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7936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提升物理课教学效果策略 新课标从“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那么,如何实现物理学科的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进行教学尝试和改革,总结出“五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成功做法。一、要营造民主信任的学习氛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的呼吸。为保证学生学习取得实效,教师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民主信任的学习氛围。1、师生关系由“权威服从”到“民主和谐”。在学习中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双方应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教师应学会控制和支配自己

2、的情感需要,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情绪感受,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多一些理解、鼓励,把学生当作朋友,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学生从教师给予他们的关爱中,还能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感受到真诚与学习的价值,从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品格。2、评价功能由“选拔甄别”到“激励赏识”。教师作为评价过程的主导者,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淡化考试竞争和分数意识,树立全面衡量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观,建立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式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激励,要坚持激励赏识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

3、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正被关注,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要抓好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一个好教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完整、不可复制的,教学的生命力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三、要善于授人以渔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培养良好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物理素养的全过程。人人皆知:“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学会求知。 “授人以渔”这是我国传统教学思

4、想的精华,应当发挥光大。四、要紧扣课程标准,注重实用性教师设计的课堂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含金量”要高,要紧扣课程标准。其次,要难度适中。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处于最近发展区内,是以学生认知基础为前提,是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学科,要始终把握“学以致用”,要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例如:根据杠杆原理,自制“秤”。再如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飞船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根据你从电视上观察它的起飞和运行过程,列举出与此次事件相关的两个不同的物理知识。航天员穿的宇航服作用很多,请你指出两点。这是一道从物理知识到社会生活的习题学生不仅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知道这些知识在科技方面的应用

5、,提高了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五、要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紧密结合新课标都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若能合理的结合运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产思考”。因此要想使学习行之有效,在学习之前必须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去写。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又可以弥补学生自主学习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例如:给你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你能探究哪些电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在充分交流后,又可大大拓宽知识面和思维空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如果个体经过独立探究不足以解决问题,就需要向集体内的成员学习,交流讨论,互相启发,直至“死结”解开、问题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桑创造条件让学生共同学习、交流讨论,在探究中解决问题。物理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课标的要求极大的冲击着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努力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合到教学中,使教学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做一名新课改的探索者、实践者、研究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