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0255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学习建筑结构的抗震试验,首先要解决如下的问题:抗震试验按照试验方法和试验手 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伪 静力试验量测项目和内容一般应包括哪些?伪静力试验的结果如何表达,如何用于进行结 构抗震性能的评定?如何通过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退化率和能量耗散等方面的综合 分析,来分析结构的特性和能力?拟动力试验的特点?地震模拟振动台动力加载试验在抗 震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在选择和设计振动台台面的输入运动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掌握结构抗震试验的特点是荷载作用反复,结构变形很大,试验要求做到结构构件屈 服以后,进入

2、非线性工作阶段,直至完全破坏。因此试验中要同时观测结构的强度、变形、 非线性性能和结构的实际破坏状态。 建筑结构的抗震试验按照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伪静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和动力加载试验。要理解各种试验方法和试验手段的特点,以 便更好地获得测试结果和进行分析。 通过伪静力试验,能获得结构构件超过弹性极限后的荷载变形工作性能(恢复力特性) 和破坏特征,也可以用来比较或验证抗震构造措施的有效性和确定结构的抗震极限承载能 力。进而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非线性分析服务,为改进现行抗震设 计方法和修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这种试验方法的设备比较简单,甚至可用

3、普通静力试验 用的加载设备。加载历程可人为控制,并可按需要加以改变或修正。 试验过程中,可停下来观察结构的开裂和破坏状态,便于检验校核试验数据和仪器设 备工作情况。由于对称的、有规律的低周反复加载与某一次确定性的非线性地震相差甚远, 不能反映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无法再现真实地震的要求。 为了弥补伪静力试验的不足,可利用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来检测和控制整个试验。 结构的恢复力可直接通过测量作用在试验对象上的荷载值和位移值而得到,然后再通过计 算机来完成非线性地震反应微分方程的求解。这种方法称为拟动力试验。 人们总希望通过动力加载试验来研究结构的动力反应、结构抵抗动力荷载的实际能力 与安全储备。

4、结构抗震动力试验的难度与复杂性比静力试验要大。首先,荷载是以动力形 式出现,它以速度、加速度或一定频率对结构产生动力响应,由于加速度作用引起惯性力。 以致荷载的大小又直接与结构本身的质量有关,动力荷载对结构产生共振使应变及挠度增 大。其次,动力荷载作用于结构还有应变速率的问题。应变速率的大小,又直接影响结构 材料的强度。在结构试验中,人们发现加荷速度愈高,引起结构或构件的应变速率愈高, 则试件强度和弹性模量也就相应提高。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变化尤为显 著。在动力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要比静力低周反复加载提高 10以上,由此可见 动力加载对应变速率所产生的作用。结构抗震动力试验

5、可以分为周期性的动力加载试验和 非周期性的动力加载试验。要掌握其加载方式和响应特点。 一、建筑结构抗震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学习加载制度,要掌握静力试验加载制度的种类: 掌握单向反复加载的方法(控制位移加载法,控制作用力加载法以及控制作用力和控 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 ,特点和作用。在控制位移的情况下,掌握变幅加载、等幅加载和变 幅等幅混合加载等方法的基本做法和研究目的。 了解双向反复加载的方法、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 掌握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l0196)规定的伪静力试验加载方法,注意加载的 分级,加载的阶段,加载控制,加载的次数以及明确需要获得的参数,结构伪静力试验的 观测项目和量测

6、仪器,掌握对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设计,构件选择。确定伪静力试验量测项目和内容应根据研究或检验的目的确定,一般宜包括:试验荷载值(开裂荷载、屈服荷 载和极限荷载)和结构支承反力值;结构构件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挠度、位移、 支座转角、曲率和剪切变形等;结构主体材料混凝土和砌体的应变;结构构件主筋和箍筋 的应变;结构构件钢筋在锚固区的粘结滑移;裂缝宽度及分布形态。要注意不同类型试件 及不同测试参数时的测点布置布置原理各自的特点。主要涉及墙体试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 节点及梁柱组合体试验的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合理选择结构伪静力试验的量测仪表,针 对所测试的项目选择合适的仪表和设备,注意仪器和设备的

7、使用原理。随着测试技术的发 展和计算机在结构试验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各种被测量(如位移、变形、曲率、转角、应变 等)均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注意掌握起采集原理。 结构伪静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结构在经受模拟地震作用的低周反复荷载后的力学 性能和破坏机理。伪静力试验的结果通常是由荷载-变形的滞回曲线以及有关参数来表达, 它们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本数据,可用以进行结构抗震性能的评定。同时,通过这些 指标的综合评定,可以相对比较各类结构、各种构造和加固措施的抗震能力,建立和完善 抗震设计理论,提出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因此要掌握对所测量项目的进一步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和

8、所反映的性能。主要指标包括强度,刚度,滞回曲线形状,骨架曲线,延性系 数,退化率,能量耗散。由伪静力试验都可以获得上述各个方面的指标和一系列具体参数, 通过对这些量值的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各类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并做出适当的评价。建筑结构抗震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步骤建筑结构抗震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步骤结构伪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结构伪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 1静力试验加载制度的分类 (1)单向反复加载 1)控制位移加载法 又可分为变幅加载、等幅加载和变幅等幅混合加载等方法。 a变幅加载 控制位移的变幅加载如图 8-1(a)所示。 (a)控制位移 (b)控制作用力图 8-1 伪静力试验低周反复加载制度

