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1770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_443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长时程增强 学习记忆 综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由德国神经生物学家Barde及同事,于1982年首次从 猪脑中分离纯化出的有促进神经生长活性的一种蛋白质,它对周围和中枢 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BDNF 通过允许和指导方式参与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研究 综述如下。1 BDNFBDNF分子单体是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泌型成熟多肽,蛋白

2、等电点 为9.99。BDN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 500,主要由折叠和无规则二级结构组成,含有3个二硫键。它主要存在 于神经系统,广泛分布在大脑皮质、海马、基底前脑、纹状体、隔区、下 丘脑、小脑、脑干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其中以海马和皮层含量最高。神经 细胞表面存在两类BDNF受体,一类是低亲和力受体,为相对分子质量约 为75 000的跨膜蛋白P75,它可与神经营养素家族所有的因子结合;第二类受 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related receptor kinase,Trk),包括TrkA、TrkB和TrkC,其中TrkB与BDNF亲和力 最大,是BDNF主要的功能性受体。BDNF不

3、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维持 神经元的功能,而且在神经元损伤后的再生修复以及防止神经细胞退行性 变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2 LTP2.1 LTP概述 LTP是指在条件刺激(多为较高频率的强直刺激)后,相同的测试刺激诱 发突触反应长时间明显增强的现象。这种突触反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可以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可以是场电位、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群体峰电 位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等。LTP既能长期保持,又能迅速改变,已成为突 触水平上研究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模型。根据LTP发生的时间和机制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早发性LTP(earlyL

4、TP,ELTP)和晚发性LTP(late LTP,LLTP)。单串的高频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通过NMDA受体的Ca2内流和蛋白磷酸化而引起 的突触修饰1诱发ELTP,持续1 2 h;重复HFS通过与长时程记忆(Longterm memory,LTM)相似的机制,合成新的蛋白质诱发LLTP,持续6 8 h。2.2 LTP与学习记忆关系 LTP与学习记忆有相互促进作用,LTP的诱导或阻断会改变学习记忆的能 力,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也会引起相应的LTP变化。有研究者1在海马 突触可塑性与年龄相关的记忆下降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易化LTP的诱导可 改善老年鼠的记

5、忆能力;阻断LTP的诱导可直接影响海马依赖性学习行为 的获得。通过训练动物在Y型迷宫内进行分辨回避反应的学习,记忆保持 好的动物LTP效应显著增大,记忆保持差的动物LTP效应增大不明显。也有研究发现LTP与学习记忆关系不十分密切。Saucier等2用NMDA受 体的特异性阻断剂NPC17742完全阻断NMDA介导的LTP之后,只要对任务 要求熟悉的大鼠,即使没有经过训练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仍不会受影响。 Daniel等3在GluR1亚型缺陷大鼠的研究中发现,LTP的诱导受到限制 ,但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表现正常。总之,LTP与学习记忆关系十分复杂,就目前研究结果,大多数学者认为 LTP是学习记忆的

6、神经基础之一。3 BDNF在LTP中的作用3.1 BDNF参与调节LTP实验证据 在体和离体实验均证实BDNF参与调节LTP。BDNF和其受体TrkB结合后能 诱导海马颗粒细胞产生持续的LTP;给予海马颗粒细胞能产生持久LTP的 刺激,可诱导BDNF和TrkB mRNA的表达。记忆巩固之前,将BDNF反义寡核苷酸直接注入海马齿状回 后,大鼠的记忆保持明显受到损害,齿状回的BDNF mRNA水平明显下降,而且EPSP幅度和斜率也显著减弱,提示海马BDNF基 因的表达在LTP的形成和记忆巩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Aleisa等 5研究结果表明,尼古丁能通过增加CA1区BDNF蛋白的表达,使压力导

7、致的CA1区LTP的损害得到恢复。给予外源性的BDNF,能够保护海马LTP 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不受压力的损害6。Abidin等7通过基因敲除 方法发现,BDNF表达降低到接近50时,可减弱重复刺激引起的突触前 谷氨酸释放的效能,损害视觉皮层突触前的LTP。BDNF的分泌是LTP兴奋 依赖性的,并且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Hartmann等8将BDNF与绿色荧 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相连,HFS激活谷氨酸能突触后能诱导BDNFGFP从突 触局部的分泌型颗粒中释放出来,该释放依赖于突触后谷氨酸受体的激活 和突触后Ca2的内流。3.2 BDNF对LTP的作

8、用 多数学者认为,BNDF对LTP的作用包括允许(permissive)和指导(i nstructive)两方面9。允许是指BDNF能够增强突触产生LTP的能力,但是本身并不产生LTP。目 前认为,BDNF是通过抑制突触疲劳而发挥其允许作用。突触疲劳是指连 续刺激后,EPSP幅度降低。Figurov等10用TrkBFc使成年大鼠海马 中胞内TrkB与BDNF分离,抑制BDNF信号的转导,增加了CA3CA1突触 疲劳,从而抑制了BDNF对LTP的允许作用。相反,当BDNF应用到内源性B DNF水平较低的新生大鼠海马中时,突触疲劳减弱,允许作用增强,LTP 诱导加快。PozzoMiller等11发

