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0663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对比思索 我国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起源于 1998 年金融危机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我们想探究的是,消费信贷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多大的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主要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由于北京市是我国金融业发展比较完善、消费信贷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本文分别运用北京市和全国的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消费信贷带动经济增长的特点,并为未来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建议。在国内现有的实证分析中,王瑾145、沈健美和齐雪松2、张丽娜和赵艳3等使用全国数据检验了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王瑾159 以 GDP

2、 作为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使用 20002006 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消费信贷余额之间虽然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能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其作用很有限,很微弱。还有一些研究使用不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赵杨416-27、曾令华和蔡洋萍542、周鸿和刘轶6、莫莉娜723-28、高艳艳824-30 等针对北京、湖南、广西、新疆等的分析。这些实证分析的结论大多认为消费信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莫莉娜738 和高艳艳831 等还和全国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所研究地区和全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反映了消费信贷在各地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在数据选取上,现有研究选取的

3、时间段往往是截至 2007 年的数据,本文则采用 2007 年以来的北京市数据以及全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近年来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并将这一检验结果与始于 1998 年的数据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还将分别检验长期消费性贷款和短期消费性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543-44。另外,现有研究中针对北京市进行的实证分析很少,目前只找到了一项相关研究,即赵杨422-27,且该研究没有进行北京市和全国的对比分析,而北京市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比较快,在全国占据较大比重,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先导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数据处理对全国的分析,我们选取的数据是 2007 年第一季度至

4、2011 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分别以 CL、LCL、SCL表示季度末的消费性贷款余额、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余额和短期消费性贷款余额,其中 CL 由 LCL 和 SCL 加总计算得到,LCL 和 SCL 的数据来源同上,全国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经济增长以该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表示,记为GDP,GDP 的季度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为剔除价格因素,我们对 CL、LCL、SCL 和 GDP 均用相应的价格指数进行了价格调整以转换为可比数据,使用的价格指数数据也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接下来我们对CL、LCL

5、、SCL 和 GDP 使用 HP 滤波进行了平滑处理,并取对数后得到 lnhpCL、lnhpLCL、lnhpSCL、lnhpGDP。对北京市的分析,我们选取的数据是 2007 年第一季度至 2010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分别以 BJCL、BJLCL、BJSCL 表示季度末北京市的消费性贷款余额、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余额和短期消费性贷款余额,同样,BJCL 由 BJLCL 和BJSCL 加总计算得到,BJLCL 和 BJSCL 的数据来源于首都金融网站。经济增长以该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表示,记为BJGDP,BJGDP 的季度数据来自于北京统计信息网。为剔除价格因素,我们同样对 BJCL、BJLCL、B

6、JSCL 和BJGDP 用相应的价格指数进行了价格调整以转换为可比数据,使用的价格指数数据来自于北京统计信息网。接下来我们对 BJCL、BJLCL、BJSCL 和 BJGDP 使用 HP 滤波进行了平滑处理,并取对数后得到lnhpBJCL、lnhpBJLCL、lnhpBJSCL、lnhpBJGDP。计量分析采用的软件为。二、检验结果因此,上述变量均为 I,下面我们使用 Engle-Granger方法估计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来说,我们分别对全国和北京市的数据进行如下检验:分别将消费信贷总额、中长期消费信贷数额、短期消费信贷数额的对数值与 GDP 的对数值进行 OLS 回归,并对回归的残

7、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残差是平稳的,则证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将对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值进行分析以考察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 3 是对全国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被解释变量为 lnhpGDP,解释变量分别为lnhpCL、lnhpLCL、lnhpSCL。表 4 是对北京市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被解释变量为 lnhpBJGDP,解释变量分别为lnhpBJCL、lnhpBJLCL、lnhpBJSCL。三、对检验结果的分析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以全国为例,消费信贷余额每增长 1%,可以带动 GDP 增长,但这一关系根据不同的地区、消费信贷的品种而呈现出较大

