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239197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中心复旦大学历史系 朱荫贵(刊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年 4 期)内容提要:本文分析的对象是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业。本文认为,由于中国金融势力的发展,1926 年时外国银行业已受到中国银行业的冲击和抗衡。南京政府时由于多种因素的配合,外国在华银行业的发展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受到遏制。但是,由于外国在华银行业以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力量为基础,因此,在不平等条约、租界等特权未曾废除,外国势力在中国高人一等并处心积虑扩大侵略的局面不曾发生根本改变前,外国在华银行业的优势地位不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日本银行业在该国政府对华

2、侵略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本时期在关内外迅猛扩张,并在关外迅速占据统治地位的史实,正好典型的证明了这一点。关键词: 抗战爆发前 外国在华银行 相抗 扩张在近代中国,外国在华银行业始终是一支重要的金融侵略势力,1 凭借不平等条约和租界的保障,它们在中国经营存贷款、把持汇兑、发行钞票、投资企业以及通过对中国政府的各种贷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掠夺中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重要金融工具。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发展演变并非一成不变,依时代及国别的不同而有起伏。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外国在华银行业的演变出现两种趋势:一是关内的外国在华银行除日本的势力有所增强外,其它国家的银行势力出现了

3、某些停滞以及衰退的迹象。另一种趋势是,日本金融势力在该国政府对华侵略政策的支持下,在关内和关外都有明显增强,在关外发展更是迅速。1931 年“九一八”后,关外日本银行势力在此前凶猛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成为一统金融的局面。鉴于过去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特别是三十年代时期外国在华银行业的整体演变状况尚无专文介绍,2 本文拟以此时期为中心作粗浅分析,以为引玉之砖。一、外国在华银行业的演变一、外国在华银行业的演变外国在华银行业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出现最早的外国金融机构,是英国的东方丽如银行。1845 年,英国占领香港仅仅 3 年,英商丽如银行就在香港设立了分行,在广州设立了分理处

4、。1847 年,丽如银行继续北进,在上海又设立机构,而当时刚开埠的上海,“还只有三名外国医生,律师们的脚步还没有踏上这块土地”。3 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1897 年成立时,距这家英商外国银行在上海的成立已整整落后了半个世纪。在丽如银行之后,相继设立开业的是英商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分行。1900 年以前,除了这几家银行以外,其他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分行的还有法国的东方汇理、英国的有利、德国的德华、日本的正金、俄国的华俄道胜等六家银行。19001912 年之间,美国的花旗银行、比利时的华比银行、荷兰的荷兰银行、日本的台湾银行又相继在中国成立分行。4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外国银行的数量增

5、加的更多,其中重要者如英国的大英银行、沙逊银行、美国的大通银行、运通银行、友华银行、友邦银行、日本的住友银行、三井银行、三菱银行、荷兰的安达银行、意大利的华意银行等,大部分都在 1925 年前来到中国。除日本外,1936 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可见统计表 1:表 1 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说明:1、表中“总”代表外国在华银行的“总行”,“分”代表外国在华银行的“分行”。2、表中未包括“中外合办银行”的统计数。资料来源:1、统计表中数据除“历年设立总数”和“1936 年存在数”栏外,均转引自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40 页。2、“1936 年存在数

6、”一栏数据为笔者据 1936 年全国银行年鉴第九章“外商银行”的统计资料计算。日本在华银行的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未列入上表而在此另加说明。总起来看,日本在华银行的设立和数量情况是:1894 年前有 1 总行 1 分行,18951913 年有 4 总行 29 分行,19141930 年有 28 总行 75分行,根据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一书“附录二”中所载,1934 年日本在中国(包括东北)的银行总行有 32家,分行 71 家。1936 年日本银行数根据 1936 年全国银行年鉴的统计,日本在关内有 9 家银行总行和 42 家银行分行。另据 1937 年出版的财政金融大辞典“附录五”的统计表,日本在华银

7、行(包括东北)有 29家总行 71 家分行,另有 8 家信托公司和 1 家储蓄会。5上述外国在华银行的统计数据来源不一,未必精确,但仍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表 1 看,1926 年可以看成是除日本外外国银行在中国势力的一个转折。在 1926 年以前,无论是外国银行的总行还是分行,其数量在所列的几个时间段上均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到 1927 年后,外国银行的这种强劲增长势头受到了抑制,1927 年到 1936 年的十年间,外国银行的总行仅增加了 5 家,分行增加 7 家。到 1936 年,外国银行除日本以外的实际存在数,为总行 18 家分行 63 家,分别是外国银行历年设立总数的一半,也就是

8、说,到 1936 年为止,历年在中国设立的日本以外的外国银行,已减少了一半。数据可能不太精确,但这种趋势大体是成立的。二,上面的分析,没有包括日本,实际上,所有的外国银行中,增长最快的是日本。1894 年以前,日本在中国只有一家银行,到 1934 年,日本的银行在中国已发展到总行 32 家分行 71 家,到 1936 年时,不算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在关内也有 9 家总行 42 家分行,可以说是进入二十世纪后所有在华外国银行中势力增长最快的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除日本在东北伪满洲国设立的银行外,据全国银行年鉴所载的资料,笔者整理出来的 1936 年时外国在华银行的简略状况,如下表所示:表 2 193

