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0460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我国物权法准用益物权探讨论文 摘要:物权法将自然资源使用权纳入其中,对权利人权益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然资源具有公益属性,事关国计民生,物权法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则,对于自然资源使用的制度安排无疑将直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重大的影响。物权法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仅仅在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中予以规定,即采用原则性规定这样的立法技术,因此有必要将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性质予以明晰化,明确其实质上是准用益物权的法律性质。关键词:准用益物权/准物权/用益物权/自然资源使用权一、问题的提出新公布的物权法在许多制度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其中,颇引人注目的是在

2、第一百二十二条和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这种对自然资源使用物权化的表达,无疑是对学术界、实务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公权说”、 “私权说”、“折中说”的法律规范界定。由于这些自然资源使用权1规定在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之中,因此有学者据此认为我国物权法规定了 10 种用益物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养殖权、捕捞权等 10 种用益物权。对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其分别相当于传统的地上权和永佃权,因此

3、它们和地役权共同属于用益物权这种私权是没有争议的。但后六种究竟是用益物权呢?或者仅仅是准用用益物权的有关规定,而应称之为“准用益物权”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对权利性质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权利的内容、保护以及效力等问题,自有必要对其予以准确定位,厘清相关界限。二、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性质定位以比较法的视野考察相关规定物权法在第三编第十章的用益物权部分原则性地规定了这些自然资源使用权,规定单位、个人依法可以对其占有、使用和收益且此种权利受法律保护,但是在其后的章节中所列举的用益物权的具体种类中却未见其踪影。故显然其并非纯粹或典型的用益物权。1.用益物权的概念及其特征。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的物,

4、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占有、使用、收益的定限物权。固然,各国用益物权制度虽在内容、种类上有诸多差异,但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2:都是奠基于近现代财产所有权之上。与之对立,起着规范近现代社会财产的使用、收益关系。具有规范近现代社会财产权的性质。近现代用益物权,彻底荡涤了中世纪及以前财产权中的身份因素,可予转让和继承。以“物尽其用”为本位。其基本作用在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充分利用。2.传统的大陆法系各国并没有将自然资源使用权纳入用益物权中。传统用益物权制度中并没有包括探矿权、采矿权、海域使用权、渔业权和取水权等制度。 法国民法典规定了四种用益物权:用益权、使用权、居住权和地役权。 德国民法典规定了地上权、先

5、买权、土地负担和役权等用益物权。 日本民法典规定了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和入会权等用益物权。我国台湾地区适用的中华民国民法典则规定了地上权、永佃权和地役权等用益物权。用益权、土地负担和使用权并不涵盖这些自然资源使用权。法国和德国民法典中的用益权是一种人役权,是服务于特定人利益的权利,是为了特定人的养老和生活而赋予的权利,这种权利接近所有权。其中所谓“土地负担”则是指从他人的土地出产物中获得定期给付的权利,其特点在于:土地负担是就土地获得收益的权利,而不是使用土地的权利;权利人所获得的收益必须来源于土地的出产物,且义务人的给付是定期的,它主要是为了农民的养老。法国民法典上的使用权也属于人役权的范

6、畴3。在德国民法理论上,将不能表现为典型物权的用水权、林权、狩猎权、捕鱼权等别称为了“附属物权”4。2.各国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立法例。其一般都是在单行法中予以规定。“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一些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对于特许物权是在单行法中规定的”,“在目前可查到的民法典中,没有看到探矿权、采矿权的内容”,“法国、俄罗斯、西班牙、南非、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是以单行法的形式对水权作出规定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单行法中规定了渔业权制度”5。囿于篇幅,本文仅以矿业权和渔业权的性质为例来说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性质,其余的几种权利与此相似,不再赘述。矿业权视为物权准用其规定

7、。日本矿业法第 12 条规定,矿业权应视为物权。法国矿业法典第 55 条规定,开采许可创设一项不动产,为不可分割亦不可作为抵押。 韩国矿业法第 12 条规定,矿业权为物权,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准用关于不动产的民法和其他法令的规定。我国台湾地区矿业法第十一条规定,矿业权视为物权,除本法有特别规定外,准用关于不动产诸法律之规定。渔业权也是准用不动产之规定。韩国水产业法第 24 条规定,渔业权作为物权,适用土地的有关规定。 日本渔业法第 23 条规定,渔业权可视为物权,准用土地的有关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渔业法第二十条规定,渔业权视为物权,除本法规定者外,准用民法关于不动产物权之规定。关于“视为物权”,据

8、日本农林水产省等部门的介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渔业权是在特定水域经营特定渔业的权利,具有不允许同一内容的另一权利存在的排他性,因此将其视为物权而非债权;其次,由于物权是直接支配物的权利,而渔业权作为可以从事某种渔业行为的权利,并非属于对物本身的直接支配权,因此将其视为物权。故可见,除韩国外,日本、我国台湾地区都是将其性质定位于“视为物权”,所谓“视为物权”的真实含义,正如日本方面所作的解释,其实质定位于准物权,更为具体地说,是一种准用益物权。也就是说,准用益物权是准物权的一种,准物权的主要类别是准用益物权,但不限于此。3.对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性质必须进行检讨予以准确定位。中国是大陆法

9、系国家,继受了大陆法系相关法律制度,虽然物权法具有固有性的特点,物权法立法要考虑各国的国情,立足本国的实际情况,但是,比较各国用益物权制度、对资源使用的单行立法以及我国物权法只是在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中予以规定,没有作出进一步具体的规定,相反单行法倒是有不少相关的规定。其实,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使用权比较复杂,只能由特别法规定,物权法显然不可能、也无法做到规定的细化。故可以断定,自然资源使用权并非是典型意义上的用益物权。而且,用益物权是以物的利用为中心,强调对物的充分利用,但是自然资源使用权下的资源与物权法上的物的属性并不相同。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又具公共性,在对其使用的同时,还需加以保护,强调有