9、现BDNF基因敲除大鼠给予HFS后, CA1区突触疲劳增加、LTP受损,应用BDNF处理后能逆转这种变化。在Tr kB突变大鼠中也看到相类似的突触疲劳增加和LTP受损12。从CA3CA 1突触后神经元选择性删除TrkB受体后,大鼠的突触疲劳无变化,ELTP 未受损,表明BDNF抑制突触疲劳的功能可能是通过突触前TrkB信号来调 节的12。指导是指BDNF对HFS产生应答,参与LTP的形成和维持,BDNF对ELTP 和LLTP均发挥指导作用。通过将BDNF反义寡核苷酸注射到成年海马齿 状回内以降低BDNF水平4,或者在体外用TrkBIgG融合蛋白清除内源 性的BDNF10可降低ELTP幅度。在能

10、诱导LTP的强直刺激后立即给予B DNF清除剂或BDNF抗体,不仅能阻止ELTP的诱导,还能消除已形成的E LTP。ELTP的损害可以通过内源性的重组体BDNF,或者通过病毒转染 的BDNF来修复。在应用能诱导LLTP的刺激2 4 h后,BDNFmRNA增加,而该时段正好与LLTP的表达相一致。有研究人 员13发现,BDNF基因敲除大鼠及应用TrkB抗体均能阻断突触的LLTP 形成。BDNF基因敲除或TrkB抗体能损害爆发刺激(burst stimulation,TBS)诱发的LLTP,但不能损害四连串强直刺激诱发 的LLTP,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四连串强直刺激能产生更多的BDNF或者其 它因子,

11、从而能够弥补LLTP的损害14。3.3 BNDF参与调节LTP的机制3.3.1 调节突触后NMDA受体 NMDA受体激活后的细胞内级联反应参与LTP的形成。强直刺激通过AMPA 受体通道的离子流增强,使NMDA受体的突触后膜去极化,NMDA受体中的 Mg2阻隔被去除,激活NMDA受体,Ca2内流,使突触后膜受体等重要蛋白质磷酸化,蛋白合成增加,从而激活一系列细胞内Ca2依赖的级联 反应,诱导LTP的产生。Murphy等15应用NMDA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A P5(aminophosphonovaleric acid)后,可以抑制家兔的LTP诱导。Tsien等16准确地敲除了小鼠C A1区NMDA

12、受体R1基因,发现突变后小鼠的CA1区缺失LTP,从而进一步 证实了NMDA受体在LTP中起着重要作用。BDNF与TrkB结合后增强海马突触后NMDA受体的磷酸化,迅速增加神经元 之间的突触传递,从而诱导LTP,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和Trk抑制剂K 252a均能抑制BDNF所增强的突触传递17。Lin等18发现经BDNF 孵育5 min后的大脑皮质或海马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ies,PSD)的NMDA受体亚单位NR2B磷酸化增强,并且发现,BD NF促进NR2B磷酸化呈剂量依赖性,在BDNF浓度为2 ngml- 1时达到最大,这表明BDNF是通过增强NR2

13、B的磷酸化来调节突触后LTP。 BDNF也可以通过依赖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机制,使AMPA受体亚单位G luR1发生磷酸化来调节LTP。Wu等19发现经BDNF孵育后的神经突触体 和PSD的GluR1磷酸化增加,NMDA可使神经突触体和PSD的磷酸化分别提 高3.8和2倍,而NMDA受体拮抗剂AP5和MK801能阻断神经突触体和PSD 的GluR1磷酸化。3.3.2 启动MAPK转导途径 MAPK即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anse),是BDNF与TrkB受体结合后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在应 用能诱导LLTP的强直刺激过程中或之前,

14、用MAPK抑制剂U0126或者PD9 8059处理海马切片,CA1区LLTP的幅度明显降低,这提示MAPK途径在L LTP中起着重要作用。行为学研究对MAPK的激活在BDNF调节LTP中的作用提供了间接证据。将 抗BDNF抗体注入海马CA1区后,MAPK激活程度降低,长期记忆受损;相 反,海马内注射重组体BDNF后,MAPK激活程度增加,长期记忆改善20 。Gooney等21发现在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训练和保持LTP的大鼠 ,其齿状回BDNF的释放增加,MAPK磷酸化增加,认为LTP的形成与MAPK 的激活有关。Rosenblum等22发现BDNF可以使MAPK成员ERK/(extrac

15、ellu lar regulated kinase/)发生核易位,激活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lyearl y genes,IEGs)Zif268、Homer 的表达,这些表达的蛋白参与LLTP的形成和突触的巩固。Ying等23 在海马内微量注射BDNF后导致齿状回ERK激活,局部灌注ERK抑制剂PD9 8059和U0126能完全消除BDNFLTP的诱导,但对已经建立的BDNFLTP 无作用;同时发现BDNF可以导致Arc 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参与LLTP的形成,而U0126能阻止Arc的上调。 cAMP反应性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16、 protein,CREB)的激活是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步骤,它能启动蛋 白的表达,参与LLTP的维持24。以上结果提示BDNF通过激活MAPK信 号转导途径促进Zif268、Homer和Arc等蛋白的合成,参与LTP的形成。3.3.3 其它 BDNF还可以通过PLC和PI3K信号转导途径参与LTP,但是目前相关研 究甚少。Minichiello等25发现,TrkB中与PLC结合位点突变的 大鼠海马LTP严重受损,而Shc位点突变的大鼠海马LTP未受损。Mizuno 等26研究PI3K信号途径在空间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发现注射BDNF 寡核苷酸或PI3K抑制剂后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下降,这表明PI3K信号 转导途径的激活对空间记忆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