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62587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0篇 (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10 篇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研究一、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单一,效率低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愿意寻求新的教学方式,不愿意钻研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只愿意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生搬硬套,脱离生活实际按书照宣大道理,忽略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这样的教育方法乏味、单调、死板,发挥不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作用。小学生长期接受如此单调的教育,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抗拒心理,这样的语文教育不可行,效果可谓是事倍功半,甚至产生反效果,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过分注重智育的开发,忽略德育的发展智育是教育很重要的教学目的,但德育教育同等重要。

2、小学生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要接受有效扎实的科学基础文化教育与被良好的思想道德所熏陶,让祖国未来的栋梁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是教育的第一条件,成绩是判断学生好坏的依据,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只是灌输式教育,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脱轨,让小学语文变成是一门学科,一种表面功夫。缺乏教育方法的评价机制评价教学方法的效率如何,并不能采取像学习成绩一样的分数进行衡量。若运用计分的方式来评价教育方法,会让教师怀疑教育的单纯性,自然也会对其有所抵触,若长久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也不会有所提升。正确的评价教育法有行为观察法、自陈法、情景评定法,但上述的评价法所

3、花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大,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但在分数是正道的教育情形下,鲜有教师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而教学方法缺乏监督与管理,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失去了育人的功能。二、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效率的方法建议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能力实践性、民族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特点,新课改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改革包括以下几点:正确掌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开展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个性化鲜明,均衡发展;建设有活力且开放的语文课程。语文拥有人文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供学生

4、的精神食粮,做到“立学”与“育人”,这就必须拥有正确的审美情趣。例如,在讲授老舍的猫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想象,让学生写下心得体会,陶冶性情,培养他们的博爱之心。把语境意境与情感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八角楼上为例,让学生体会毛泽东主席在恶劣环境下艰苦奋斗的精神,并给学生讲述当年革命家为人民争取幸福的生活而不断奋斗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要将文章中一些较为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声情并茂,这样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营造一种珍惜且喜悦的氛围。而传统的教育让小学生的逻辑性仍处于发展阶段,很难准确地标注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但若让学生通过

5、自主学习,自己体会文章的主旨,就会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质的上升。创设情境,重视自我积累小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情绪的牵扯,那么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点,在学生初步学习课文的时候,将他们带入无限的想象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感知语言形象性。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沙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有什么特点,是否像课文所说一样,百花争放,并且教师可以领读课文“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带动小学生的情绪,让小学生能够快乐主动地学习。自我情感的累积与运用除了好词、好句之外,好的氛围也是至关重要,要想培养学生拥有灵敏的触觉,教师要甘愿做好学生“导游、导演、导师”的角色,注重激发学生的兴

6、趣,扩宽其思维宽度,培养起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特点。三、结束语以情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历程,学生未来的奋斗理想、人生目标都受到了情感实现的影响。小学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是修养、思想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有着陶冶性情,提高思想道德的作用,语文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而语文有着特定情感的表达,能够弘扬人文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推动小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作者:胡喜平 单位:河北省成安县道东堡乡西马堤村小学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正确认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相较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7、应试教育下,主要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语言知识丰富掌握,提高考试成绩,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则需要老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其人文素质得到提升。那么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就需要革新观念,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给贯彻下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能够储备积累中华文化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要对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进行良好构建,教师仅仅发挥引导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二、积极创设新课标下的情境教学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方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问题,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创

8、设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当中发挥想象,更好地感悟知识。教师还可以将一系列先进教育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多媒体技术等,或者是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如,在对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西沙群岛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然后通过音频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课文的优美用词和句子结构等告知学生,这样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要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环节

9、,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力提高。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需要革新教学观念,积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大力培养,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听、说、读、写能力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作者:张玲 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二小第三篇: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一、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近年来,随着儿童文学的阅读热潮,中国语文教育界新课标的推行,让大家意识到儿童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特殊需要。儿童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和机械的阅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儿童文学在儿童心目当中的印象,充斥在小学语文教

