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3583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必修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分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杨东移指导老师:张 镇太原师范学院2008 年全国高中化学教学研讨 会(华北区)推荐教学设计 1物质的分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杨东移 指导老师:张 镇(苏州大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摘 要 本教学设计从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理论出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生信息,结合 建构主义和多元智力理论,形成了本设计的思路,用教学流程图清晰地表示出来,并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方 案。学生通过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达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关键词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

2、中化学必修 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第一课时。从分类的角度认识化学,通过复习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连接了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物质的分类已经大体讲过,但只是涉及到了纯净物的分类,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课标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认 识到分类对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作用,学会用分类

3、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学生信息】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初中化学的 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 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 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理论依据】 本部分教学内容属于智力技能的学习,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理论认为,一项智力技能的形成, 需要经过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合作学习。人的 智力是多元的、独特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

4、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还可以使学 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二、设计思路教学设计的主线是以分类观为核心观念,通过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组织教学。在原型定向阶段, 引导学生对分类的用途、意义、步骤、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进入原型操作阶段,主要是安排学 生组成学习小组,对初中学过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制作出分类图。最 后让学生评价各个小组的分类图,全面认识分类的方法,并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思 维的火花不断地碰撞,对分类思想的认识不断提升,完成原型内化阶段,使分类作为学生的观念得以逐 步

5、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地复习了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并用分类的方法进行了 归纳梳理,使学生对于分类的方法,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思维上的飞跃。2三、设计方案【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认识分类的意义,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并制作分类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 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

6、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从不同角度考 虑问题。 【教学重难点确定】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由于经过初 中阶段的学习,刚刚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的化学物质分类思想,但在思维上,正从直觉经验型思维向抽象 型思维过渡,因此教学目标重难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并逐步多角度地认识化学物质的分 类从而使其化学物质分类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上。 【教学流程设计】3展示超市平面图引出课题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用途意义步骤方法分组制作分类图展示与交流归 纳 总 结评价分

7、类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展示【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PPT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肚子饿了,要去超市 买面包,看这张超市平面图, 你如何能最快在超市里找到到 它? 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中商 品,为什么你们能快速找到所 需要的商品?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 的“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先去食品区,再找面包的货架。 因为商品都按类别摆放好了。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引出课 题。除了超市,我们生活中还 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法?学生活动:在 1 分钟内尽可能多地 写出你所知道的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图书馆、商场、网页、查字典、药房、思维的发散, 让学生意识到分 类法在我们的生日用品区 服装区 电器区图书区 文

8、具区食品区出口 入口4户籍管理活中非常普遍存 在。比较一下网页、图书馆、 超市等地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说明分类的意义有哪些?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学习中自觉地不自觉地运用分 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 用品进行分类。它是我们在日 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 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及 其对化学发展的作用。图图书书馆馆讨论分类的意义:方便生活、提高效率、 发现规律。明确分类的 意义。感受分类 法在我们在日常 生活、工作学习 和科学研究中的 重要作用。分类的有这么多的好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分类呢?公孙龙认为“白马非马” 的原因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对于同一事物按不同标

9、准 分类,就是交叉分类法。对于 一个人,填写登记表时你如何 分类? 提示:分类要在比较的基 础上找相同点、找差异。 有相同点的物质归为一组。 (相同点是分类的标准)阅读教材,总结分类的步骤:一、确定 分类的标准;二、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把符合标准的归为一类。 他按颜色为标准把白马分类到白色,而 不是马,有一定道理。 说明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从性别来分,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从 年龄来分,可以分为老人、中年人、年青人 和小孩;从籍贯来分,可以分为北京人、天 津人和上海人等等;另外还可以从政治面目、 学历等等方面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是 有标准的。 (同一 事物可以有多种 分类方法等

10、)还有一种分类法,是按一 个标准对多种事物进行分类, 叫做树状分类法。如我们把化 学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 同,可分为: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AB+CD=AD+CB)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还可 以用哪些标准对我们学过的化 学反应或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大家所认同的标准分 组制作分类图。学生活动:在 1 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说出 分类的标准。 化学反应按是否有氧参与、热量变 化 化学物质按组成、性质、化合价、颜色、 溶解性 第一组:(附表后)第二组:(附表后)第三组:(附表后)第四组:(附表后)思维的发散, 体会分类方法在 化学中

