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9073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04-12 09:33:00 作者:麻国庆 编辑:studa9ngns【内容提要】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利用田野调查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在对 草原生态民族区草原生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对于草原生态和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 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以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环境知识为中心,从蒙古族的游牧技 术传统、居住格局、轮牧的方式以及蒙古族的宗教价值与环境伦理等方面,较为全面 地揭示了这些民间的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直接间接地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发挥了积极 的作用。进而对于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文化和农耕

2、文化的冲突 所造成的“农牧矛盾”作了基本的分析。最后,笔者指出,对这些民间的知识体系,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其合理的内涵。草原生态/环境知识/文化传统/游牧民族/草原生态民族区/农耕民族在复杂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孕育了各自的社会观,留下了与自然环境有关 的社会表现、态度和行为模式等遗产,同时也能看到围绕着生态问题的文化冲突和矛 盾。这些遗产主要表现在民间的环境知识中,这一民间知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 的保护和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民间环境知识主要包括对自 然环境的利用,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和人与自然的协调理念。学者们在描述环境变化时, 常常无视文化因素,我们

3、的着重点并不在于认识文化上的差异如何影响环境,而在于 怎样把对文化因素作用的考虑同环境变化相联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十分贫乏。同时,我国资源破坏严重, 矿产资源滥采乱挖、采富弃贫,浪费惊人;淡水、森林、草原、耕地在开发、灌溉、 采伐、载畜、开垦等方面问题不少。其中人口压力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人口 压力和过度开发,使中国成为荒漠化土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这样一个由多种生态 环境、多个民族和多元文化所组成的国土上,民族间的关系,很多是和环境观念的冲 突、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关的。而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就是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 直接的负面影响,使发展本身陷入了一种低度循环的陷

4、阱。因此多元文化的共存、共 生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在这一背景下,在进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时考虑少数民族的文化个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身就符合中国社会的内在特点,同 时也是对各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对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 创造和形成的,因而各民族由于生存空间的特点、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对自然资源管 理利用和文化传统也就各具特色。中国的生态恶化情况,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突出。从生态类型上,可分为草原生态 民族区、森林生态民族区和山地农耕民族区等。在此我们以代表草原生态民族区的蒙 古族的民间环

5、境传统为例,来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草原生态民族区与草原现状草原生态区,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平原西部,经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 原、青藏高原南缘一线以西,即从北纬 51到 28的广阔范围内,绵延 4500 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29%。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 新疆、西藏和四川等 10 个少数民族聚居省区,基本上构成了从东北到西南的半月形畜 牧带。在这些区域内居住的 43 个少数民族中,有 19 个民族以从事牧业为主,有代表 性的民族有蒙古、部分鄂温克和达斡尔族、哈萨克、裕固、塔吉克、柯尔克孜、塔塔 尔、藏族等。作为占地球陆地面积 47%的草地及其生

6、态系统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据世界资 源报告,牧场养活着 3000-4000 万游牧人口及提供着大量的食物资料,然而,由于过 度放牧,开垦草场,短期行为的政策及攫取最大利润的纯经济观念,导致草原出现沙 漠化及草场退化的趋势。诸多的草原研究专家及草原计划的推行者,在对世界各国特 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深切体会到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导致草原利用 情况的不断发生变化,改善草场是技术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关于牧草种植的研究认为:“由于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政治、宗教的因素,使得进一 步扩大栽培牧草的面积受到限制。在粮农组织从事草原和饲料作物开发工作的大多数 国家中,这些因

7、素的作用是错综复杂的。这项工作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乡村社会学家 或政治家为牧草的栽培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1(P42)又据世界资源报告,印 度次大陆牧场的恶化是与过度放牧、干旱化、管理不当所致,最近几年出台的牧场发 展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南撒哈拉非洲牧场管理及牲畜的发展上,各机构的投 资、援助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人们深切地感到开发过程中需要当地人民参加,需要和 当地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相结合。2(P116-117)这种认识上的转变,为草原研究提供 了新思路。然而目前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中,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对之进行研 究的报告为数甚少。在世界资源报告中,在提到中国牧场状况时,认为全

8、部土地的 41%用 于放牧,25%的草原退化,其趋势为水土流失正危险地加速,丧失生产力,沙漠化, 退化快于再生;在谈及其原因时报告认为,(1)人口压力;(2)27%的沙漠化由过度放牧 造成;(3)政府 50 年代的重农轻牧;(4)将现有的稀疏和优良草原开垦为农田;(5)城市 发展加重了对现存草原的压力;(6)群体放牧;(7)对草和饲草作物管理不善等。这诸项 原因事实上都与人的因素有关。中国约有草地面积 400 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草地面积的 13.9%,占我国国土面积 的 41.67%,放牧面积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前苏联。中国的牧区应分为两 大地区,北方“游牧”区和南方“农业”区,从

9、东北平原到青藏高原,从海南山地到黄海 之滨,都有草地分布,其中内蒙古草原是面积最大的温带草原。但由于多种复杂的原 因,对草原只利用不建设,我国草地不仅生产力较低而且有 30%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 的退化中。草原研究长久未引起人们注意,50 年代前全国没有一处草原研究机构,50 年代后,开始在有关农牧院校培养草地科技人才,1964 年中国农科院创办了草原研究 所,之后,四川、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相继创办了草原研究所及草原生态研究所, 有关省区也建立了草地工作站或草原工作队。70 年代末期,中科院分别在内蒙古与青 海建立了两个草地生态定位站,开始从生态系统角度开展草地研究。在这些研究中, 都提到由

