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86759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乔家大院》《大染坊》看管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从乔家大院乔家大院 大染坊大染坊看管理看管理圆杰工作室推荐此文,圆杰工作室专注网络策划营销,建站推广圆杰工作室推荐此文,圆杰工作室专注网络策划营销,建站推广再次看完乔家大院后,不禁让我想起多年前的大染坊 。两剧的男主角虽然出身不同、受教育不同,却都在当时的工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一个没有经验、不愿做买卖、一心考取功名的读书人,进入商界后却实现了自己“汇通天下”的理想,成为富可敌国的晋商,这已属传奇;而大染坊中的陈寿亭,一个要饭的出身,大字不识一个的人,面对如林高手却频出奇招,节节胜利, “染出一片蓝蓝的天”,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但这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确有原形,他们的成

2、就也都有案可查,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了。 如果说乔致庸成功是因为他读的书多,但陈寿亭却不识一字;如果说陈寿亭成功是凭他的专业知识,可乔致庸却是商界的门外汉;如果说他们靠的是经济实力,那么乔致庸比不过邱、水、元家,陈寿亭也赶不上孙明祖、林祥荣,更不如日本人藤井。当我们静下心来往深层次思考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宽广的心胸和远大的志向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没有这两点,就是读再多的书,专业知识再丰富,经济实力再强,也想不出高妙的招数和谋略,即使想出来,也用不出来;有了这两点,不识字可以请人读报,不懂专业知识可以聘请行业高手,没有经济实力可以借助别人的实力。这才是当今企业界人士应该深思的问题,也

3、是两剧现实意义所在。 一、心胸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一、心胸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心胸决定经营的质量心胸决定经营的质量 乔致庸千里迢迢冒死贩来茶砖,为了避免因路途损耗致使合作商和消费者吃亏,硬是将每一块茶砖的分量增加一两乃至一两半。陈寿亭把布送给游行学生做横幅,给布店老板和伙计发回扣和奖金,高薪聘请技术工人。等等等等。两人以上这些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影响利润的做法,心胸狭窄的人打死也想不出来,而乔致庸和陈寿亭却非常自然的做出来了。乔致庸把一斤一两的茶砖当一斤卖,损失了一两茶叶,却顺利的开辟了俄罗斯的茶叶市场。陈寿亭送布给游行学生做横幅,实际上是用死的积压产品做活了广告,既宣传了产品又拉近了与消费者的关系,

4、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并打开了青岛市场;他给布店老板和伙计回扣,其实是用很少的投入建起了自己的销售网点。可见两人关注的焦点不是眼前的利润,而是市场的开拓。 经营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经营质量主要体现在企业利润和效益上。经营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的最大增值,办企业就是为了挣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两眼只盯在利润上就一定不能使利润最大化,因为利润来自于市场,靠市场份额来获得,而扩大市场份额,势必增加成本,影响当期利润。如果只顾当期利润,不顾市场份额,利润怎能最大化。只有心胸宽阔,目光长远,舍得眼前利益,抓住了市场这一利润的源泉,才能获得最大利润,企业才能发展,才能做大做强。 目前

5、有些企业却总也转不过这个弯来。有的企业绩效考核时,将利润列为第一考核指标,致使生产上偷工减料、硬拼设备,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设备损耗加速;销售上不是放水养鱼,开拓市场,而是竭泽而渔,多挣一分是一分,造成市场萎缩。有的企业经营者不懂得“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没有满意的客户,就没有满意的收入”这个道理,为了眼前利益,克扣工人工资、奖金,不给工人办理养老保险,致使员工不满,人才流失,劳动生产率上不去,各项成本下不来,何谈利润最大化。这都是因为过于重视利润,而忽视了获得利润的市场,舍本逐末的结果。 心胸决定管理的层次心胸决定管理的层次 乔致庸聘请潘为严作票号大掌柜,承诺只是四年算一次帐,对潘

