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训练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79892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记叙文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记叙文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记叙文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记叙文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记叙文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记叙文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记叙文训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 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 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 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 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 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

2、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 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 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 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 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 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 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

3、棵梧桐,以求女 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 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 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 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 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 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 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

4、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2 分)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 2.(2 分)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 波的燕子”? 3.(2 分)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 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4.(3 分)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3 分)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文章这样结尾有何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 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

5、做嫁妆。 2.燕子每年都要迁徙一次,“我”家的梧桐树成了它们归来的家;“我”长年 奔波在外,故乡的家是“我”能够停歇的地方。3.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梧桐树花期之迟,令人难以察 觉。 4.写出了燕子迁徙归来后在梧桐树上兴奋和鸣的情景。表达作者对这些活泼燕 子的喜爱之情。 5.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作者运用想象,再加上深情的询问,表达了对燕子 的关切,也含蓄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事也起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二、孤独的普希金二、孤独的普希金(16(16 分分) )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 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

6、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 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A】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 漾。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地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 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塑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来,绝不会 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 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 酒吧间捧几只时令水果或高脚酒杯当晚,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 月底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 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

7、里来。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 普希金的头顶。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那一年我 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 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B】那诗句便也如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 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普希金只属于我们。第二天白天,我到这里,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铜像 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 尊毁于我们自己

8、的手中。莫斯科的普希金青铜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 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 的故事书?据说连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对他表示敬意,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 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 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我为遇 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他的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机正在算帐,很投入。 他的额头渗了细细的汗珠。普希金像的正面,石座底部刻有的“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

9、,偏偏“金”字被 黄粉笔涂满。莫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吗?我静静地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我望 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0、通读全文,请摘抄出一句可以表现普希金铜像“孤独”的句子。(2 分)11、作者多次拜访普希金铜像,是出于对他的诗歌有特殊感情。划线【A】和【B】就 是作者对普希金诗歌的评价,请选择其中一句,从语言角度做简要分析。(4 分)12、请从第、小节来看,大多人对普希金铜像“冷漠得很”,那么他们热衷什么 呢?(4 分)13、作者在第小节中提到在莫斯科普希金故居的见闻,有什么作用?(3 分)14、文章结尾处“我静静地

10、坐在普希金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根据你的理 解,并结合现实生活,请说说为什么作者“什么话也说不出来”。(3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0、“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或者“月 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或者“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等。 (选择句子要突出“孤独”之意,2 分)11、【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把被普希金诗歌感动的心灵比作荡漾的春水(1 分),形象(1 分)地表现出普希金诗歌给人带来的美好的感触(1 分)。【B】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1 分),把诗歌给人的心灵感触比作雨珠给人的湿润 触觉(1 分),生动形

11、象地(1 分)表现了普希金诗歌感人魅力(1 分)。12、大多上海人热衷于享乐(2 分),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2 分)。13、用普希金故居 “摆满鲜花”、众人拜谒的现象,和上下文上海人的表现做对比(1 分),突出人们对于普希金的冷漠。(2 分)14、围绕“作者感慨人们对于普希金缺乏敬意,远离精神食粮而醉心于拜金享乐主义” 来说即可得分。(3 分)三、书趣三、书趣大二时我很欣赏一位老师说的一句话:“夜雨孤灯乱翻书。”夜,不是黄昏,不是华灯初上,而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这时白天的喧嚣已经退去, 而因为安静,因为清冷,人的思绪便格外纵横开阖,情感的神经末稍也格外丰富而敏感。 虽说心远地自偏,然而若在人

12、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对于我们这些定力不够的 年轻人来说,恐怕是有些为难的。而又有雨。我一直怀疑许多人的灵性是不是都是雨滋养出来的。余光中的听听那冷 雨虽然不为高见识的长者所推崇,可是我个人以为,一篇“粗头乱服,不掩国色”的文 章当然很好,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至少我在读着的时候,便觉得有 几丝凉沁沁的细雨落到发梢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因为有了雨声沙沙,外边便好像更加安静了。静得让人可以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再是孤灯。可以想见古人的“夜阑犹剪灯花弄”。一灯如豆,照彻千年来无眠的人。孤灯下,似乎总会

13、伴着想象里红袖添香的故事。美丽的狐女,也是那些违心寒窗苦读 的多情才子们想出来的。然而终不能实现,孤灯衬着孤人,益见其孤。最妙的是乱。我以为,书的乐趣实在不能说是在“汗牛充栋”或“读书破万卷”里。这样太过于注 重数目或太注重效率,会坏了读书的美感。书趣,只在“乱”。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我便尤 爱这“杂”“乱”二字。美的极致在于随性。书也是,不妨随地扔着几本。想起来了,拿起来翻翻,读了一句, 觉得不错,就品一品。说不定竟品出会心一笑来了。看得有点闷了,便换一本,或是干脆 闲置不看。这和你要坚持的爱情不同,大可放宽心些。如是,在风疏雨细的夜里,亮一灯,昏

14、黄的光线染得雨丝也微亮。握一卷在手,时而 定定地凝神细看,时而望着窗外发发呆,时而低头,淡淡一笑,这时的心境,便是“此中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16.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所描述的“夜雨孤灯乱翻书”的情景。(3 分)(不超过 80 字)。17.这篇散文中,作者说年轻人无法“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又说 “书趣,只在乱”,请根据文意,写出“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意与“乱”字的含意。 (4 分)答:(1)“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意为:_ _ _(2)“乱”字的含意为:_ _18.联系语境,说说本文第三段中“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这句话 针对什么说的,实际上暗含了作者什

15、么看法?(4 分)答:(1)针对_ _说的。(2)暗含_ _19.作者认为“书的乐趣实在不能说是在汗牛充栋或读书破万卷里。”并认为 “书趣,只在乱。”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看法。 (5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6.在风疏雨细的深夜,亮一灯。握一卷在手,时而定定地凝神细看,时而发发呆,时 而低头,淡淡一笑。看得有点闷了,便换一本,或是干脆闲置不看。(用文中的语句写出 “疏风”、“细雨”、“深夜”、“孤灯”、“随性”等要点即可)17.(1)嘈杂的环境(2)随性或随意18.(1)针对高见识的长者所推崇的美在自然的观点而说的。(或,针对高见识的长者对 “粗头乱服,不掩国

16、色”的文章的推崇而说的)(2)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一篇雕琢得 有美感的散文。19.阅读的心境应是随意的,心清气朗,安宁平静,最好有几本简单朴素又味道精雅的 好书,还有台灯柔和灯光如水的夜晚。然而生活的芜杂,学习的压力,我们却常常没有阅 读的心境,太过于注重数目或太注重效率,往往觉得很累,是一种负担,便坏了读书的美 感,让夜变得不够安宁纯净,让空间失去阅读的朴素的光辉。所以我认为书趣,只在乱。四、荷四、荷赵文美赵文美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 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 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着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