单位以不正当理由为借口来拒绝安排残疾人就业,并加强对残疾人公平就业的监管力度。各级政府要继续完善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以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残联组织要继续做实残疾人的就业服务工作,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残疾人个体经营、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提供指导

9、和培训服务,尤其是要做好农村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首先要制定和完善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救助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生活救助待遇,重点解决好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的残疾人参保率,增设部分与残疾人特征相适应的优惠措施。最后要大力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重点关注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安排,继续加大彩票公益金对残疾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发展以缩小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各地应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纳入城乡统

10、筹发展的范畴,在继续促进城镇残疾人公共服务发展的同时,政府应逐步提高对农村残疾人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加强农村的残疾预防工作,提高公众的残疾预防意识;增加农村残疾儿童的教育补贴,提高农村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在农村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城乡残疾人公共服务的统筹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切实改善农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过大差距。规范运行监管机制以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各政府部门应做好残疾人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安排,在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和人力配备等方面既要避免过度集中,也要防止部分领域和地区没有资源分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至关重要。各级残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好沟通协调、综合管理和行政监督的职能,协助做好残疾人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工作,并完善与残疾人群体的交流机制。清理和摈弃限制民间力量进入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性障碍,为慈善组织在残疾人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