10、节制的开发利用,这与近现代用益物权以利用为本位,其基本作用在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充分利用,并不相同。自然资源使用权为准用益物权自然资源使用的客体是自然资源,而资源之所以是民法上的物或财产,因为其有几大属性:第一,它具有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第二,它具有稀缺性,不能无限量地供给。第三,它具有独立性。虽然资源一般情况下都是存在于土地或者依赖于土地,但是资源是可以与土地相分离或独立出来,具有独立于土地的价值。第四,能够为人力所支配。故此,这些资源可以成为民法上的物,可以成立独立的物权。本文认为,这种独立的物权其实应是一种准用益物权。准用益物权的客体是公共物品也即自然资源,故此种法律关系是由一种体

11、现资源管理的公权和体现民事主体利益的私权共同行使的法律事实的结合所引起的。准用益物权从权利的取得角度来看,系对他人之物的一种使用和收益,因此可以归于用益物权范畴。但是,准用益物权其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用益物权,它不是私人之间的一种权利安排,不是非所有权人与所有权人之间的权利安排,而是抽象的所有权人与具体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安排6。而且,准用益物权的公权色彩比较强烈,与行政法、环境保护法甚至刑法密切相关,因此,准用益物权难以与用益物权进行同样的立法,不能完全按照用益物权的思路来设计准用益物权,对各种准用益物权进行详细的规定。其实正是由于准用益物权具有用益物权的基本属性,因此物权法将其纳入用益物权体

12、系;同时鉴于准用益物权具有不同于一般用益物权的法律特征,不宜将其完全纳入用益物权的具体规定之中,否则会出现许多例外的规定,势必造成物权法体系的混乱。故为了规范这一类自然资源的开发管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理性的选择自然就只能是在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中对其作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这样的立法技术上的处理,确认其具有物权,更详细地说确认用益物权的性质。正如上文所说,笔者认为准用益物权是准物权的一种。因为准物权还包括准所有权、准担保物权等7。理论上对准物权的称呼有“权利物权说”、 “特别法上的物权说”、 “特别物权说”及“特许物权说”,准用益物权系准物权的一种,为了更好地认识准用益物权,需对准物权有所了解

13、,因此有必要对准物权的有关学说进行辨析。1.以权利为客体的物权仅仅是准用物权之规定。典型的常态的物权是以有体物为其客体的,但在现代社会中,权利在财产利益中地位愈来愈重要,于是,以权利为客体的物权即应运而生,本次物权法将基金份额和应收账款纳等入权利质权中,以及英美法中的浮动抵押的引入,即是明证。与典型物权相比,此类存在于权利之上的权利,其实际上“并非真正之物权,只不过与物权相类似”,或“为与物权相类似的一种变态”而已,故其仅仅是可以“准用物权之规定”而已。2.特别法上的物权说或特别物权说是从法源来界定。根据物权所依据的法律的不同为标准,有学者将物权分为“普通物权”和“特别物权”。所谓“普通物权”

14、,是指由民法典规定的物权,因此又称为“民法上的物权”;“特别物权”,指由特别法规定的具有物权性质的财产权。所称“特别法”,指兼有民法规范和行政法规范的综合性法律,如矿产资源法 、水法等。也有学者以“特别法上的物权”来概括矿业权、养殖权和水自然资源使用权。应当认为,其实“特别物权”和“特别法物权”并无根本差异,都是仅仅依法律渊源来进行界定的,并未能反映准物权的本质特征。3.特许物权说带有浓厚行政色彩。有学者认为,准物权的概念不易理解,倾向于把矿业权、水权、渔业权和狩猎权等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之概念使得矿业权等权是经过行政许可而产生的性质一目了然,但这同时也是其缺点之所在,譬如有些准物权是基

15、于民事事实而产生的,如水法规定的家庭生活用水。更为重要的是,特许物权说的公权色彩浓厚,在中国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源使用法律关系中的公权色彩过于浓厚的情况下,更不宜采用此学说。4.准物权说可以较好地反映其私权属性。所谓“准”字,其汉语字义为“程度上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8。据此,“准物权是指某些性质和要件相似于物权,准用物权法规定的财产权。准物权实际上不是物权,由于这些财产权与物权、债权相比较,性质和成立要件上相似于物权,因而法律上把这些权利当作物权来看待,准用民法物权的规定”9。以“准”字表明作为标志的概念与原来的概念之间共性大于个性,且处于法律关注的地位,其法律效果基本上相同。准物权

16、的个性只是在符合物权基本属性前提下的特殊性,权利的取得一般依特别法规定的特许程序,权利的行使通常受较强的行政干预,此概念可以较好地反映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私权性质,值得赞同。由此,准用益物权是指性质和要件与用益物权相似,准用益物权的财产权。准用益物权与用益物权的区别准用益物权很容易与用益物权相混淆,因此有必要将二者加以区分。二者区别如下:1.权利取得的方式不同。准用益物权的取得往往需要前置的行政许可程序,准用益物权与行政许可的关系极其密切,如崔建远教授所言“没有行政许可,就没有准物权”10。这种权利取得的特殊方式,反映了准用益物权后面强大的国家意志因素。而用益物权的产生,则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其设立是通过合同行为而产生的,即使需登记,根据公示公信原则,这种登记只是一种物权的公示方式,而并非权利的创设方式。2.客体不同。用益物权的客体具有单一性和确定性。用益物权的客体是单一的,一般是指土地和房屋,且该土地一般也是指地表而不包括其中包含的矿产和岩石等;而且客体为确定的不动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