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82534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期中复习提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By:VANC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 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 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

2、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 近代。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

3、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 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4、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 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五、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1. “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2.定义:从汉武帝时期起,酿酒、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 政府垄断。由工官负责生产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点: 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

4、顶峰; 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缚。 六、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 青铜器铸造 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司母戊鼎 冶炼生铁和钢 发明于春秋时期 春秋块炼钢;杜诗(东汉)发明水排,提高了生产效率 南北朝灌钢法 16 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燃 料 煤 冶 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 纺织: 丝织上古 学会养蚕缫丝 世界最早 西周 丝织工艺

5、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汉代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唐代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明清 鼎盛时期 苏州、杭州 棉织宋末元初 棉花向内地传播,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 地区 元 代 黄道婆 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元 明 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 后 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一些地区出现了具有 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制瓷: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晚期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烧制出白瓷 隋唐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 唐三彩(陶) 唐代

6、 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 ,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又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 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七、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2、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 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3、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 定小农经济起到

7、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八、有关市的发展: (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 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 成都。 (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夜市繁盛 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 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 也较完备;(6) 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九、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1先秦:商业城市开始兴起 2汉代:长安和“五都”(洛阳

8、、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 中心形成 3唐朝:长安、洛阳、广陵(即后来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 4宋代:汴京(开封) 5明清: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商帮的出现 (晋商、徽商势力最强) 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 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 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十一、简述古代中国执行“重农抑商”政

9、策的基本史实,分析这一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原 因。 史实: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 并“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算缗” 、 “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 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 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原因:中国古代社

10、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 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十二、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 方面的考虑。 2、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 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3、“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

11、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 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从根本上说, “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十三、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如何评价“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海禁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 为“海禁” 。 原因: 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 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 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

12、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 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原因:(1)必要性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对黄金的 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 现黄金梦。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当时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 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宗教原因:15 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基督教;

13、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 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制造出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已在海船上使用;武器装备得到改善; 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实力。 过程:(1)1488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行,抵达非洲南端的好 望角 (2)1492 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二、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并且 与美洲有

14、了联系,形成不同区域性的市场; 2、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扩大,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 3、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 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步。 三、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 (1)荷兰殖民扩张 背景: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嬴得独立 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 段。 过程: 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

15、等地; 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非洲,17 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 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 17 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殖民帝国, 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 世纪下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了荷兰的 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 (2) 英国的殖民扩张: 原因:A 物质基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非常发达,是在海外殖民活动中取胜的主要原因。 B 根本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取胜的根本

16、原因。 C 武力后盾:建立了欧洲一支最强大的海军。 D 意识形态:宗教改革后,英国清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意识的 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过程: 16 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 一般性海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 1588 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 16521674 年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 朗殖民地 18 世纪,英法发生多次战争,在最后的与法国的七年战争中,1763 年英国打败法 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四、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