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6857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漂的种类及制作,钓鱼的各种方法和种类(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漂的自身标点 一支用于手竿的浮漂,不论品质、形状如何都具有自身的 5 处标点。 (当然一支出色的浮漂, 这 5 处标点具有更深的含义。 )1、重心点:浮漂有重心点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具体到手中浮漂的重心点在何处却是知者甚 少。这并不是因为重心点难以寻找,而是人们总是忽略了它的作用而不去寻找。一支竖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渐减去配重后,浮漂会因水的浮力逐渐向上升起,当上升到某 一位置时浮漂将出现倾斜的趋势,这时漂身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浮漂的重心点。我们应该 选用重心点偏上的浮漂,这种浮漂传递信号更准确,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抗风力强。2、主浮力点:当今用于手竿的浮漂一般都由两段组成,一段是较粗的主浮体(从漂头

2、算起) ,一段是当做视漂的较细的副浮体。而主浮力点就在这两种浮体的分界线上,它标志着浮 漂的设计浮力中主浮体的最大浮力,同时也预示着浮漂从此点再往下沉,副浮体将产生浮 力,并进入水底层反应下降过程中鱼就饵信息的预警范围。3、全浮力点(零点):浮漂入水后,其设计浮力的最大值,表现为浮漂直立水中,且漂尾 端点刚好与水面平齐。我把此时这一点称作该浮漂的全浮力点或剩余浮力零点。4、剩余设计浮力(剩余浮力):那么什么叫剩余浮力呢?我们钓鱼,通常虽使浮漂露出水 面一部分,以利于观察鱼就饵的情况。因此时水下部分的绝对浮力没能达到整又浮漂的全 部设计浮力,因而我称这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为浮漂的剩余设计浮力或简称剩

3、余浮力。减去 相同的配重,不同浮漂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剩余浮力,而剩余浮力则正是体现浮漂价值的关 键所在。5、平衡点:当浮漂配置后竖直在水中静止不动时,漂身与水面的相交点就是平衡点。平衡 点的位置随时都会因配重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平衡关系属于牛顿第三定律中二力平衡现象, 此时的重力等于浮力。谈到浮漂的自身标点就必然涉及到浮漂的“归零点”。这个随“台钓”而来的说法,在钓界曾 引起不少的争议,至今众说纷纭,观点无法统一。这种所谓浮漂“归零点”是指:“浮漂顺水 中配重后依次等量减去配重,浮漂会等量上升,当上升至某一段位时会出现升量大于减量 的现象,过此段位后又恢复等量上升。 ”。这种观点听起来就像个神话,

4、是绝对违反科学道 理的一种错误观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知道“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 液体的重量。 ”浮漂能部分浸入水中竖直并处于静止状态,除浮漂自身的重力作用之外是水中线组的重力 所致。一定的重力,必然导致浮漂的一定体积浸入水中,排开相同体积的水并产生相同的 浮力。反过来说,当水中线组的重力被减少一定的量,必然导致浮漂从水中升出一定量的 体积。浮漂因重力竖直漂浮的水中并处于静止状态时,浮漂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浮 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当水中线组的重力改变,平衡被破坏,浮漂会相应地升降, 然后再静止仍处于平衡状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浮漂在水中的动

5、与静,是一种平衡和再平衡现象。浮漂在水 中的升降是一种量的变化表现,配重的等量变化只能导致浮漂的等量升降。而水的浮力和 压力对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 降而逐渐减小或者增大,绝不会在某水层时有突然的变化。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浮漂不存在 “归零点”。有的钓友说他们测量过“归零点”,浮漂在某段位时是有升量加大的现象。我想不是他的测 量方法有问题,就是浮漂有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有变化的那一目的体积,明显小于其它 目的体积。当两目长度相同,直径不等时它们的体积就不相等。等量减重到直径较细的那 一目时,就会出现浮漂上升超过一目的现象。二、漂的设计标点 用于手竿

6、的浮漂,一般在漂体上部都标有一些色段,作为视漂,俗称漂尾、漂尖子。钓者 就是通过观察它在水中的升降来了解线组和钓饵在水中的状态和变化;并感知鱼就饵时的 情形。如果我闪在了解了浮漂自身标点符号之后,根据浮漂的性能,在漂体上设定几处标 点,就能更细微地观察线组在水中的全部动态,发现更多的鱼讯,使垂钓越发精彩诱。一般人在垂钓时往往只记住视漂上的两个标点,即一个“调”点,一个“钓”点。而我认为做 为一名竞技爱好者,在垂钓时至少要掌握视漂上的五个标点。因为在不同的标点处鱼来就 饵时,漂的动作各有不同;而相同的动作出现在不同的标点处时,不一定是有效鱼讯,见 漂动就提竿,不但空竿率高,而且会常常错过有效鱼讯