10、于人为的因素而导致了诸多的后果。我们不能否认,自然科学这么多年来对 草原生态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成绩,有了很多的科学积累,这些基础也为社会科学的 研究提供了必不可缺的根据。然而人是经由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式来影响草原生态的?其自身的社会结构、文化体系、价值观念与之的关系如何?却很少给予关注。草原资料是中国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据卫星遥感调查技术统计,1995 年与 80 年 代中期的数字相比,退化(不包括轻度退化)草地从 13 亿亩增加到 20 亿亩,10 年中增加 7 亿亩,已构成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之一。草地沙化是个更为严重的问题,草 地每年减少 65-70 万公顷;北方草地退化面积达 90%

11、以上;全国可利用草地每年以 2% 的速度加速退化;2 亿头牲畜因灾死亡。资料显示,在我国草地沙化的原因中,盲目开 垦占 25.4%;过度放牧占 28.3%;过度樵采草地植物占 31.8%。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 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有 8 万平方公里土地将沙漠化。学者们在描述环境变化时,常常无视文化因素。很多学者在谈及关于草原退化的问 题时,常常把此用“公有地悲剧”理论来解释。1968 年,美国经济学家 G哈丁提出 “公有地悲剧”,即“公用权悲剧”概念,地球资源被看作是公共财产,在此它的公共拥 有,实际上不存在任何所有权,而只表现为公用权,所有社会公民都可以随意利用它。 哈丁把这种公共财

12、产比作公有草地,谁都可以在草地上放牧,每一位牧民为了从放牧 中取得更多的好处,按照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总是力图增加畜群的数量,但 是谁也不进行草地建设的投资。这样,随着畜群增加,草原的质量急剧下降,最后草 场完全退化,不能再放牧牛羊。这就是草地公用权的悲剧。3在这里每个人追求自己 最大的个人利益,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人的利益被损害。这一解释, 事实上是纯粹的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的观点,而忽略了草原主体民族对于自身家园 环境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实践。我们的重点并不在于认识文化上的差异如何影响环 境,而在于怎样把对文化因素作用的考虑同环境变化相联系。在复杂多元化的社会中, 不同

13、的群体孕育了各自的环境观,且留下了通过历史传递下来的包括全部生物和非生 物因素以及与自然环境有关的社会表现、态度、构成、行为模式等遗产。下面我们将 会看到在草原生态区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产生出与之相应的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及其文化体系。游牧的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孕育出自身的游牧传统和有 关保护环境的知识。二、蒙古族的游牧传统与环境保护二、蒙古族的游牧传统与环境保护二、蒙古族的游牧传统与环境保护(一)游牧技术的传统在传统游牧社会,畜牧业的生产技术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质量标准。它 是世世代代连续发展的产物,没有明确的体制,技术和社会文化是紧连在一起的。在一般人看来,游牧民

14、族在广袤的上苍赐予的无垠的草地中生活,不存在土地意识。其实 不然,游牧的蒙古族对放牧草地的利用和保护甚为关心。随季节而移动,本质上就是出于对 草地利用的经济上的选择。牧人对放牧地的选择与自然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对所 生活的草原中的草地的形状、性质、草的长势、水利等等具有繁锐的观察力。有经验的老人, 即使在夜间骑马,用鼻子就能嗅到附近的草的种类和土质;对于外地人来说,茫茫的草原千 篇一律,而对牧民来说却认为草原上千差万别,并能清楚地区别各自的特征。又如非洲的马 萨依人,其惟一的收入来源是牲畜,其文化给与他们一种制度,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保持贫瘠 地区的土地不受损害,其做法是在旱季将一部分土地

15、弃置不用,以使放牧地区的土地处于良 好状态。放牧的草地和农田一样,是一种生产资料,通过人的干预将植物生产的各种植物性产品进 一步转化成各类动物性产品。作为放牧地本身也是一种可更新的土地资源。在没有人为干扰 的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基本上是自我维持的,能流规模相对地保持着稳定状态。而放牧制度本身就是人的行为在作用于草地后,在草地上放牧时的基本利用体系。其中规定了家畜对 放牧地利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通盘安排。每一放牧制度包括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使放牧中的家 畜、放牧地、放牧时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放牧制度有两大类型,一为自由放牧,二为划区轮 放。在传统游牧社会,蒙古族对于放牧草地的利用和保护有着一套合理的方式

16、。他们会从水和 草两方面来考虑放牧。从“水”的方面来说,牧场一般限于沿河流湖泊一带的地方,从“草” 的方面来讲,每一块牧场承载的牲畜种类和数量是有限定的。随季节而移动,本质上就是出 于对草地利用的有效的选择,否则他们不会去冒着冬天的严寒和冰雪、早春的凛冽的寒风、 夏日的酷暑和虫害,逐水草而牧。在内蒙古游牧地带牲畜转场是根据气候的变化对牲畜放牧营地(营盘)进行季节性的更换。 由于不同的放牧营地,其自然气候环境、地形和地势、水源等条件的不同,使得牧草的类型 和生长发育状况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使牲畜在全年各个不同 时期都能获得较好的饲草供应,在蒙古族传统游牧活动中,一般每年从春季开始都要进行牲 畜转场。这种转场,在一些气候、植被条件差异较大的地方,一年要进行四次,称为四季营 地;而在一些地势平坦,气候、植被条件差异较小的地方,一年只进行两次,即冬春为一营 地,夏秋为一营地。冬春营地称为冷季草场,夏秋营地称为暖季草场。四季营地以夏、冬季 营地为主,而春、秋营地利用时间较短,属于过渡性营地。两季营地的冷季草场利用时间也 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