9、b等幅加载控制位移的等幅加载如图 8-2 所示: c变幅等幅混合加载混合加载制度是将变幅、等幅两种加载制度结合起来,如图 8-3 所示。 图 8-2 控制位移的等幅加载制度图图 8-3 控制位移的变幅等幅混合加载制度 2)控制作用力加载法控制作用力的加载制度如图 8-1(b)所示。3)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混合加载法是先控制作用力,一直加到屈服荷载,再用位移控制。从转变为控制位移 加载起,即按屈服位移值的倍数 值控制,直到结构破坏。 (2)双向反复加载1)X,Y 轴双向同步加载2)X,Y 轴双向非同步加载非同步加载是在构件截面的 X,Y 两个主轴方向分别施加低周反复荷载。有如图 8-

10、4 所示的各种变化方案。图 8-4 双向低周反复加载制度 2 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l0196)规定的伪静力试验加载方法(1)伪静力试验加载应采用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试件屈服前,按 作用力(荷载)控制分级加载,在临近开裂荷载值和屈服时宜减小级差,以便准确得到开裂 荷载值和屈服荷载值。试件屈服后,按位移控制。(2)正式试验前,应先进行预加载,可反复试验两次。混凝土结构预加荷载值不宜 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的 30;砌体结构不宜超过开裂荷载计算值的 20。(3)正式试验时,宜先施加试件预计开裂荷载的 40-60,并重复 2-3 次,再逐步 加到 100。(4)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反复

11、加载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加载卸载的速率宜保持一致。(5)施加反复荷载的次数,屈服前,每级荷载可反复一次,屈服后,宜反复三次。 当进行承载力或刚度退化试验时,反复次数不宜少于五次。(6)对整体原型结构或结构整体模型进行伪静力试验时,荷载按地震作用倒三角形 分布,施加水平荷载的作用点集中在结构质量集中的部位,即作用在屋盖及各层楼面板上。 结构顶层为 1,底部为零,中间各层自上而下按高度比例递减。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项目和量测仪器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项目和量测仪器1、结构伪静力试验的观测设计伪静力试验的对象有基本构件,如梁的受弯、偏压柱的抗剪;扩大构件,如框架、梁柱节点、砖石或砌块墙体;剪力墙和框架-

12、剪力墙组合构件等。整体结构,砌体或混凝土整体房屋的真型或模型结构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伪静力试验量测项目和内容,一般宜包括下列各项:试验荷载值(开裂荷载、屈服荷 载和极限荷载)和结构支承反力值;结构构件在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 括挠度、位移、 支座转角、曲率和剪切变形等;结构主体材料混凝土和砌体的应变;结构构件主筋和箍筋 的应变;结构构件钢筋在锚固区的粘结滑移;裂缝宽度及分 布形态。 (1)砖石及砌块墙体试验的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1)墙体变形a)墙体侧向位移,如图 8-5 所示。 图 8-5 墙体侧向位移的测点布置b)墙体剪切变形 可由布置在墙面对角线上的位移计来量测。 c)墙体的荷载-变形曲线

13、,如(图 8-6),即可自动绘制墙体的荷载-变形曲线,即墙体的 恢复力特性曲线。图 8-6 墙体荷载-变形曲线量测系统2)墙体应变墙体应变量测需布置应变网络测点,由三向应变求得剪应力和主拉应力。3)裂缝观测要求量测墙体的初裂位置、裂缝发展过程和墙体破坏时的裂缝分布形式。4)开裂荷载及极限荷载准确测得初始裂缝,即可确定初裂荷载。可由荷载-变形曲线上的转折点,即斜率首 先发生突变处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实测值。(2)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及梁柱组合体试验的观测项目和测点布置1)节点梁端或柱端位移主要是量测在梁端或柱端加载截面处的位移,见图 8-7。 b)墙体剪切变形 可由布置在墙面对角线上的位移计来量测

14、。 图 8-7 梁柱节点组合体的测点布置2)梁端或柱端的荷载-变形曲线由梁端或柱端所测位移和荷载传感器所测的荷载值输入 X-Y 函数记录仪绘制试验全 过程的荷载-变形曲线。与图 8-6 所示墙体的荷载-变形曲线量测方法相同。3)节点梁柱部位塑性铰区段转角和截面平均曲率在梁上,可在距柱面 0.5hb(梁高)或 hb 处布置测点,在柱上,可在距梁面 0.5hc(柱宽) 处布置测点,如图 8-7 所示。4)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由量测核心区对角线的变形计算确定。5)节点梁柱主筋应变主筋应变由布置在梁柱与节点相交截面处纵筋上的应变测点量测:为测定钢筋塑性铰 的长度与钢筋锚固力,可按试验要求沿纵筋布置一定数

15、量的测点,如图 8-8 所示。6)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测点可按节点核心区箍筋排列位置的对角线方向布置(图 8-9(a),这样,可以测得箍筋的 最大应力。如沿柱的轴线方向布点,如图 7-9(b)所示,则可 测得沿柱轴线垂直截面上箍筋 应力的分布规律,每一箍筋上布置 2-4 个测点。由此可估算箍筋的抗剪能力和核心区混凝 土剪切破坏后的应变发展情况。 图 8-8 节点梁柱主筋应变测点 图 8-9 节点核心区箍筋应变测点 7)梁内纵筋通过核心区的滑移量由量测靠近柱面处横梁主筋上 B 点对柱面混凝土 C 点之间的位移 1 与 B 点相对于 柱面处钢筋上的 A 点之间的位移 2的比较,求得滑移量 =1-2。见图 8-10。图 8-10 纵筋滑移测点布置8)节点和梁柱组合体混凝土裂缝开展及分布情况。9)荷载值与支承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