10、材里的儿童文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步入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二、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从儿童本位出发探讨问题, “教育”并不是狭隘的教育,在儿童文学的思辨基础上,给了小学语文教育在价值体系上一个很大的突破。儿童文学家在这个激情迸发的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使得中国儿童文学生长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学语文教育是孕育于儿童文学体内的一分子,在这片土地上迅速的发芽生长。儿童文学的生长环境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发展了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价值的体现上显得更为突出,对于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研究,有其相悖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地方。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文学艺术,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奠基石。培养儿童

11、最重要的便是进行文学熏陶与教育,儿童教育是需要贴近儿童生长变化的文学,小学语文教育是要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目标是要随着儿童的成长变化而转变的,是一种真性情的情感的的自然价值。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难以得到统一平衡,尤其是在教学法上的不同,使得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实践往往呈现多样性。中国的当代儿童文学是在五四运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对于儿童文学的评判和对于儿童文学转向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认识,在基本性质上是落在了儿童的本身,具有现实意义的。三、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具体实施方法1、阅读指导法与儿童文学不同,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过:“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 ”

12、文学需要一种模糊阅读。对于把握文学的本质,促使感觉具有了无比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丰富、深化学生对人生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健全的精神品质。儿童文学是与儿童精神联系最密切的文化资源,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与中小学生基本相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也最为直接。儿童是未来的缔造者,是祖国的栋梁,儿童的发展方向的决定,源自本身的品性和纯洁。儿童教育正如一弯明月,清澈的照耀着整个教育体制,对于儿童文学的撰写和引导,都在小学语文教育的阅读里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含义深远的。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多样化的阅读模式的产生,给了儿童文学注入的新的活力,但是这种快餐式的文化带

13、来的反思也是巨大的,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引导是显得尤为重要。2、欣赏指导法童年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阶段。对于童话世界的幻想和对于新事物的欣赏与认知都在这个阶段完成,对于儿童文学的欣赏也是在一个逐步影响的阶段下过渡。儿童文学是以语言为表象构成的艺术世界,在童话、寓言的世界里孩子们自由的驰骋着想象的翅膀,对于文学的欣赏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的理解,则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学会欣赏童话世界里的文学性和教育性,在教育教学体系里传承和指导好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基础。通过小学语文教育的各种欣赏指导,润泽和美化儿童的心灵,对儿童的成长成才是必不

14、可缺的。3、情感熏陶法如果一堂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就要顺着学生心灵的走势而行,这样才能抵达学生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一旦教师要强扭到自己备课时的教学思路上来,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心灵沟通就会被打断,这就需要另一个契机的重新唤醒,教育是师生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心灵唤醒心灵,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对于情感的理解源自苏珊的解释,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而言,儿童是情感最好的表现。儿童的心灵清澈透明,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正是一个心灵启蒙的过程,对于养成学生对语言丰富性的感受力和深入的理解力是需要情感的熏陶。文学是艺术的基石,任何情感的表现都离不开文学的熏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

15、的教育价值研究,只能是建立在对于儿童文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之上,以小学语文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为基石,小学语文的教育价值是儿童文学的延伸与拓展,在新的领域上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认知与批判。学校社会的功利性带来的思想僵化、保守,儿童文学正是对立的与其存在,而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途径。叶圣陶谈教师“自己不明白人生的究竟,也就不明白儿童的究竟。 ”儿童文学便是源自儿童的心理,追寻文学的本源,与小学语文教育紧密结合,实现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儿童心理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心灵的起航。作者:马佳娜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第四篇:儿童文

16、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一、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具有少年儿童的独特审美特点,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审美塑造以及情感表达来为青少年儿童构建一个具有诗意特点的、纯真的文学世界。在这个文学世界,儿童能够自由自在地舒展自己的想象力,保存自己的童真。其次,儿童文学还具有鲜明的儿童本位性,以儿童为中心,能够契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社会化方面的特征等,同时又充分考虑到儿童经验世界与想象世界之间的联系。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如何将儿童文学的特点更好地融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工作当中,进一步发挥愉悦儿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首先需要认清在小学阶段,儿童文学教育具有典型性。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童年中期以及青少年早期,这个阶段的认知特点为:童年中期发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基础技能;青少年早期开始出现对于抽象食物的思维方面的推理能力。因此,在很大的层面上展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研究探讨,不难发现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理论训练,因此缺少关于儿童文学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难以通过自己的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