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1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04682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1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1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1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开发中的锂空气电池一些研发知识之 11理论上理论上30kg30kg金属锂释放的能量与金属锂释放的能量与40L40L汽油释放的能量基本相同。汽油释放的能量基本相同。如果从用过如果从用过 的水性电解液中回收空气极生成的氢氧化锂(的水性电解液中回收空气极生成的氢氧化锂(LiOHLiOH),很容易重新生成金属锂,),很容易重新生成金属锂, 可作为燃料进行再利用。可作为燃料进行再利用。 目前,各种锂离子电池,将会接受安全性、环保以及市场的考验,最后选目前,各种锂离子电池,将会接受安全性、环保以及市场的考验,最后选 择谁胜谁负。择谁胜谁负。目前的锂空气电池的寿命并不能令人满

2、意,虽然相关新的发现和目前的锂空气电池的寿命并不能令人满意,虽然相关新的发现和 发明不断传来,但是权威人士估计这项技术的完善大约需要十年时间。发明不断传来,但是权威人士估计这项技术的完善大约需要十年时间。锂空气电池研究新动向锂空气电池研究新动向中国科研机构在锂空气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之二中国科研机构在锂空气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之二萤石型结构的二氧化铈随环境氧分压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些氧空位,具有优异的储氧气和释放氧特性,广泛地应用于燃料电池、处理汽车尾气的三效催化剂、光催化、传感器、氧渗透膜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长期以来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研究发现纳米结构的氧化铈具有一些独特的性

3、质,例如,电子电导提高、尺寸诱致的晶格弛豫、压力诱致的相转变和紫外吸收峰的蓝移等。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清洁能源实验室 E01 组多位研究员在微纳结构多孔花状氧化铈微球制备(J. Phys. Chem. B, 110, 13445 (2006);Micropor. Mesopor. Mater. 120, 426 (2009))、应用(Electrochem. Commun., 8, 833 (2006); J. Phys. Chem. Solid, 68, 1785 (2007))以及一维氧化铈材料合成(Nanotechnology, 16, 1454

4、(2005);Chem. Lett. 662 (2004))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最近,被英国皇家化学会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主编邀请撰写纳米结构氧化铈方面的综述文章。在文章中,系统地评述了纳米结构氧化铈基材料的合成、性质、金属和 CeO2 载体的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新的表征手段和典型的应用,最后指出了今后有关纳米氧化铈材料的制备、应用、理论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相关工作发表在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5, 8475 (2012)上。目前,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刺激了对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替代能量转化

5、和储存系统的研发。氧还原(ORR)和析氧反应(OER)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核心反应过程,应用涉及到燃料电池,锂-空气电池和分解水制氢。对于使用有机电解质的锂-空气电池,如果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连续地反应提供能量,其理论能量密度大约为 11140 瓦时/千克,远高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和其它的能量贮存器件。但是,这一类电池因为使用非水溶液电解液,在有机电解液中不溶解的放电产物 Li2O2会逐渐堵塞多孔的空气电极。因此,电池性能会随放电时间而衰降。由水溶液体系和非水溶液体系构成的混合电解质体系能够克服这一障碍。为了使锂-空气电池商业化应用,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差的电解质稳定性,低的阴极催化

6、剂充/放电效率,差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等。鉴于碳材料高的电子电导、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结构,碳黑(例如,商品的 Vulcan XC-72R 和 Ketjen 碳)是目前锂-空气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氧还原催化剂普遍使用的载体材料。但是,碳在 0.207 伏电位以上(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催化剂中的碳载体在高电压下会遭到严重的氧化,也被称为“碳腐蚀”。碳腐蚀可以引起了碳载催化剂活性表面积的急剧减小从而导致电池的性能降低,也可以改变催化剂孔形貌和引起孔表面特性的变化,并导致贵金属纳米颗粒从电极上脱落或聚集长大,以及电极表面疏水性能的变化和造成气体传输困难。尽管在

7、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对这一问题已经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在锂-空气电池中这一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引起重视。最近,E01 组诸位研究员和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以及印第安那大学教授合作在锂-空气电池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稳定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 Sr0.95Ce0.05CoO3-和 Cu 的复合材料用于混合电解质体系可充电锂-空气电池的氧还原和析氧双功能催化剂,解决了传统的催化剂碳载体因在高电压下被氧化而导致的性能衰减的问题。为了改善钙钛矿氧化物室温下的电子电导,他们在氧化物颗粒表面负载了金属铜纳米颗粒;此外,还利用了基于水溶液中铜腐蚀机制造成的 Cu 和 CuO 之间的循环来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氧还原特性。相关工作发表在 2012 年的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2, 18902 (2012)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