7、。1、A 点:浮漂入水后因铅重站立并有几拍的停顿时间,此时漂体与水面相交点就是 A 点。 A 点也可以称为铅重点,铅坠以下的重力不包括在内。但是,A 点不一定是浮漂的重心点, 如果铅坠较重,浮漂会从重心点的上方立起。A 点是钓者必须牢记的点,因为从 A 点起浮 漂已进入底层降讯的预警范围。2、B 点:钓者双钩不挂饵“调”的目数,就是浮漂的 B 点。B 点也可以称为监界点。按“台 钓”理论讲“调节器四钓二”时,四目就是 B 点;“调五钓三:”时,五目就是 B 点。这种空 钩调节器漂法叫下调法,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调漂法。我认为用这种调漂法确定 B 点是 比较盲从的,并且使 B 点失去了监界点的意

8、义。我之所以称 B 点为监界点,是因为 B 点对一名竞技钓爱好者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 在实际垂钓中从 B 点起,浮漂下沉才是饵的重力所致;也可以说 B 点是称量饵重的起点。 二、无论钓者想让单饵触底,还是双饵触底,或者是双饵离底,都要从 B 点开始调整浮漂。 三、在钓敏时浮漂自然上升到 B 点时,就证明双饵已完全溶化,双钩恢复到调漂时的直立 状态。“台钓”的下调法,如调四钓二时,因没有称量双饵重量,无法证实两目的排水量等于双饵 重。所以钓两目时无法判定是单饵触底。如果双饵重小于两目排水量,浮漂会高于两目, 双饵等于两目排水量,双饵可能离底或下饵触底。当双饵重大于两目排水量,双饵会完全

9、触底。同样是钓两目,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却有如此多的变化,而钓者只能去猜测,无法确 定钓饵所处的位置,很是被动。另外,钓敏时如双饵重大于两目排水量,当双饵溶化掉的重量等于两目排水量时,浮漂会 升至 B 点,但不能证明双饵完全溶化。所以要想清楚地知道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和线组的状态,并能根据需要来调整它们,只有改 用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来调整浮漂,设定 B 点。3、C 点:(也可称为最敏钓点)从 B 点说 C 点是双饵重的一个标点;从整支浮漂来说, C 点是水中线组包括饵重的全重点。当浮漂停在 C 点,双饵悬浮时,B 点到 C 点的下沉量 等于双饵重,线组处于绷直状态,全重等于浮漂的实际浮力。这时无论来自

10、何方的一点点 外力移动钓饵,都会打破这一平衡现象,使 C 点以上的剩余浮力产生升降变化。4、D 点:在确定 B 点和 C 点之后,挂单饵测定,此时浮漂会停在 B 点和 C 点之间,这个 点就是 D 点。也可以称为单饵重标点。5、E 点:钓者设定的钓点就是 E 点。如按“台钓”调四钓二讲,两目就是 E 点。调五钓三时, 三目就是 E 点。E 点可以由钓者设定。但按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确定 C 点后,E 点无法高 出 C 点,只能在 C 点和 A 点之间选择。以上五个标点,在设定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按“台钓”下调法确定 C 点时,如 B 点设定 过低,挂饵太大,浮漂浮力又过小,会导致浮漂完全沉入水

11、中失去 C 点。如果彩上调法, 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就是挂饵调漂法:首先根据钓者的视力和看漂习惯来设定 C 点(C 点 一般定在两目左右) 。然后挂双饵,通过加减铅皮在双饵不触底前题下,使浮漂停在 C 点。 然后去掉双饵,浮漂小升至不动时,浮漂与水面相交的点是 B 点。调漂时所挂的双饵大小 尽量和实钓时挂历的双饵大小相同,这样在实钓时才不会因饵重不同造成 C 点起变化。当 然饵重绝对相同是不可能的,而 C 点有一些变化也无不可能的而 C 点有一些变化也无碍大 局。一旦饵重略有变化,可以重新确认 C 点,B 点不受影响。我们在垂钓中为了找到一个中鱼率市制标点,经常调整浮漂:一会儿

