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3232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渔场化德育实践探索论文 【引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为基本理念的“渔场化德育”,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的“生命化”、 “生活化”和“生态化”德育,是一种用场境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活经验,用场境去建构学生生活方式,实现自身价值的生命活动,是一种让学生在展示生命活力、呈现生活内涵、回归生态和谐的学习场境中完成“自主建构”的“文化心理过程”。以此为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建构了“三全”思想, “五性”评价德育方式,就“渔场化德育”地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一

2、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然而, “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

3、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就目前学校所进行的德育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1、在德育内容方面,脱离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我们常人所感觉到的、日常在其中生活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以直接的生活经验直观世界、直观自身。德育内容来自生活世界,因而德育内容应是生动活泼的。而学校现在所进行的德育,脱离立体的社会生活、脱离个体的全面生活,脱离未来的生活,脱离高尚的生

4、活,是从生活世界中抽取出来,变成了僵化的教条,与学生生活着的世界相隔离,失去生活根基,使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的东西。学生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联合国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仅仅表现为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具有完整精神世界和独立个性的生活着的人。2、在德育方法上,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单一灌输指对于一定的内容,不允许受教育者的选择和怀疑,使受教育者被

5、动接受。这种灌输与德育的基本特征相矛盾。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改善学生性灵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道德信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他们道德信念的提高,不只是靠单纯的说教就能完成。单纯说教,也许能暂时改变人们的行为,但对人们的道德信念的改变往往收效甚微;而要靠他们自身的理解,通过理解内化为一定的道德信念,从而接受德育客体。当前的德育主要还是依靠灌输说教,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育,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稳定。3、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与受教育者的真实需要隔离。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

6、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我们德育的现状是,虽然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但这种交往却是不平等的,学生常常被视为客体,师生关系成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无视学生是一个具有能动、反思的主体,教育者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试图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而无视学生理解与否,能否形成觉醒,能否形成能动。因而这种交往也是表面的、粗浅的,甚至是不真实的、没有意义的。于是造成师生之间形式上的交往、思想上隔离,造成知与行的脱离,情与意的隔离;这样的德育虽然长期反复,但实效性却很差。因此,这样的德育是平板化、单极性、单线程的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师生之间不是平等的。不平等对话,教师是以“长者”、 “智者”身份对学生进行“

7、教育”;不对等行动,教师以权威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管理”甚至是“管教”;教师几乎成了现实工作的生产线上的即时当班人员;使德育成为一种重约束轻疏导、重现实表现轻发展潜能的“教育”;成为一种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代替德育实践的“教育”。因此,现实的德育,与学生作为“人”的需要脱节,其强行灌输与主观能动脱节,德育过程使学生缺乏必要醒悟和体验与学生成长需要自觉脱离;成人标准化的观念与行为要求与学生“童心”的差异要求脱节,理想化的完美与人成长历程中的瑕疵冲突不相容,重教师行动轻学生互动,重驱动而轻主动。这样很难使双方都敞开真实的自我,把“我”的思想、 “我”的情感较好地传达给对方,把真实的道德信念、具体的

8、德育目标,在双方的理解中实践,在达成心灵的契合中提升心灵,在达成视界的融合中扩大视界,从而促进师生经验的增长和精神的进步。杜威曾指出:“儿童是一个人,如果他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人过他的社会生活,就必然受损失,产生磨擦。 ”因为“儿童在智力上、社会性上、道德上和身体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育的目的就是对完整的“德”的素质的培养,并由此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就是要在使受教育者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及学习活动,掌握一定的社会的、思想的、政治的、法纪的、道德的、人生哲理等知识,形成稳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特征,在充分体现人的社会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德育要培养学生体现人的社会性的东

9、西。但是学生首先是人,因此,德育要从关怀人本身、关怀个性入手,唤起人的灵魂的觉醒,促进德性的形成。把社会性的驱动变成学生成长的内部需要。在醒悟中体验,在体验中实践,走出一条个性化的素质成长之路。学生的素质发展呈现为一定的分阶段性,而这种阶段性与个体年龄阶段发展和社会生活环境变迁保持着默契。因此,素质也是发展的,人需要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社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发展的动力在于个体内部的需要及内部现实的水平与客观需要的矛盾。历史社会生活的驱动是每一个正常人都无法无动于衷的。因此,使素质形成并不排除强制,只是这种强制必须更贴近“人本身”就个体而言就是个性,以增强主体的能动才更有效果。因此,素质的实践

