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77809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中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化化学学教教学学中中 “学学会会思思考考 探探究究式式 ”课课堂堂教教学学模模式式的的探探索索与与实实践践海盐高级中学 王黎平 摘要摘要 本文汲取了传统的“启发式”、 “问题教学”、 “研究式”等教学模式的经验,以“问题教学”为基础,以“学会思考”为抓手,最终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探究、如何建立知识模型,最终创新知识,并养成良好的、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关键词关键词 问题教学,思考,探究,教学模式,创新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世纪更替之时,也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巨大变化之时,从提倡“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到“减负”直至“3+X” “3+X 综合”高考模式

2、的改革,无不折射出人们对已有的教学现状的清醒认识和对二十一世纪教学新模式的追求和渴望。从一个人口大国到一个科技弱国,从无数次与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无缘,从我们的发展,人们该考虑一下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培养造就下一代?”“我们的学生能力可持续发展空间有多大?”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在我们把多少学生送进了大学、重点大学。记得有一位教授说得好:“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应该看 20 年、30 年后有多少人才,有多少学生成为两院院士,有多少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 ”让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些。而事实上,在日趋激烈的升学压力下,在教师急功近利的驱使下,许多基层学校的教师仍在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讲大量的练习

3、讲评再练习”的“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 。教师舍不得,也放心不下放开学生的手,就差代替学生了,而学生也心安理得或是不得不重复大量机械性的操作或是原封不动把教师的讲课吞下去,根本没有时间也懒得去思考问题,只是知道拿来、拿来,一味地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思维,没有自己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只能是墨守成规,永远落后于别人。有一则不是笑话的笑话,许多参加高考的考生走出考场后感慨道:“做1000 题还不如做一题。 ”真让人心情沉重,我们再也不能把年青学子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在那些无意义的、机械的、重复的“题海”中,多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习惯,多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运

4、用知识的能力,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许多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到现在可以说是年逾古稀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他们中的许多仍活跃在科学的最前沿,2他们何以能适合现在的新知识呢?为什么有的人能拿诺贝尔奖,有的人都一生碌碌无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具有独到的思考能力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而这一些应该在中学阶段就该培养和养成了。“学会思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在教师引导下或独自去发现问题,思考并探究问题的本身,建立知识模型,最终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摒弃那些过多、过滥、过偏的操练。二、二、 “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探究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由来。教学模式的由来。“学

5、会思考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将我们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 “研究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对三者取长补短,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笔者对前三种教学模式分别作了分析对比,见表:“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研究式”教学师生 关系教师“启” ,带动学生“发” 。师生互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学 流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提出问题处理问题 反馈修正提炼储存提出问题探求结论归纳 总结巩固应用优点把教师讲授转化为精心引导, 把学生被动接受化为主动探 索,知识学得扎实,知识系 统强。通过学生自己钻研获取 知识,增添了学生兴趣,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6、,有效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 识,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 较快形成能力。存在 问题1、偏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 培养。 2、对学生“发”往往只停留 在表面。 3、有时“启”而不“发” ,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往往不能总览知识 全貌,有时问题可能偏 或钻牛角尖或缺乏对问 题的把握能力。缺乏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学生应用结论的能力不强。“学会思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如下:激 思解疑(发现原理)培养习惯学生知识能力 展示知识模型 提出问题 独立研究 重点讨论 师生剖析 总结知识模型 巩固应用类比归纳课 前课堂课后上述结构中,设疑是基础,思考是关键,目标是建立知识模型,解决新问题,重

7、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努力探索。该教学模式把化学中实验教学的精髓,即感性理性实践,用于一般知识的探索求证。2.1 它汲取了“启发”教学的教师引导,增加了学生的探索。2.2 它汲取了“问题”教学的激题、设疑、解题,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3它能运用解题所取得的成果。2.3 它汲取了“研究式”教学的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而且增加了知识的完整性,把知识上升到经验、理论层次,能举一反三。三、三、 “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探究性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原则3.1 该教法注重在知识系统大背景下对个体知识的研究,通过知识系统,理解个体知识,掌握知识原理,建立知识模型。通过个体知识的探究,

8、完善知识系统,最终达到让知识融会贯通,思考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3.2 在教师“启”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而达到“发” ,去获得知识和发展智能,继承和发展了“发”的含意,既不是一般的、培养思维能力效益不同的简单回答,也不是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而是有一定深度的系统的研究活动。3.3 研究不是一般化的解答问题,而是根据教育的目标、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难点,围绕要解决问题的主线索、知识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供研究的问题力求少、精、活,符合实际,反对多、杂、死,脱离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未知有疑”转而“渐渐有疑” 、

