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

上传人:ZJ****3 文档编号:4239825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研究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管理问题 从完整意义上说,管理应该是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可获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受“路径依赖“影响,一直将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完全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导致我国国企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从国内、区域性竞争变为全球性竞争;从一般的成本、规模竞

2、争变为获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在中国经济真正融入到世界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尤其是积重难返的国有企业要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在管理方面必须摒弃原来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入世后?quot;外国企业军团“竞争的实力。一、 国有企业管理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入世,使我国国企不得不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家丑外扬“,国有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凸现。尽管我国企业管理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日本、欧、美等国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经济转型“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期色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

3、)“关系“管理 在中国任何一个国有企业里,每一个人的权力大小都取决于他与其他人的关系。这是由于多年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导致的,可以将之称为“关系“管理模式。因为在中国国有企业中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和与其相应的报酬体系,更因为复杂的关系网的存在,每个人获取的真正报酬直接取决于其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名管理者所重视的是权力的攫取与权力的大小,很少关注企业的利益。在这种环境中,掌握与控制信息就成了维护其控制权的主要手段。如果下级不知道衡量标准,就无法确定哪些是能够改变权力平衡的行为,也就无法采取行动扩大自身的权力。如果下级不知道整体的计划,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那么也就等于处在黑暗中,只能盲目的按领导

4、的意志去行动,完全丧失了主动权。管理方面存在的信息完全不对称,导致管理效率极低。 (二)决策程序不科学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清,制度安排上不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一个追求长远利益的稳定预期与重复博弈的规则,使决策者的利益与他所决策的企业的利润没有长远关系,造成决策者管理努力投入不足。此外,我国企业家队伍中接受过正规学历教育的人数仅为24.6% ,在国企中这一比例更低。而且其中大部分决策者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政治色彩浓厚,不讲规则,企业管理决策采取领导“拍板式“权威决策,大喊民主决策只是形式。这样常常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使整个企业面临绝境。这样,短缺的制度供给一方面使有能力的决策者由于责任意

5、识淡薄而忽视管理,另一方面,造成“个人决策、集体负责“这种扭曲的决策行为,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职位选秀论资排辈 国企管理岗位选拔采取资深职位制,企业管理模式对职工业绩的肯定除了提高薪金外,更多采用升职的方法,在选择管理人员时大多依据在企业的工作年限与经验,使得大量的技术专家升到管理岗位上以后不能胜任管理工作,年轻而具管理能力的人才又不能得到提升,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形成升职“黑洞“。 (四)管理以物为主 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物本“观念突出,强调对设备、厂房、资金、物料等的管理,“人本“管理观念淡薄。国有企业对人员的管理只是生产要素式管理,通过下达指令,让其按指令操作,从而

6、对其生产行为进行组织、安排。完全忽视了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增值潜力,这种缺乏“人性化“管理的模式导致国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五)“孤立“ 管理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方式?quot;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模式。管理的对象总是针对某一孤立的对象,管理的着眼点是事物:或是生产、或是人事、或是销售、或是材料。管理的出发点是哪儿有问题管理哪儿,对于管理问题的处理均为就事论事,就部门论部门,就环节论环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很少作通盘考虑。 二、 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上述弊端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

7、因素导致的企业增长,使得国有企业整体肌体营养不良,困难重重。伴随入世后国有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企业与客户关系发生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不负责产品的销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部分国有企业市场意识有所增强,逐渐转变了市场营销观念,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生产决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然而孀攀谐阜值娜找嫔钊耄魅岩馐兜闹鸾忧浚笠涤肟突墓叵狄卜吮浠突枰蛹词钡摹鲂曰牟酚敕瘛丝驮诮邢咽保换崆止蟆狡笠嗷蚴峭馄蟆?quot;快捷“与“顾客满意度“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评判标准。这必然要求

8、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与之适应。 (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 二十世纪末,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强,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任何行业均存在一两个具有顶级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处在此行业的任何一个企业必须紧跟领先企业的步伐,否则会被市场淘汰;二十具有超前的观念、新型产品、先进的管理方式的新企业层出不穷,这种倍具竞争力的企业使竞争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三是彼此之间是竞争对手的企业,在某一方面又可能需要成为战略联盟;四是入世后,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会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利益,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转化为国家利益与实力的竞争,政府行为会介入企业竞争之中,使企业