11、的应用, 体会分类的思维 过程。 通过小组活动, 培养同学们团结 协作的精神。应 用分类法,体现 出本部分内容在 初高中知识学习 中呈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 系统回顾所学知 识,体会分类方5法对化学学习的 重要作用。展示并解说本组所制作的 分类图。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用投影仪展示制 作的分类图,并进行详细解说。培养学生的 表达能力。大家评价一下,哪种分类 图最好? 其实分类只有是否符合情 景的要求,没有最好。因此, 大家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 不同的分类。 再看刚开始的超市平面图, 评价这种分类的优劣,先创设 一定的情境,再进行不同的分 类,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各种各样的回答。 评价各个小组

12、的分类图,将分 类方法内化。布 置作业,检验学 生对本节课重点 内容的掌握情况。回顾小结 在本节课的结束,大家看 老师的板书,用的是交叉分类 法,还是树状分类法?分类的 标准是什么?分类的意义是什 么? 今天我们用分类的方法对 化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只 不过是冰山一角,希望同学们 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总结方 法加以运用,揭开化学的神秘 面纱。树状分类法。 标准是事物的相同点。 意义是方便我们系统理解分类的方法。意义用途步骤方法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回顾本节课 的内容。让学生 能够针对具体的 情景分辨分类的 方法、标准和这 样分类的意义。各小组分类图1、第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类形式与结果如下(实物投

13、影)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 化合反应(A+B=AB) C+O2 = CO2分解反应(AB=A+B)CaCO3=CaO+CO2置换反应(A+BC=AC+B)Zn + 稀 H2SO4 =H2 + ZnSO4复分解反应(AB+CD=AD+CB)HCl + NaOH = NaCl + H2O (2)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C+O2 = CO2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CuO+CO =Cu+CO2非氧化还原反应: CuSO4+BaCl2= BaSO4+CuCl2(3) 放热反应:NaOH + HCl=NaCl + H2O 吸热反应:C + H2O = CO + H22 第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类形式

14、与结果如下(实物投影) 固固:粗盐日用品区 服装区 电器区图书区 文具区食品区出口 入口点燃高温点燃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6混合物(多种成分) 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 、Cu物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P 、O2 一元酸 HCl酸 二元酸 H2SO4纯净物(一种成分) 三元酸 H3PO4难溶碱 Fe(OH)3 碱 易溶碱 NaOH化合物 正盐 NaCl盐 酸式盐 NaHCO3碱式盐 Cu2(OH)2CO3氧化物:CuO ( 这是一个不错的分类结果,投影出来以后,班内交流开始,同学们发现还可以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酸还可以分为强酸和弱酸,含氧酸和无氧酸等。碱还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

15、。盐还可以分为钠盐、钾盐、硫酸盐、硝酸盐等等。) 3、第三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类形式与结果如下(实物投影)按元素化合价的分类(1)负价 -1 价:F、HCl 中 Cl-2 价:O、CuS 中 S-3 价:NH3中 N-4 价:CH4中 C+1 价:H、Na、K、Ag(2)正价 +2 价:Ba、Ca、Mg、Cu、Zn、CO 中 C、FeO 中 Fe、NO 中 N+3 价:Al、Fe2O3中 Fe+4 价:Si、CO2中 C、SO2中 S、NO2中 N+5 价:HNO3中 N、H3PO4中 P、KClO3中 Cl+6 价:H2SO4中 S+7 价:HClO4中 Cl(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分类,虽然某些元素的书写存在一些问题,还出现了元素化合价与实际化合价不一致的情况,这些问题投影出来经过班内的交流后,被更正过来。)4、第四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类形式与结果如下(实物投影)从微粒角度分类分子:O2、N2、CO 等核外电子原子 质子原子核中子阳离子:Na+ Mg2+离子阴离子:Cl- NO3-7原子团:SO42- 、NO3- 、NH4+ 等 5、第五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类形式与结果如下(实物投影)(1)不溶于水物质的颜色 白色:BaSO4沉淀 AgCl 沉淀红色:Cu2O 沉淀 Fe2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