6、为严如何经营管理都不干涉。后来,乔致庸到票号去时,伙计们还以为它是来谈生意的“相与” 。但是,正因如此,潘为严的才华才得以无拘无束的施展,最终帮助乔致庸圆了汇通天下的梦。陈寿亭买下天津开埠染厂后聘请两个留学生做厂长,与他们倒四六分利,连账房先生都不派。为了在工人中树立厂长的威信,像给工人们涨工资、发福利这些应该以东家的名义办的事,陈寿亭都以厂长的名义做,感动得两位厂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管理的目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老子在道德经里从被管理者对管理者态度的角度,把管理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高层次是“不知有之” 。这里所说

7、的“不知有之” ,不是说被管理者真的就不知道有个管理者,而是说因为管理者管理得非常艺术,使被管理者感觉不到管理的痕迹,特别是感觉不到管理者的“羁绊” ,可以放开手脚干自己的工作。 企业管理只有达到“不知有之”这个层次,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得最大利润。达到这个层次有两条渠道:一是管理者深刻了解被管理者,制定好目标后(有时不制定目标比制定目标效果还好)放手让被管理者干,像乔致庸管理潘为严、陈寿亭管理天津开埠染厂那样;二是企业经过制度管理、机制管理,达到了文化管理的层次,大庆人“四个一样”中的“领导在和不在一样”就是这种境界。企业无论通过哪种渠道来达到管理的最高层次,都要求

8、管理者心胸宽广且心底无私。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达不到最高层次的原因有二:一是管理者心胸狭窄, “用人而疑” ,像潘为严原来的东家和开埠染厂原来的股东那样,自己不懂行,又对懂行的不放心,对被管理者干涉过多。这种情况在企业高管中常见。二是“心底有私” ,故意干涉。这种人从主观愿望上就不愿意让管理达到最高境界,因为那就没人拍他的马屁,给他送礼了。这种情况在企业的中、低层管理者中较多。 解决的办法也有两条:一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向乔致庸和陈寿亭学习,做一个心胸开阔,品德高尚的人。二是坚决不用心胸狭窄,私心严重的管理人员,并且从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机制入手,认真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知道,知识经济时代,智

9、力型劳动者所占比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智力型劳动者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与智力型劳动者和外部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企业管理方式日趋软化,管理者的强制影响力和控制力也日趋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效果,就必须懂得社会文化心理,善于进行文化经营。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整体素质,它以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规范为核心和基础,以企业环境、企业组织机构、企业制度为主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管理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性和行为取向等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管理者通过积极地倡导、示范和实践,创造符合时代特点的、有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并通过企业文化强烈

10、的感召力,来引导员工实行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企业的决大多数员工都能下意识的遵守各项制度、机制时,企业管理就达到最高层次了。 心胸决定是否敢于创新心胸决定是否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企业不断发展、取得成功的动力源泉。现代企业管理者要在纷繁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寻找发展和获利的机会,没有强烈创新意识是不可能成功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中国约有70%的“老字号”企业已寿终正寝,还有一些这样的企业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只有那些勇于创新的“老字号” ,才能获得“新生” ,如:全聚德大搞中西合璧,生产烤鸭汉堡;同仁堂开展符合时代消费主流的营销活动,均使企业得到了

11、快速发展。而同为“中华老字号”的“王麻子剪刀”已于2003年初申请破产。分析“王麻子”身陷困境的直接原因就是,一味死守“老招牌” ,不思进取,产品开发迟缓,技术创新不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创新是企业生命能否延续的关键所在。 不管是经营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需要成本投入,并且要承担一定风险,没有宽广的胸怀和远见卓识就不会,也不敢创新,只能墨守成规,坐以待毙。 乔致庸力排众议,修改多年沿用的店规,准许出徒的伙计顶一厘身股,且身股随着工龄相应递增,这意味着伙计成为小股东,可以分得东家的红利。这一制度的创新,实际上是改变了利润再分配的办法,表面上看自己少得了红利,但换来的