8、的差异。将北京市的回归结果和全国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北京市消费信贷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远大于全国,北京市消费信贷余额每增长 1%,可以带动 GDP 增长。对比中长期和短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可以看到,全国中长期和短期消费信贷每增长1%,可以分别带动 GDP 增长%和%,北京市中长期和短期消费信贷每增长 1%,可以分别带动 GDP 增长%和%。全国和北京市的数据都显示,中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但是北京市中长期消费信贷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为短期消费信贷的 3 倍左右,其差异性远大于全国。北京市和全国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其中长期消费信贷影响的不同,短期消费信

9、贷的影响则相差很小。作为对比,我们分别采用北京市和全国19982009 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类似分析,得到如下回归结果:该检验结果表明,与 2007 年以来的近期数据相比,在始于 1998 年的更长的时间跨度中,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较低,或者说,近年来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了。另外,还可以看到,从长期平均来看,北京市和全国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差不大,北京市的系数为,全国的系数为,北京市的系数甚至略低于全国,说明 2007 年以来北京市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长。是什么因素导致 2007 年以来北京市中长期消费性贷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长呢?由于在中

10、长期消费性贷款中,房地产抵押贷款占据了主要份额,因此,近年来北京市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显著增长或许应归因于,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房地产市场日趋繁荣,从而使房地产抵押贷款对经济增长起了较强的促进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现有研究在分析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时,一般的看法是消费信贷缓解了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因而能够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如 Cochrane9认为消费信贷可以发挥消费保险的作用;Jappelli 等10发现消费信贷和消费波动相关,而这种相关关系来自于流动性约束;Ludvigson11的模型解释了 20

11、 世纪 80 年代美国放松对消费信贷市场管制之后消费大幅增长的原因。但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应该是有限的,因为就房地产抵押贷款的特点来说,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并不利于促进消费。根据汤向俊和任保平12,美国房地产市场交易的 85%左右为二手房交易,同时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还存在一个称之为房地产净值贷款的项目,房地产净值贷款已由 1987 年占房地产贷款总额的%上升到 2008 年%。大多数国家中,家庭所拥有的数额最大的资产就是房产,该类贷款有效地放松了家庭的信贷约束,促进了消费。尤其在房价上升时,房屋作为抵押品的价值上升,家庭会更多借债以提高消费水平,缓解流动性约束。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主要是新

12、房交易,类似房地产净值贷款的项目还处于尝试阶段,这使得房地产贷款增加的首要后果是固定资产投资猛增,新房的购买者却由于承担偿还贷款的压力而不得不压缩消费。房地产价格越是升高,购房者购买同样住房需要的贷款就越多,对消费的压制也越严重。与上述分析相应的事实是,伴随着消费信贷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一方面城镇房地产投资占 GDP 的比重逐年上升,1997 年为%,2008 年为%,另一方面,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不升反降。在 19801989 年、19901999 年和 20002009 年三个时间段中,全国消费率平均分别为%、%和%,其中居民消费率分别为%、%和 40%。北京

13、市的居民消费率在 1997 年为%,在 2009 年为%。根据孙月华1625-30 对北京市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相关关系的检验结果,在控制了收入变量以后,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对香港的分析则表明,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消费信贷确实能够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张。孙月华1631 因此判断目前北京市消费信贷还远远没有发挥出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因此,虽然北京市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著高于全国水平,但对消费的促进却同样十分有限。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中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失衡问题,如何调整和转变这一增长模式,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有研究认为

14、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解决这一结构性问题1557;赵萍17) 。但是按照本文的分析,如果我国的消费信贷继续按照现有的模式发展下去,并不会使低消费、高投资的内需结构发生很大转变。逐步减小住房抵押贷款在消费信贷中所占的比重,真正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信贷支持,使消费者能够更好的平滑消费以实现福利最大化,应该是消费信贷未来发展的方向。四、结论本文分别采用 2007 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和 19982009年的年度数据检验了全国和北京市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并且将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北京市,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近年来都增强了,但其中,中长期消费信贷和短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大,北京市中长期消费信贷近年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著超过了短期消费信贷,并且也显著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导致房地产抵押贷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了。本文据此分析,按照这一模式发展的消费信贷对消费的提升作用必定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统计数据的印证。因此,如果想借助发展消费信贷改变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低消费、高投资的不平衡状况,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消费信贷的发展模式,使其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