10、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是通过实践显示素质存在的意义;二是通过实践培养、改造和完善素质。而且是依据个体素质的基础情况在一定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在个体与群体、社会的融合中实践。由此既形成与所在人群素质具有共性的群体素质,又形成带有明显个体色彩的个体素质,从而保证个体与群体的相容和相对独立,使社会趋向同一又缤纷多彩。德性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将学生置身于立体化德育信息环境中,促进其“知”的成长,让学生将自身的德性表现与“参照体系”比照、反思,看着自身的成长足迹来决定未来的发展,在幡然醒悟中,与德育时空互动,与全体德育人员互动,使“面具”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互动,用情感和意志的力量,把阳光亮出来照亮大地,把花开

11、出来让人欣赏。在这样的互动中,体验德性成长中的忧愁与快乐、悲哀与幸福,并在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实现个人的自尊、优越和价值,并进一步促进全面成长。为此,我们理应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我们理应发挥学科课程的德育作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但同时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实践,在注重德育课程建设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德育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身体力行的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综合知识或经验,形成德育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德育的实效性,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且使教师本身、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我们认为:1、

12、必须加强德育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学生德育发展是学生整体精神的发展。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能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教育只有对学生在生活意义上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成长,使个体实践有意义的人生。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现实的生活,也要让学生感受未来的生活,不仅要在生活中去感悟,也要在感悟中去改造,用改造了的生活引领学生改造现实生活,为实现更美好的人生奋斗。2、必须强调“理解”“体验”,反对单纯的灌输说教。理解被视为解释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或精神的复制和重构过程。经理解的德育内容,必然导致师生精神结构的重组,使意义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不同于说教所获得的认

13、知结构,这种结构是松散的、易于破裂的;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思想上深刻的变革,是不容易改变的,因为它是有意义来支持的,是建立在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这种被理解的德育内容一旦进入对话者的认知结构中,是不容易遗忘的。对话的过程就是德育真理显现的过程,又是接受真理的过程。对话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以语言为载体的交流都可以视为对话。个体可以与本身的既往足迹对话,可以与心灵对话,可以与有意义的象征物对话,同伴可以对话,师生可以对话。在生活世界中,对话双方都在一个共同的语言规则里、在活生生的语境之中体会对方的话。这种对话是单纯的、纯洁的,甚至能够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了解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义。

14、这使双方的误解次数大大降低,增加了相互间的思想交流;同时,德育对话能使德育的内容用丰富的话语进行描述,通过解释来说明,使对方也置身于其中,增强其感染力,从而能够看出对方是否理解,并以此为判断看是否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直至达到双方对德育内容的充分理解。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判断能力。3、必须强调“关注心灵,平等对话”。师生对话,是师生双方面对面地相遇或者心灵的“facetoface”,每一方都应该把另一方看作是与自己交谈的“你”,而不像传统德育那样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人与物的关系。在互相的“我你我”关系中,双方都以平等的姿态,在共同话语上展开思想交流。这种交流是开放的

15、,各方都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理解他人为基点,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二者之间的视界融合。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相互的“我你我”关系,才能启迪学生,引导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在相互的“我你我”关系中,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发自内心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体会到学生是作为发展的独特的个体,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成年幼无知的人,用自己的权威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为此,我们提出了”三全思想, 五性评价”德育方式。二、 “三全”思想“五性”评价的基本内涵“三全”思想“五性”评价,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三个面向”。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1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契机,立足于学校实际,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的成长的内部需要为触发点,以贯彻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切入点,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 “三全”:即“全向时空、全体投入、全面关怀”的宏观德育思想。 “五性”:即“反思性启悟性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的师生德育实践层面的微观德育模式。所谓“校园全向时空”即营造校园时间空间整体育人气氛。所谓“教师全体投入”即倡导教师“我在即育人”的观念,树立教师“往外一站即应育人”的身体力行思想,引导教师形成眼所观、耳所闻、心所思、身所为,皆有育人积极意义的育人自觉。所谓“学生全面关怀”即构建:注重行为规范养成,又强调心理辅导功能;注重社会人格,又重视人本身的需要;注重学业水平提高,又强化心灵提升;注重课程德育,又强化德育实践的内容模式。所谓“反思性”和“启悟性”,就是说我们的德育要在引导学生反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意识唤醒,要在提升学生心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变说教式、行为矫正的德育为意识唤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