12、钓敏、一会儿钓钝, 一会儿调敏,一会儿调纯。但是,钓敏与钓钝的区分点在浮漂的什么位置上呢?这个问题 “台钓”理论中不曾有过明确说法,也很少有人问津。而我认为,这个被忽略的重要位置, 也就是钓敏与钓钝的中心线就在浮漂的临界点 B 点上。当把钓点 E 点定在 B 点时,是一种不敏也不钝的钓法,这时一定是上饵轻触底,下饵卧底。 而钓线因重心垂直原因,上饵与浮漂在同一垂线上。而下饵的脑线自然弯曲,两饵分开一 定距离。如两根脑线等长,双饵会挨在一起触底,如分开触底,脑线会形成一个倒写的“” 字。当 E 点从 B 点向 C 点移动就是钓敏,上饵渐渐离底变成悬垂,当 E 点移到 C 点时就是最 敏钓法。此时

13、上饵悬垂,下饵轻触底,水线完全处于绷直状态,鱼从任何一个角度吸动钓 饵,浮漂立刻会有动作。这种最敏钓法有时会产生某些副作用:一是钓饵被鱼吸动后并未完全过唇入口,浮漂的下 顿信号即已表现,造成提竿过早。二是小鱼吸饵时的阻力大。当小鱼刚一吸饵,浮漂的剩 余浮力会马上牵制饵的移动,使小鱼吃饵不彻底。不过这些副作用可通过相应的调整来克 服。当 E 点从 B 点向 A 点时就是最钝钓法。这时线组在水中是一个“L”形,双饵完全卧底,铅 坠下端触底,铅坠到浮漂的水线是一垂线,悬坠底钓法此时已渡过成了传统钓法。而这种 用竞技钓线组,实行传统钓的方法,在某些时候却是一种获胜的法宝。可能有人会想钓得比 A 点再钝

14、一些是否可以?如果把 E 点移出 A 点,甚至将浮漂横卧水 面时,铅坠到浮漂的水线已无法绷直,也不在一个垂线上,鱼讯很难传到浮漂,除非鱼儿 吞饵后牵线带坠游走。也可能有人会提出,是否可以钓得比 C 点更敏一些?这也是不可能的,前面已分析过,C 点是水中线组包括饵重的全重点。当你从 C 点再下调浮漂,缩短水线时,E 点不会越出 C 点,改变的只是把下饵触底变成了双饵离底,甚至到半水。不过离底钓和钓浮,在某些场 合是竞技钓鲫中两种十分必要的钓法。这里捎带提一下:有些初学者错误地认为浮漂调得高(指视漂露出水面高)就钝,调得低 就敏。调节器四钓二比调五钓三要敏,调三钓一比调四钓二更敏。从理论上讲,当视

15、漂每 目体积相同,钓饵重量相等,而且钓饵均不触底时,这三种调钓法的灵敏度是相同的。无 论这三种方法造成的剩余浮力有何不同,全都同样处在二力平衡状态。向它们施加相同的 重力,必然导致它们相同的体积沉入水中。如果鱼吸饵的力可以使浮漂下沉一目,那么这 三种浮漂在鱼吸饵时同样下沉一目。不过这三种浮漂因视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不同,当浮漂 同样下沉一目。不过这三种浮漂因视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不数不同,当浮漂同样下沉一目时, 对钓者产生的视觉影响是不同的。调三钓一时,视漂出水一目。当这一目突然沉入水中, 是一种绝对下沉,对钓者的视觉刺激比较强烈,因此提竿的动作会很果断。而调五钓三时, 视漂出水三目,同样是下沉一目,

16、就三目而言是下沉了三分之一电报局以是一种相对下沉 动作,对钓者的视觉刺激比较缓和,造成提竿迟疑。另外有些浮漂的视漂由下至上直径渐渐缩小,而每目的长度,除尾目以外变化不大,造成 每目的体积逐渐变小,这种浮漂调得低是比调得高要灵一些。当掌握了这五个标点后,以 C 点为上限,B 点为临界点,A 点为下限,可以随心所欲地调 整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并可以通过标点来了解线组、钓饵在水中的变化。这种竞技钓鲫法 的浮漂上调法,适应范围很广,而且融合了几种钓法的优点,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进攻防守 兼备的调漂法。浮漂:一种能漂浮在水面向钓鱼人传达鱼讯的标志。 1.长身漂:一种主浮体细而长,示标也细而长,漂脚长度适中,专门用于钓底、钓离底、 钓深水的浮漂。这种浮漂在水中移动时受水的阻力小,稳定性好,站立后二次下沉均匀缓 慢,行程大,特别适合捕捉鲫鱼的离底“截杀“信号。对鱼在底部吸饵产生的轻微拉力、反应极为灵敏,是钓底必不可少的浮漂。 长身漂中又分为长身长尾(示标)和长身短尾两种。 长尾可达 12 目以上到 20 目之间;短尾在 12 目以内,如果是软短尾大致在 7 目左右。 长 身漂其漂身越长越细,示标越长越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