9、6 年外国在华银行统计表说明:1、统计表中日本银行共有十家,其中只有“正隆银行”的总行设在东北大连,其分行绝大部分也设在东北,可看成是设在东北的日本银行。其它外国银行也存在分行设在东北的情况,但数量少且总行均不在东北。2、1936 年全国银行年鉴中,“在华设立第一家分行年份”栏的数据不全,所缺部分据 1934 年全国银行年鉴第九章数据补充。3、据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下卷第 256 页所载,日本横滨银行 1900 年在中国营口设立分行。4、中法工商银行的前身是中法实业银行,该银行于 1922 年停业,于 1925 年改组为中法工商银行,因此,此处的“在华设立第一家分行的时间为 1922 年应该有误。

10、关于中法实业银行停业一事可参见李一翔中法实业银行停业风波始末一文,载张忠民、陆兴龙主编企业发展中的制度变迁(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资料来源:据 1936 年全国银行年鉴第九章“外商银行”数据整理。-1 、这里所指的外国在华银行,不包括中外合办的银行。2 、1927 年前外国在华银行的发展演变状况,可参见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人民出版社 1999 年出版)一书。对 19271937 年期间外国在华银行业的专文研究似尚未见。3 、上海字林西报,1867 年 1 月 16 日。转引自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1、 185 页。4 、参见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 1934 年版,第 105 页。5 、 关于日本银行,1934 年前的数据引自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 40 页;1934 年的日本银行数据引自吴承禧中国的银行一书“附录二”;1936 年的数据根据 1936年全国银行年鉴第九章的统计计算。另见财政金融大辞典,张一凡、潘文安主编,世界书局 1937 年版“附录五”。二、中外银行势力的消长变化二、中外银行势力的消长变化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华民族的觉醒,救亡图强、收回利权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以及本国银行业的兴起等等,都对外国银行的演变产生了影响,这在表

12、 1 外国银行的发展受到一定遏制中已有体现。特别是中国银行业实力在二十年代后的增强,更成为制约外国在华银行扩张的重要力量。1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外银行企业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发展趋势方面,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动向和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明显的体现在数量的对比上:例如,1900 年前,中国自己兴办的银行只有中国通商银行一家,经营实权还操纵在外国人手中。而同期在华外国银行已有英、德、法、俄、日等国的银行 7 家;但是到了 1936 年时,中国的银行数量已达到总行 164 家分行 1332 处,2 与表 2 显示的外国在华银行(不包括东北)的总行 30 家分行 127 处相比,就数量而言,以往那种喧

13、宾夺主之势,显然已有明显改观。再从中外银行的实力来看,由于中国银行的发展较快,到 1925 年时,据唐传泗、黄汉民先生的研究,从银行资力的角度看,中国银行、外国在华银行和中国的钱庄之间大体就已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银行的力量已可抗衡在华的外国银行。唐、黄先生所作的统计表如下:表 3 中外银行和钱庄资力的比较(1925 年)原表注:1、资力包括实收资本、公积金、盈利滚存、存款和发行兑换券之和。2、资力估计,大多数主要银行根据各该行当年资产负债表计算,一部分中型银行因缺乏资产负债表,系根据实收资本数参照其它银行资力对实收资本的比例数推算。外商银行以外币计算,按当年实际汇率折算。在中国部分的

14、比重,以日人调查的 1936 年实际比重为标准。3、本国银行的其它 156 家中包括省地方银行在内,因资料不足,未剔出。资料来源:唐传泗、黄汉民试论 1927 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载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四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从上表看,1925 年时,中国银行的实收资本与公积金数量与外国在华银行的实收资本与公积金数量相比虽略有不如,但在资力估计一栏已超过在华外国银行,达 40.8,如再加上钱庄的资力,则在近代中国金融势力的力量对比中,1925 年时,在中外力量的对比天平上,已出现了向中国一方的倾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以下几种现象的出现和作用,这种倾斜变化应该说更加

15、明显了。首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能够借到的外债很少,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转为依靠发行内债来进行,过去外国在华银行多次组成多国银行团对中国政府进行借贷,从巨额外债中获取利益和特权的渠道已基本消失。3 其次,作为以往中国政府财政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的关税和盐税,由于成为过去抵借外债的抵押和还债的基金,长期以来被汇丰、道胜、德华、汇理、正金等外国在华银行保管,后来基本上落入英国汇丰银行之手,这不仅提升了外国银行尤其是汇丰银行的信用,还无形中给其提供了一大笔无利息的流通资金,供其以低利借贷外商,发展对其有利的在华投资。但是,被汇丰银行长期保管的这笔关、盐税收,在关税收回自主的运动中逐步得以收回,1930 年后这笔税收资金已基本被中央银行收回保管,4 使得这项利权转入中国银行业手中。第三,过去长期被外商银行垄断并获取厚利的外汇汇兑业务,5 也开始逐步转到中国银行业方面。1934 年中国银行经手的国外汇兑业务总量已达 98900余万元,比 1933 年的 95600 余万元增加 330 余万元。1935 年比 1934 年又增加 70以上。1936 年达 144700 余万元。6 中国银行能够取得这些成绩,与南京国民政府 1928 年将中国银行定为特许国际汇兑银行后,在国内外多处设立分支行发展国内外汇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