9、竞争环境变数增多。 (三)科技进步对企业提出巨大挑战 Michael Hammer与James Champy 认为:在企业面临的众多变化中,科技进步的变化最有威力,因为它将导致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一些企业若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就会被淘汰。 科技的进步对管理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大部分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技术与信息贸易的比重增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面临的日益加大的压力使我国劳动力费用低廉的优势逐步减弱;流通方式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演进;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结构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种种,都要求进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适应变化,迎接挑战。 三、 外国企业管理创新经验借鉴 外国国有

10、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国企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进入 90年代以来,企业结构改革、管理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而且正在加速发展。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了新方向。近些年来 ,国际上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从大的趋势看,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创新型管理。一是指能快速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过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管理者,都应成为创新者。每个企业都要为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建立新的机制。三是企业个性化管理创新。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

11、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2 企业重建创新。企业重建是一场管理革命。根据哈默的定义,重建企业是从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以期在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获得大跃进式的改善。这次管理革命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网络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普遍覆盖。这就使职工通过网络可以得到企业内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任何信息,大大精简了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每一职工在自己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的新局面。 3 从产品驱动到顾客驱动的企业管理创新。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将激励和奖励制度建立在顾客满

12、意程度的基础上。顾客驱动型公司摒弃只关心价格和产品质量的传统做法,而将注意力集中到顾客价值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为此,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顾客信息管理系统,对顾客的需求变化和对企业的反应进行及时监测。 4管理目标多元化创新。企业不再仅仅为企业的所有者利益服务,而是拓展出新的内容。如美国29个州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经理必须为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 而不能仅为“股东“服务, 这就是说, 企业的所有者只是企业中应该照顾其利益人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企业的劳动者及其它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目标多元化,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力。 5“硬管理“到“软管理“创新。现代许多成功的公司都十分重视

13、“软管理“,都具有独特的公司文化,通过塑造企业环境、楷模人物、公司价值观、厂风和文化网等,在公司全体人员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实施对策 尽管西方有许多先进的管理创新理论与成功的管理创新经验,但我国国企在借鉴时还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不应该简单地照抄照搬,一味地追求西方现代的、理想化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因为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只有与企业的具体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芊佑械某尚夜笥诒粜兄行拇车墓芾砭楹妥龇耐保蟮泄芾泶葱隆攵晕夜笫导是榭觯饕右韵录阜矫娼泄芾泶葱拢?br (一)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4、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它反映了企业组织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 1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人性假设前提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出现主要是源于对于人性的认识。人性假设问题历来是西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s Mcgregor,1960)曾指出:“在每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须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quot; 以市场为分析对象的现代微观经济学明确地肯定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首先是“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15、Stuart Mil1,1848)据此首先得以明确地给出“经济人“的概念。具体说,经济人就是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不仅如此,所有的人均在此列,没有例外。 经济人假定中还暗含着关于人是理性的假定。正如赫伯特西蒙(1955)所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了一种经济人,这种人在行动过程中既具有经济特征,同时也具有理性。“理性指的是:经济人具有关于他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有稳定的和条理清楚的偏好,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其选中的方案自然达到其偏好尺度的最高点。路斯和莱法(Luce and Raiffa,1957)把理性定义为:“在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中,博弈者将选择能产生较合乎自己偏好的

16、结果的方法,或者用效用函数的术语来说,他将试图使自己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此后人际关系学说以及行为科学理论基本以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前提。强调人的心理、价值观、群体文化等 ,“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概念皆源于行为科学理论。(徐传谌 1997) 2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策 目前, 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混乱。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幅度减少,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技工严重流失与冗员过多、人浮于事并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本质认识不足,对人力资源这种特殊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淡薄。针对以上弊端,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该进行以下创新: 下放决策权,加强培训。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这越来越要求企业下放决策权,而分权决策要取得较好效果,要求企业员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在这方面应该效仿日本模式,加强职工培训、吸收一线职工参与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至少应?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