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1500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干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外出谋职数量的不断上升,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相应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全面了解这些问题并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主要就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干预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向城市转移谋求新的工作,以增加家庭的收入,改善生活。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人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将孩子留在农村,托付给

2、老一辈抚养,其结果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渐增加。据报道,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超过 6000 万1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儿童处在身心发育时期,他们的健康成长除了家庭的照顾之外,更需要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拟就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1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并非我国独有,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在发展中国家,问题更为突出27 。在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

3、人口学特征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其中尤以全国妇联课题组1的研究更具有代表性。这个研究从 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抽取 126 万人口样本量,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其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1)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超过 6000 万,占农村儿童%,占全国儿童%;比 2005 年增加 242 万。(2)年龄结构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增大。学龄前儿童(05 岁)为 342 万,占留守儿童的%,比 2005 年增加%;而大龄儿童(1517 岁)规模缩小,比 2005年减少%。(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

4、童在性别上差异不大,其性别比分别为和,但不同年龄段性别比存在差异。(4)分布地区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5)近三分之一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同住,%与他人居住,而有%的农村留守儿童是单独居住的。(6)未能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在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居住的留守儿童中较之在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居住的儿童为高,分别为%和%。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祖母的年龄多在 5059 岁之间,他们受教育程度很低,约有8%25%未上过学。由于文化程度低,他们在抚育和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2 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做了一

5、些调查,但由于调查的人数和地区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标准不一致,其结果也可能受到影响822 。段丹辉等8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 1278 名27 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对照儿童 1273 名为调查对象,采用3 日膳食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谷粮类和蔬菜类为主,其肉禽水产类、水果类及零食类等食物的摄取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在能量、三大营养素及部分矿物质(钙、锌、硒、钾)和维生素(维生素 A、B1、B2)的摄入量方面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农村留守儿童能量摄入不足率达 50%以上,蛋白质摄入不足率达 80%以上,而上述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率达 90%以上。

6、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仅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35%,而植物蛋白质占 65%。植物性铁的摄入比例达87%。表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能量和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蛋白质和铁的来源不合理,膳食营养状况有待解决。牟劲松等9为了探讨 7 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择 7585 名留守儿童和 7557 名对照儿童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单亲、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和%;低体重率分别为%、%和%;消瘦率分别为%、%和%;贫血检出率分别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单亲外

7、出留守儿童,贫血检出率留守儿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留守儿童生长迟缓有关因素主要为儿童年龄、低出生体重、散居、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每周吃早餐次数、每周吃零食次数、看护人意愿、主要看护人类型等;与留守儿童低体重有关因素主要为儿童年龄、低出生体重、每周吃零食次数、看护人意愿、佝偻病等。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并不乐观,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营养干预,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庞培等10为了了解农村 14岁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对安徽省 12 个行政村各选取 212 名双亲均

8、外出的留守儿童和双亲均未外出的留守儿童,使用自编喂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儿童监护人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和评价,对其外周血血红蛋白、锌元素进行测定,检测尿碘,并检查神经精神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儿童健康的理解、部分重要食品(如奶及其制品)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烹饪方法对食品营养成分影响方面的知识,对儿童膳食结构、健康状况和进食行为方面的态度,为儿童提供多种食物、经常查找喂养孩子知识方面的行为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均 P)。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营养性贫血检出率、锌缺乏率、碘缺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留守儿童的智力低下和边缘智力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均

9、P)。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为“低分组”的儿童其营养不良和营养性贫血检出率较高(P)。结果表明,农村儿童监护人喂养知识、态度、行为与儿童营养状况关系密切,我国农村儿童监护人的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存在问题较多,祖父辈监护人更为严重。此外,还有不少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小范围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发现了上述问题11,12 。3 干预措施的研究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陆青梅等23为了探讨综合干预对留守儿童营养和健康

10、状况的影响,对 100 名留守营养不良儿童及监护人实施综合干预,比较综合干预前后营养不良儿童的营养和健康情况。综合措施包括结合儿童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对儿童进行解说;结合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用方言对监护人和年长营养不良儿童进行健康教育,说明合理膳食对儿童的好处;指导监护人婴儿食品制作方法等;定期做电话随访;一年后上门随访了解监护人对食品选择与制作、纠正儿童饮食不良习惯执行情况,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结果显示,实施综合干预后,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程度明显改善(P),营养不良性贫血明显好转(P);监护人对综合干预方式满意度为95%。表明通过合理的干预可以帮助儿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增

11、加营养物质的摄入,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此外,常芳等24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看护人实施信息干预,帮助看护人了解预防和治疗贫血的知识,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的贫血状况也有正向的作用。其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干预对父母有一方在家学生的身体状况改善显著优于父母都外出的学生;与父母都外出的非住校生相比,信息干预对至少有一方在家的非住校生身体状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如此,至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营养干预的报道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与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这些因素来自多方面,有家庭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的因素,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因此研究计划的具体实施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

12、,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营养干预研究并获得确实的效果,必须国家的大力支持,通过国家统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4 结语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切底改善这种状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了解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包括留守儿童的数量,地区分布,各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地区家庭收入,不同地区的民族生活习惯等。然后,了解影响留守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均需要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甚至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因

13、此,这个工程是巨大和长期的。此外,应加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目前的研究,除少数研究外,大多数是小样本,局限范围的研究,其代表性有所欠缺。再者,研究中要注意所用标准的统一;对留守儿童界定的范围也应统一,以便于进行对照分析。作者:林如娇 冯荣钻 农善 谭毅 单位:天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门诊部参考文献1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妇运,2013,(6):32342 谢新华,张虹国外移民留守儿童研究及其启示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1):36433WickramageK,SiriwardhanaC,VidanapathiranaP,etalis

14、kofmentalhealthandnutritionalproblemsforleft-behindchildrenofin-ternationallabormigrantJ BMCPsychiatry,2015,15:394WangL,FengZ,YangG,etalThe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depressivesymptomsintheleft-behindchildrenandadolescentsofChongqinginChinaJ JAffectDisord,2015,177:36415Tomsa,JenaroCChildrenleft

15、behindinromania:anxietyandpredictorvariablesJ Psycholep,2015,116(2):4855126ChengJ,SunYHDepressionandanxietyamongleft-behindchildreninChina:asystematicreviewJ ChildCareHealthDev,2015,41(4):5155237TanC,LuoJ,Zong,etalNutritionknowledge,attitudes,behav-ioursandtheinfluencingfactorsamongnon-parentcaregiv

16、ersofruralleft-behindchildrenunder7yearsoldinChinaJ PublicHealthNutr,2010,13(10):166316688 段丹辉,朱明元,罗家有,等中国部分农村地区27 岁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现况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4):3263309 牟劲松,罗家有,李艳萍,等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43944310 庞培,苏普玉,胡传来,等农村 14 岁留守儿童喂养状况与发育偏离的关系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1):13,13411 刘焕英,胡桂崧,温爱娣,等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0630712 叶立娜,李文芳,郭慧,等汉川市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