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全解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43267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柳先生传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全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全解五柳先生传全解思想感情本文作者在文中多处言“不”证实表明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志趣,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以及对自己人格的坚持。原文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尽(10),期在必醉(11) 。既醉而退,曾(cng)不吝(ln)情去留(12) 。环堵萧然(13) ,不蔽风日;短褐(h)穿结(14) ,箪(dn)瓢(pio)屡(l)空(1

2、5) ,晏(y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 ,以此自终(19) 。 赞(20)曰:黔娄(21)(qin lu)之妻有言:“不戚(q)戚于贫贱,不汲(j)汲于富贵。 ” (22)其言兹(z)若人之俦(chu)乎(23)?衔(xin)觞(shng)赋诗(24) ,以乐(25)其志(26) 。无怀氏(27).之民欤(y)?葛天氏之民欤(y)?注释【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2.【亦】也 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

3、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6.【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7.【嗜】喜好。 8.【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9.【或】有时。 10.【造】往,到。 11.【辄(zh)尽】就喝个尽兴 12.【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3.【曾(zng)不吝(l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4.【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5.【短褐(h)穿结】粗布短衣上

4、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6.【箪(dn)瓢(pi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7.【晏(y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安然 如:的样子 18.【颇】“稍微“,或“十分“ 19.【忘怀】忘记。 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2.【黔(qi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3.【不戚(q)戚于贫贱,不汲(j)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

5、的意思 24.【其言兹若人之俦(ch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5.【衔(xin)觞(sh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6.【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7.【志】:心志。 28.【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编辑本段译文和点评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 (他的)房屋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把(五柳先生)作为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他)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点,但是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

6、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经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只要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

7、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点评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 ,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 ,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

8、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扩展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其一 ) 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并且有 5 棵。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读山海经 )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

9、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和郭主簿 ) ,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 ,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杂诗其二 ) ,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读山海经 ) ,真乃“篇篇有酒” ,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 ,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 ,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 ) ,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qin)娄 战国时齐国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

10、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 “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编辑本段语言现象1.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 有的人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曰:黔(q

11、i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2.一词多义:1.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4.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 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

12、: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3.重点虚词1 以 因以为号焉 “用“,助词 2 因 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就“ 3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 是4.词类活用: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5.特殊句式: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因以为号焉。 (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缺少主语,应为“

13、(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 缺少主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 (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 。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状语“于贫贱” “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

14、什么地方的人) 5、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编辑本段注音嗜 sh 辄 zh 吝 ln 褐 h 箪 dn 黔 qin 俦 chu 赋 f 瓢 pio 蔽 b 屡 l 晏 yn 戚 q 兹 z 欤 y 觞 shng 汲 j 颇 p主要内容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 (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

15、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编辑本段总体概括五柳先生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生活: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表现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志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怎样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荣利 ”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分,又不求利益,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反应。 五柳先生总体概括: “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 (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 (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