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06534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研讨盘坡希望小学 李培运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都感受到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题了。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阅读题的答题能力和正确率呢?下面我重点从三个方面与各位交流一下,因我的水平有限,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一、明确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的课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

2、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等的不同用法。 7扩展阅读面。只有明确了课标要求,制定阅读目标,才能不偏离教学重点。二、对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应在营造和谐的学习

3、氛围,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读的训练。我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应从读入手。总体原则是,精读课文要细读精读深读,对于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或精彩的段落可以做到熟记背诵;阅读课文可以粗读略读。读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来说,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慢读、速读,这些既是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训练内容。离开了读,就谈不上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尤其要把朗读和默读作为经常的基本的训练。训练中要注意明确读的目的,保证读的时间。不要用繁琐的分析、问答和机械的练习,以及无目的的扩展活动挤占了读书的时间,代替了读书。要

4、注意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任务读书,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的动力。尤其是多让学生带着问题任务去读书,以增强读的针对性,如:仔细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喜悦、悲愤、焦虑等等之情。只有这样学生读书习惯能力才会渐渐培养起来,阅读能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2、重视重点词句段的理解。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可面面俱到,否则会耗时多,效率低。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仔细领会。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一些重点理解的词句或段落,比如优美的景物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作者善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描写(8、小桥流水人家);写人的文章,

5、作者善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进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1、窃读记、6、梅花魂17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说明文有关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句子;还有一些关于说明道理和生活启示的句子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等。对这些词句可以通过课件加以展示并反复朗读、合作交流细心理解体会。3、重视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课文的思想内涵的体味及基本表达方法和描写方法。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这些训练要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如;文章的结构顺序、人物心情变化的顺序(钓鱼的启示刚钓

6、到鱼时的得意 爸爸让我放鱼时的焦急与爸爸争辩后的焦急放鱼时的依依不舍)【注:期中考试卷中的阅读二没有钓住那条鱼2 小题就考了关于在钓鱼过程中,作者心情变化的题:开始老长时间鱼还不上钩时失望钓线被活蹦乱跳的鱼拖入水中时的欣喜若狂鱼有逃脱时的沮丧】。在学习说明文后,要及时出示一些关于说明方法的句子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说明方法。 4、重视课后题的训练。每一篇精读课文后都安排了一些紧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题以不同的形式恰当地安排在适当的阅读环节中进行训练,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关于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检测阅读题就是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份卷子

7、上都有阅读,一般有两篇阅读,一篇是来自课文上的某一重点段落,另一篇是来自课外的。只要课内阅读教学扎实,第一篇阅读题失分不会大,失分关键是在课外阅读上。怎样有效地阅读?阅读究竟要考什么?阅读的要求是什么?阅读究竟要考查那些内容?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他们才能形成自我阅读的提高,不断总结出阅读拿分的方法,这样阅读试题才会越做越好。作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方法,我觉得首先要让高段的学生明确阅读考查应包括内容,当然不同单元,不同阶段训练的重点不一样,考查的内容也不一样,概括起来可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整体感知课内外阅读材料的内容,能准确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态度、观点和感情。2.正确分析和理解文

8、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3.结合语言环境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4.修辞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描写方法、关联词语等方面的考查。5.能联系阅读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和知识运用。其次,总结一下如何做好阅读题。1、认真审题,细心读题是关键阅读是解题关键的第一步,这一步不可忽视,更不能省去。读懂原文,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会出现答偏、答漏、答反、答错的现象。阅读完语段,要能明确主题及作者的爱憎感情;对文中的语句只有在整体感知、领会文章立意、把握文章要领的基础上,才可能准确解答。2、抓重点词句的解读试卷中经常会有对文中关键词语意思或找近义词、反义词的题目,我们一般要从该词字面和上下文相结合,来准确解

9、答。当出现对关键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时候,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是结构方面,第二是内容表达方式方面。从结构方面,要明确句子所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说关键语句处在文章的开头,常常具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处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间,则是或强调突出,或呼应上文、或承上启下,处在文章的结尾,往往有点题、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等作用。从内容表达方式方面,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辞手法,可从修辞手法的作用方面来解答,比如采用比喻、拟人的句子是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为了强调,采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是为了增强文章气势等。当试卷中出现写阅读原文感受或启示的题目时,我们应该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再结合原文的题目或关键句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综合上述,课程标准是阅读教学的总纲和方向,对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阅读题的评价检测是提阅读教学的落脚点。2015.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