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17010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十几减 9 ”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 周琳华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非常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更 新观念,大胆地将新的教育理念融注于实际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 注重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我的课堂中, 氛围融洽、民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对此,我颇有点儿自得。 直到有一次区教师进修校的数学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工作,听我上了一节课题为 “十几减 9 ”的课。自那节课后,我开始冷静下来,客观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 学。 “十几减 9 ”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

2、、难点在于学习 “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 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 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是多 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 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断: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能干!真能干!” 在游园活动的情境下出现例题: 12 9 或 15 9 ,教师揭题并展开 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的桌上已经有你们

3、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 们的方法来算一算 12 9 的差是多少,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生 1 :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 1 、 2 、 3 9 拿走 9 个, 1 、 2 、 3 ,剩下了 3 个风车,所以 12 9 3 。 生 2 :把 12 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 10 根,另一部分摆 2 根。 先从 10 小棒里拿走 9 根,剩下的 1 根和 2 根合起来就是 3 根,所以 12 9 3 。 生 3 ;把 12 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 10 根,一部分摆

4、2 根,先 拿走 2 根,再从 10 根里面拿走 7 根,剩下 3 根,所以 12 9 3 。 生 4 :把 12 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 9 根,一部分摆 3 根,把 9 根拿走,剩下就是 3 根,所以 12 9 3 。 生 5 :想加法,算减法,因为 3 9 12 ,所以 12 9 3 。 生 6 :先用 12 减 10 ,得 2 ,多减了一个,要把多减的一个加回来, 所以再用 1 2 3 ,所以 12 9 3 。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一边板书,一边把学生的话复述给全班小朋友听, 并且反复用:“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真能干!”等语言组织 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

5、”引导发言的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 12 9 ,黑板 上的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那 种来进行计算。 课后,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不但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整堂课还较 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组的教师也点头称赞,有位教师说:这堂课,体 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精神,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另一位教师说:这堂 课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交流尤其充分,教师不仅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 而且还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算法,而且还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教 学民主,使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得到了较实在的体现。一旁的教研员也肯

6、定了这 堂课的优点,同时还提出了一大串疑问:学生交流似乎很充分、很热闹,但在 请学生发言时,却又出现了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局面,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老 师在交流,教师倒是理解了这个学生的发言,但是不是学生之间也相互都听懂 了呢?这节课“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形式是有了,但实质 呢?学生的各种算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学生想出的方法很多,要 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另外,有些学生 的发言在重复别人已说过的内容,还自认为想到了新的算法,说出来却是已交 流过的,是学生不注意倾听吗?我愣住了,教研员的意思是指我注意了教 学形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在的东西,甚至未

7、加考虑,也就是说学生的交流没 有实效。我有些不服气,为了验证教研员的问话,我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和教学效果检测,结果出乎意料: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 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老师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 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最让我 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这些问题令我汗颜,看来这堂课 的确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交流在形式上是 发生了,而学生的理解并未有实质性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充分交流的目的是 什么?”“交流中教师该做些什么?”教研员的话不时地在我脑海中回荡。看 来,我应该

8、好好静下心来,客观地反思一下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了。 我又重新翻开了数学课程标准,一段话跃入我的眼帘:“教师不要急 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 法。”我的目光停留在“引导”二字上面,同时,头脑中上课的一幕又重新出 现在我眼前,我仔细搜索我在学生交流时的“引导”,哦!我恍然大悟,这堂 课学生没有实现有效交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引导”无方。当学生把多种算 法探究出来的时候,我只是不停地重复“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等一些不能引导学生沟通的话;另外,在板书中也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 行整理的暗示;在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我翻

9、 阅了大量的数学教育理论方面的资料,里面都有强调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 师的引导作用相当关键,失去了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往往是虚假 的主体性。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样做了,正如叶澜教授说过的:“没有聚集 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教学中,当学生探索出多 种方法时,教师的作用应是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多种算 法,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同时,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 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并培养优化意识。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立即改进教学,在另一个班上了同样一节课。这节课 中,我注意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我引导的语言有:“谁听懂了他的想 法?

10、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 样的有哪些同学?”“与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吗?”“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 吗?能不能提提自已的疑问?”“谁再来解释一下?”“有道理,有与他们不 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 10 和 2 呢?”“你真行,你发现了 自己的办法与同学的是一样的。”“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在我适 时介入的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了解了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 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 知彼,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现,碰撞。课后,我再次进行了访谈和检测,效 果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同伴的算法,

11、能掌握两种或三种算法,学生的 交流有了实效。 “十几减 9 ”这课教学,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道了在学生 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其次,我悟出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计算 部分的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课程标准 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做 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我想告诫我的同行们,千万不能像我一样满足于现 状,被一些形式上的蒸东西所迷惑,华而不实,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读 各类教育教学理论,绝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泛泛理解上,在教学新方法 上不仅要掌握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和本质。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12、,常常教后才知不足,毛主席曾说:“从实践 到理论,还要从理论到实践。”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必须要使我们的教 学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这一过程,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我们教育工作 者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 浅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浅谈高中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 甘肃渭源二中 郭世峰 摘要:摘要: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 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高中数学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 序言,问题引入,例、习题,“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中都编排了大量 的应用问题,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

13、培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 数学数学 课程课程 应用意识应用意识 实践实践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 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 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 一、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应用问题一、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应用问题 传统教材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数学的应用重视不够,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不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脆弱。新教材对此

14、做了大的调整,增加了具有广泛应用性、 实践性的教学内容,重视数学知识的运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的各个方面。 1 、每一章的序言,都编排了一个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引入该章的知识内容, 以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如在第三章数列以趣味话题:“国王对国际象棋 棋盘发明者奖励的麦粒数 ”的计算作为章头序言,激发学习 欲望,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在教材的编排上,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陈述问题,又附以插图增强直观形象 性、趣味性。 2 、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以实际例子引入课题 高中数学的十章内容中,分别就概念引入、实例说明、数学表示等方面有三十

15、 一处都恰当的运用了实际问题和具体情景。如用“不同重量信件的邮资问题” 表示分段函数,用功和位移的关系引入向量数量积的概念等。实例引入增强了 问题的实际背景,为顺利解决问题作了铺垫。 3 、例题中的应用问题 例题中安排应用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通过范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 一般思想和方法。新教材的十章内容中共有 41 个例题是涉及数学应用的,占 例题总数的 14.6% ,它们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难易适中, 示范性强。 4 、练习、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应用问题的分量 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

16、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练习 题,习题,复习题中增加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其中练习题有 45 题,占总数的 12.4% ;习题有 105 题,占总数的 18.15% ;复习题有 50 题,占总数的 14.91% 。分别涉及增长率、行程问题、物理、化学、生物问题,储蓄等各个方 面,量大面宽,情景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自主实践性于一体。 5 、阅读材料 问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扩大学生阅读面的阅读材料,新教材中共安排 了 15 个,其中: ( 1 )历史故事方面的,如第二章函数的“对数和指数发展简史”,第五 章平面向量中的“人们早期是怎么样测量地球的半径的?” ( 2 )介绍数学应用方面,如第八章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应用,第十章 抽签有先后,对各人公平吗?。 ( 3 )扩充知识方面,有第五章平面向量中的“向量的三种类型”等。 6 、新增了“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 为了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灵活运用数学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