12、却是马旬、高瑞这样一大批人才所创造的更多的利润。 制度就像生产关系,必须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制度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必须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及员工状况的变化及时对制度进行创新或革新,否则老制度就会成为阻碍企业经营发展的绊脚石。制度也是企业管理者手中的指挥棒。判断制度好坏的基本标准就是看它能否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制度既要包含“限制” ,更要包括“鼓励” ;既要能“惩恶” ,更要能“扬善” ;既要告诉员工不能往哪里走,更要告诉员工应该往哪里走。“限制”往往不需要投入,有时可能还会有收入(罚款) ,而“鼓励”就要掏腰包了,总是精神鼓励,时间久了,就会不起作用。目前很多企业的

13、制度,满篇都是“不能” 、 “不可” 、 “不允许” ,指挥棒总是停留在“禁止通行”的位置上,搞得员工这儿也不能走,那儿也不能走,就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原因就是老板太拿金钱当回事儿,不能像乔致庸那样激励员工,怎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要知道,企业利润来源于市场,但是要靠人来获得。 陈寿亭除了技术创新外,最精彩的创新还是体现在他对经营计谋的运用上。应该说,新计谋的创新是非常难的,因为前人创造的太多。不仅是陈寿亭,就是海湾战争中美军所用的招数,也都能从孙子兵法或三国演义中找到影子。但每一个计谋的成功运用,却都是一次创新,因为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孙明祖想得到陈寿亭染布的配方用的是

14、“美人计” ,陈寿亭“将计就计”取得了胜利(自主知识产权是多么重要) 。陈寿亭“调虎离山”让卢家驹培孙明祖去崂山游玩,同时用“欲擒故纵”之计以极低的价格买下藤井一船布,又将“欲擒故纵”和孙膑斗庞涓的“减灶法”巧妙组合,加价卖给了三国不离手的赵东俊。这些计谋并不新鲜,关键是怎样巧妙的、成功地用出来。陈寿亭如果心胸狭窄,只看眼前利益,就不可能把染布的方子给孙明祖,还派去一个能干的伙计,更不可能在得手后亲自帮孙明祖把掉色的布往回染,以减少孙明祖的损失,让孙明祖心服口服。这套计谋的“组合拳”没有宽广的心胸是打不出来的。三国时的周瑜计谋不在孔明之下,却被孔明气死,其实就是输在心胸上。现在很多企业老板都在

15、学孙子兵法 、学三国演义以求在激烈的商战中取得胜利,这是应该的。但同时更应该加强个人修养,开阔自己的心胸,否则,再好的计谋也用不出来。 心胸决定合作能否成功心胸决定合作能否成功 在当今的中国市场上,很多企业老板的软肋就是不会合作,不善于合作。像乔家大院中的崔明十那样,在竞争中给对手出难题、 “射暗箭” 、 “使绊子”的人屡见不鲜。 “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就成了一条虫。 ”这是一句让每个中国人听起来都颇感无奈的话。有人说:商场如战场,商场上竞争对手间的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但是乔致庸在与邱家争做高粱霸盘的商战中打败邱家后,采纳了孙茂才的建议,并没有将邱家置于死地,而是大度的回收了部

16、分高粱,给了邱家一条生路,因此,后来乔致庸为朝廷筹措粮草急需资金时,邱老东家主动拿来大笔银子,而且不要任何抵押,解了乔致庸燃眉之急。陈寿亭也是这样,他在同孙明祖、林祥荣的商战中本来都能将他们斩草除根,但在关键时刻又放他们一马,把对手变成了朋友和合作者。 其实,商场和战场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战争的目的是要消灭敌人,所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双赢;商战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如果你心胸狭窄,总把对手置于死地,就没有人敢和你做买卖,你也不会获得利润。即使你垄断了整个行业,你的企业离破产也就不远了,因为有对手在你身边,你会时时保持高度警惕,经常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想尽一切办法把各种成本降得比对手还低;没有对手的企业,就像没有狼群的鹿群,不用担心,不用奔跑,更懒得思考,渐渐地, “肥胖病” 、 “脑心血管病”自然就找上门来。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因此,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学会尊重对手。 对一个产业和企业家而言,最具危机的,不是看到对手的日益强盛,而是目睹对手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这预示着一个产业正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