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2)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39949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用心 爱心 专心1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注重实践注重实践 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技能摘 要 现代 高职 教育 的特点要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如何在培养学生语文教 学技能为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笔 者认为转变传统观念是前提,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是必要手段。高职教育的概念包括三个内涵: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即以学习 高深专业知识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所需职业技能的教育。中小学语文 教师也属于职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培养也被纳入高职教育行列,其中教学技能的培养是重 要组成部

2、分。教师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组织设计、实施调控和检查测定能力”。实践教学 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实践教学在培养师范教学 技能方面的具体运用值得探讨。一、 转变传统观念(一)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因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括认 识和实践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教学过程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样也包括认 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就承担这两个方面。然而,现今的高职师范 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方面均强调理论教学,理论课程比重较大,教材与普通高校本 科生、甚至研究生教材一致,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广度,科研

3、也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细致 剖析。同时教师纷纷注重提高个人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单一地讲理论,从而形成一种恶性 循环,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西方先进高职教育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提示:澳大利亚 TAFE 学院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融为一体,“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课 堂教学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则,纯理论的课程较少,基础课更是以够用为度”。德国“双 元制”学员大约“60%是专业实践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教师 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自附近公司、 企业 里的研究人员和大学的教 授”。2000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教

4、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附件中也明文规定: “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40%,两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 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30%”。由此可见,适量的实践教学是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在实际教学中,高深的纯理论与 太难的教材也很难被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所接受。相反,依语文教育专业特色而定的实训 课深受学生喜爱:如教学法、演讲与口才、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见习、 试教、毕业实习、教育学和心 理学 等等。事实证明,着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高 职教育应该走的是理论和实践平等对待之路。(二)由精品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扩招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从 2002 年 14

5、5 万到 2007 年 495 万。而教师人 数和教学资源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精品教育的神话被打破,高职教育由精品教育向大众 教育转型成为必然,而大众教育的特点之一就着力于培养众多熟练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 职生并不需要非常高深的理论和很强的科研能力,更多应注重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毕业后 能很快上岗操作。就师范生而言,他们在大学中如能系统的学习识字、阅读、习作、口语 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技能,上岗后就能很快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比如识字是小学教 学大纲的重要内容,如何教会小学生认识并识记生字呢?方法是很多的,人们常用的有加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用心 爱心 专心2一加、减一减、画一画、拼一拼、换

6、偏旁、编儿歌、找朋友(组词)、编谜语和说成话等。 我曾见过一位小学老师用“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在一块石头上,打一字谜”的方法教学生 识记“碧”字,形象生动,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且印象深刻。实践教学就是要将这些方法 传授给大学生,适应大众教育的特色。(三)增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意识单一化的 发展 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从全国来说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 主要矛盾。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是高职教 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全国学历整体水平的升高,大专生教小学、本科生教中专、 研究生教大学已成为普遍现象。据我院 2006 届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显示: 5

7、6%的大专毕业生在各市(镇)、乡(村)教小学。当时,在各地招考教师时,台山、恩平 和开平等地均只考语文、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给高校传递一个错误信息:单一的学好 专业知识就能应付实际教学。其实不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字体、 音乐 、画画、 舞蹈甚至表演等综合素质。“在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 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 计算 机 网络 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曾听过画风一课,让我感触很深。老师唱着小草歌中“春风啊,春风啊,你 把我吹绿”作为导语,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从诗歌、 歌词、成语和现实生

8、活中去找风。老师顺势提问:“既然风能唱出来、说出来,那能画出 来吗”?学生也争先恐后地讨论起来。这堂课不但让学生感受风的独特魅力,也让学生懂 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这都得益于老师 生动形象的演绎。这位老师在课后解释道:读中师时,学校开设的舞蹈、音乐、画画等课 程培养了其各种技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都说小学老师是万金油,什么都要懂 一点,要办出有特色的语文教育专业,在就业竞争中取胜,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 可少的。事实上,也不是所有师范生毕业后都能去当小学老师,我院 2006 届汉语言文学教 育专业毕业生中就有 30%从事文秘、广告设计等非师