9、 “节节是疑” ,经过学习思考,达到“疑渐渐释”以至“都无所疑”的境界。3.4 重视学习中的知识迁移作用,力求提高学生能“举一隅” “反三隅” 、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5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才能实践此教法。例:如何设疑、激疑,问题的选择与组合,如何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怎样来引导学生探究、掌握知识模型,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怎样在课前充分准备以备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四、具体实施四、具体实施4.1 “问题教学”是实施本教学模式的基础。问题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是不断推动科学研究的动力。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虽经过十多年的学习,掌握了不少知识,但这些

10、知识却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要,而且现代科学的发展又是日新月异,所以人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是否会读书、是否善于获取知识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还要善于应用知识去解答问题。灵活运用“问题教学”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同时4又能够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活动与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思考,养成思考习惯,培养起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等创造思维的品质。4.1.1 教师要会向学生提问题。 教师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每一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的兴奋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最多也只有30 分钟,而其他 15 分钟学生往往会走神。教师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时时

11、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问,笔者认为可分二种:一种是在学生的原有认知范围内提出问题,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检测,让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再现、记忆来解决问题。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等,是必要的,但这是一种低水平的问答。而另一种是对原有知识的一种重新组合或适度超越学生原有的知识,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问题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的,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即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愤悱”心理状态。如盐类水解中为什么 Na2CO3盐类是呈碱性?为什么 HNO3、H3PO4同样非金属显+5 价而氧化性差距甚大?为什么稀浓2SO

12、4氧化性不同?为什么 C2H2,C2H4通过同浓度的 KMnO4(H+)褪色的时间不一样,与其结构有无关系等。此类问题,学生在原有的认知背景下,知是知道一点的,但不知该往何种方向去回答,兴趣极高。 教师要善于掌握运用多种提问类型,把握提问的着眼点。化学课的类型众多,知识点锁碎,不同类型的课,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目的,教师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提问类型,把握提问的着眼点: 问题类型问题设问的着眼点复习巩固问题重点知识和学生的薄弱环节上搭桥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对比问题易混知识的异同点上应用性问题知识的类化迁移实际运用上归纳性问题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上启发性问题知识的难点、关键和特点上推进性问题

13、难点分散的要点上实践性问题方法原理,注意事项,现象本质与结论的因果关系 上 计算问题原理应用,分析思想,程序规范上5分析性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强调记忆问题双基知识内容及记忆方法上训练性问题需要熟记和易于出错的知识上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中提问。学习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总之,提出问题并非为了纯粹的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所在。学生在若干年后,可以忘了知识,但思维技能是不会遗忘的,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笔者要求学生能做

14、到“思维过程明快、清晰;思维方式普通不行,找特殊;思维途径顺的不行,反过来考虑” 。例如:在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教学中这三种物质的一卤代物同学只要根据对称法则即可回答,教师提问,那么二卤代呢?通过分析后学生得知二卤代是建立在一卤代的基础上,一卤代的多少决定着二卤代的起始排列位置的多少,而此时说明,这里的二卤代与其他饱和烃的二卤代不同。虽然方法相似,都应用对称法则,但这里的二卤代不能集中于一个碳上,而其它如 2 个羟基的情况又不同,让学生在掌握一般的同时,思维能更发散,最后也可提出:若是-X,-Y 又是怎样呢?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着。又如在化学实验的分离提纯中,一般的方法有物理方法、转化法、彻底除去

15、法等,那么 FeCl3(NaCl)、苯酚(苯) ,学生一瞧,很明显,单纯想到要除去杂质的方法不行。学生马上想到把 FeCl3Fe(OH)3过滤HCl,从另一个角度来提纯,同样后一个题目也这样,顺着来不行,可以反着来,一般的不行,可以搞特殊。 要注意及时反馈,巩固解题成果。教师要根据提问时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或思维方式是否恰好,来重新组织新一轮的提问。在这里,我认为教师可不拘小节,不必按备课时的设计,刻板完成教学任务,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再作安排,直至同学弄懂、领会了为止。对于同学感兴趣的,问题的本身又是有价值,6笔者认为在适当的情况下花更多的时间,因为这就是知识的发现

16、过程,这就是思维的形成过程,但教师要把握方向,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思维灵活性。再则,教师也要告诫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作反馈、反思,这就是接下去要讲的。4.1.2 要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课堂教学中最难的,原因有二:其一学生不适应,学生好象是天生只配回答别人的问题,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试卷上的问题,没有自己提问的习惯。也有的学生根本不会提问题;其二,教师的心理作怪,传统的老师只注意自己对教学问题的研究,把握好一堂的教学时间,放不开学生的手,只怕那一个方面自己没讲到,而无意注意学生的反应。而知识终究是要让学生掌握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会提问题,何谈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不出问题的学生肯定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将来也成不了人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呢,笔者认为: 教师要建立学生提问的情境。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时间,有的教师一节课排得满满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无时间提,更何况学生总是在考虑教师的问题,无暇顾及自己。笔者看来,一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