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7048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成教医学课程设立难题及策略 作者:吴茂华 单位:温州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如何对临床医学专升本现有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培养出为基层需要的合格的全科医生,是一个急迫的任务。笔者所在单位自 1993 年开展临床医学专升本教育,在课程设置的构建与改革上不断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在多年工作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紧密结合新医改背景,对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1 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从温州医学院 2008、2009 级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中随机抽取 352 位作为调查对象。方法对温州医学院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现行课程设置

2、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为三个部分:学员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工作时间、职称、学习目的等;当前开设的每一门课程是否需要开设,学时数安排是否合理,以及是否需要增设选修课等;是否希望开设一些临床、社区预防保健方面的课程以及开课的方式。2 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352 份,收回有效问卷 338 份,回收率为 96%。其中,2008 级 152 份,2009 级 186 份。学员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中男 215 例,女 123 例,平均年龄岁。其中%的学员来自县级医院和社区、乡镇卫生院;有%的学员是应届毕业生,%的学员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年以上;约 15%的学员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学员认

3、为自己参加专升本学习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完善医学基础理论,提升临床诊断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课程设置状况课程设置合理性:对当前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及开课顺序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1。表 1反映出,2/3 以上学员认为学院现有课程设置比较合理,所开设的课程内容丰富,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设置全面,课程开设顺序合理。但也存在部分问题,近一半的学员认为基础课程由于在专科阶段已经学习过,在专升本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其开设的课时数。为了缓解学员工学的矛盾,部分课程可以设置为考查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多开设讲座等形式的课程。实验课和见习课的需求情况:对教学计划中是否需要安排

4、实验课和见习课进行统计分析见表 2。表 2 中%的学员认为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实验课和见习课。希望增设的课程:根据调查的统计结果,将一些课程分别归入“增设”和“不增设”两类,见表 3。从表 3 可知,有 50%以上学员认为可以不增设人体解剖学 、 医学遗传学 、 流行病学 、 传染病学和眼耳鼻咽喉科学 ;同时,3/4 以上学员认为可以增设医学信息检索 、 医患沟通学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伦理学 、 医事法 、 临床营养学 、 急诊医学 、 社区预防 、 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课程。而在开课形式选择上,多数学员认为急诊医学 、 社区预防应采取面授形式,其他课程多数选择采用选修课或者网络授课形式

5、。3 新医改背景下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课程设置的改革对策以专升本学员发展为中心,根据学员需要增减课程一方面,务必坚持“以专升本学员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学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增设学员所希望的课程,补充和完善学员的医学知识,切实提高学员的临床医疗水平。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学员大多数工作在基层医疗单位,接触醉酒、工伤等突发事件的门诊病例比较多,在第一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诊断并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需要医务工作者能够掌握足够扎实的社区急诊等方面的知识。从表 3 可以看出,55%的学员认为专升本的面授过程应增设急诊医学 ;66%的学员认为可以开设医事法选修课。另一方面,成教临床医学专升本学员已具备专科水平的医学

6、专业知识教育基础,对于学员在专科阶段已经学过的基础课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其开设的课时数,同时为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部分课程可以设置为考查、选修课、讲座等形式。以培养全科医生为目标,提高全科医学知识的比重事实证明,要解决基础医疗人才队伍紧缺问题,关键在于培养“留得住、上得去”的全科医生。新医改提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即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以乡镇、社区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要求。临床医学专升本学员立足社区,在专升本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大全科医学知识的融入不仅能满足学员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还能培养出合格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临床医师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全科医

7、生需要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群或者家庭为对象,因此可以增设社会医学 、 家庭伦理学和卫生法学等相关课程。此外,还要重视全科医学的理论方法和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处理技巧,增设社区营养与保健 、社区急救 、社区康复医学 、 社区预防医学 、 老年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加强人文社科教育,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医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全科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计划中,要适当安排人文社会学科教育内容,根据专升本学员的特点,以面授、网络课堂、讲座等形式开设医学心理学 、 医患沟通学 、 医学伦

8、理学和医事法等课程,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科学的相互渗透,帮助学员树立起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提高学员临床技能医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直接影响其毕业后在岗位中对患者作出正确的病史采集、进行全面的体格和精神状态检查,最终作出正确的诊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医学生的临床技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实践教学是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调查中发现,临床医学专升本学员在中专或专科阶段的教育中,实验课以及操作技能训练不够扎实,工作后大部分学员又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他们接触的疾病类型少而简单,部分学员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应届专科毕业生,临床操作技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因此有必要通过在专升本的学习阶段中到地市级教学医院加强疾病诊治、病例分析、先进医疗设备的操作技能训练。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实提升学员的业务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