9、范专业工作。所以,在培养一定文化 素养的前提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实践“双证书、“多证书”的教育理念,也能获得就 业机会。 二、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新运用教师口语、三笔字等常规实践课,采用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备受学生喜爱。 那么古代汉语、 中国 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如何发挥其 较强的理论优势呢?首先,更换教材,一味讲究高深理论的本科教材与高职 教育 的目标 不一致,应更换为高职高专版的教材。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 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 以案例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

10、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 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就拿外国文学来讲,教师可将小学 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全部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收集分类,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 列夫托尔斯泰是外国文学必讲的作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选取了他的七颗钻石、 跳水、穷人和他的传记节选列夫托尔斯泰。将这些作品放到大学课堂,让 学生提前找些资料上台来分析,以此展开讨论。或者将小学课文相关教案带入课堂,同学 们自找资料,对作品进行分析。事实证明: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对学生学习的作 用最大,对学生学习存在的缺点最少,最令学生满意,而且是学生最希望老师采用的。再 次,强调理论知识的综合运

11、用。师范专业课的理论性较强,就拿外国文学来讲,对作品的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用心 爱心 专心3分析就牵涉到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哲学 、 历史 和地理等相关学科理论性强。 如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生活,课堂也将变得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近年来,校园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导致性格 分裂而杀人,从马佳爵、敖力到赵承熙,这些血的教训让我们痛心不已。俄国作家陀斯妥 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塑造了在校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由于贫穷导致性格分裂,制造 出“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荒谬理论,而残害了两个老太太。如能将书中的事件与现 实生活中的案件有机结

12、合,做到从作品出发,深入挖掘作品深意,同时跳出作品,用理论 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关于课程改革的两点建议“课程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新一代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 而演 变的,它反映一定社会的 政治 、 经济 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 科学 文化发展水 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 的制约”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师范类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一)强化“文学文本解读”课文学文本解读属专业选修课,提出来并具体运用也是近几年的事。然而师范类的学生 并不重视这门课,不选或选了不认真学,主讲老师也因为这是非主干课,属考查科目,也 就

13、草草应付过去。殊不知,新课标中强调的“阅读”目标的实现就取决于老师解读课文的 理论知识和方法,大学课堂的文学文本解读选修课正是将这些理论和方法灌输给未来的小 学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倡导今后教育的内容 80%90%应该放在学习科学的方法论、 学习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上。”语文文本的解读也是实现“人文化成”教育 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人生品位和生活情趣,发展个性,塑造健全人格所在。此课 程也有利于教学个性化模式的发展,在平等交流读后感时个人的思想得到展示,他人的优 点得到学习,有利于整体提高师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也能促进其他课程中理论知识的 具体运用和发展。曾听过一堂课检阅。

14、它是波兰作家阿卡斯基在波兰 1944 年获得解 放后举行国庆时写的,当时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一举粉碎了德国纳粹的黑暗统 治,波兰也最终实现自由民主。本土有很多儿童团员也参加了这次战役,有些付出了生命 或负伤。检阅以此为背景,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 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解放战争中负伤的儿童团员) 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由于老师没有从文艺学中 作者创作背景的角度来提示小学生,因而也就不能准确的读懂作品,致使老师的团结合作 精神的定论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挖掘出爱国的深意。所以说,建立在文艺学(尤其是文

15、艺 批评学)、美学、哲学等基础上的文本解读课不但不能删除,还应该强化。(二)增开“解读新课标”课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 现代 小学教育的航向标,此课标通过课 程目标、结构、评价、管理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新 课标也对老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角色、行为和文化也需要跟随变革”。在校师范生尤 其要理解新课标的宗旨和具体运用。现在有种观点就是将中小学教学法和解读新课标混为 一谈,各校开设的教学法老师在这两方面各用 50%的课时。表面上看,用新课标的理论去 指导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两者都没有讲透。对新课标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 学方法的改革上,它还牵涉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角色转变和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等相关 知识,这些也是教学法课不能替代的。单独设置解读新课标课,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