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幼儿打造“精神乐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8594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农村幼儿打造“精神乐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为农村幼儿打造“精神乐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为农村幼儿打造“精神乐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农村幼儿打造“精神乐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农村幼儿打造“精神乐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农村幼儿打造为农村幼儿打造“精神乐园精神乐园”幼儿园应是幼儿的家园、乐园、花园。 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 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 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在幼 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当前许多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地方经 济、文化、地理位置等情况的约束,根本无法给幼儿提供优质的物质环境。因 此,给幼儿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 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工作是美的事业、是爱的事业,一所幼 儿园能否成为幼儿

2、真正的乐园,精神环境是关键,而创造优质的精神环境,关 键又在幼儿教师。 那么,身为农村幼儿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为幼儿创设宽松、安全、融洽、 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精神乐园”中茁壮成长呢?一、用激励性语言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一、用激励性语言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很容易随心所欲。如果刻意的去压 制他们的兴趣或是表现欲望,会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渐渐失去原来的喜 欢和兴趣。尽管他们有时会因自制力差而“不守纪律” ,作为教师应该换个角度, 把握不同幼儿的兴趣特点,利用激励性语言,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 乐乐是我们班的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特别喜

3、欢跳舞。一天,在音乐课 上,小朋友们都随老师的伴奏在原位上唱歌跳舞。由于座位空间太小,乐乐竟 然跑到最前面高兴地跳了起来。其他的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和她一样跑到前面, 挤成一团。配班老师让他们回原位上跳,大部分小朋友上位了,乐乐却仍然站 在前面,不肯上位。配班老师把她拉到位子上,并对她说:“乐乐,要听老师 的话,不要跑到前面去。 ”她点点头。可没过一会儿,乐乐高兴的跳着,跳着, 又到前面来了。这时,我停下了音乐,对全班小朋友说:“乐乐跳得真好!但 如果大家都到前面来了,挤在一起就不好跳舞了,是吗?”孩子们齐声说: “是的!”我又看了看乐乐,对她说:“乐乐跳得可好了,我们请她到前面表 演给小朋友们

4、看看!”乐乐兴高采烈地走上前边唱边跳。就这样,一句激励性 语言,把乐乐从原先的不能自制中转变成积极的参与活动。 当然,真正能触动孩子并激励孩子不断进步,改掉自制力较差的毛病的激 励性言语行为是应该融入教师的真情的。既无情感的流露,也无教师发自内心 对幼儿的爱的表述,激励就没有了感染力。二、让游戏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二、让游戏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 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 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 得到更快地发展。维果茨基也指出,游戏创

5、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 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游戏好比是放大 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肓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 儿进行指导,让游戏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 首先,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它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教师可能认为游戏是幼儿自 己玩的,只要不出问题,教师就可以不管,根本没有观察的意识。有些教师知 道要通过观察来指导幼儿游戏,但对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么样观察还不 太清楚,出现了想观察而不会观察的现象。其实,我们只要反复地去尝试,在 幼儿每次游戏时都进行认真地观察,并

6、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从中去分析 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情况,去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 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制订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真正 地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得更多的知识。 其次,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 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 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 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 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 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

7、的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 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 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 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 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 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迅速将 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 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三、与孩子共同思考奇妙世界。三、与孩子共同思考奇妙世界。好奇是幼儿的天性,他们面对周围的世界总是

8、充满好奇。波兰伟大的天文 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 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 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作为幼儿教师,要保持和幼儿一样,有一颗好奇的心,与他们共同经历寻 找和发现的喜悦。美国儿童哲学的专家 G马修斯曾这样说过:“如果一个人没 有同孩子一起谈过哲学的话,他就错过了一份生活中最美的礼物。 ” 。跟幼儿谈 哲学,听上去就有点玄而又玄。其实这里的所谓哲学,就是要你在面对幼儿的 一些千奇百怪的

9、问题时,停止老生常谈,因为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幼儿答案 是 A 还是 B,而是和他们一同去经历寻找和发现的乐趣,因为幼儿是天生的思 想家。如果你曾经尝试着与幼儿共同思考世界,你会从他们身上获得令你吃惊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老师要与幼儿之间消除差距,如果双方都平等的提 出问题,无拘无束的想象,互相给予启发,一定都会获得莫大的乐趣;而且这 样的谈话可以使幼儿对自己的思考充满信心,具有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的倾 信权威,最重要的是,幼儿可以在这种哲学似的谈话和思考活动中学习到很多: 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学会倾听,学会追 问,学会提出反对意见和接受别人

10、的反对意见等等。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 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通过活动培养幼 儿的自信心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活动可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幼儿的活动, 关心幼儿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幼儿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 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 起幼儿的兴趣,使每个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幼儿自 信心的肥沃土地。 活动可让幼儿在挑战中认识自我。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

11、幼 儿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因此,根据现代幼儿的发展 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幼儿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 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战胜一次挑战,幼儿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 功中,幼儿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活动可让幼儿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幼儿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幼儿 要区别对待。比如大班幼儿从高处往下跳,如果以 100 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 较弱的幼儿,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同时安排 100 厘 米、80 厘米、60 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 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

12、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 活动可让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在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幼 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器具展示在幼儿面前时,教师应让幼儿自己想出 玩的办法,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 “除了这 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 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作为幼儿的大朋友、大伙伴的我们, 就必须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解读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 也就是走进他们的心灵。知道幼儿的“一百种语言” ,然后才能欣赏幼儿,成为 他们快乐、健康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