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6150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李爱国丁建立王静信息化是现代航空物流的主要依托,是航空物流系统的灵魂, 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对于提升航空物流 效率、 降低航空物流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大多数的大中型机场、 航空公司 和规模稍大一点的货代企业都自行开发或引进了与其 企业货运业务模式相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但是由于 这些货运信息管理系统是不同的团队开发,使用的技 术各不相同, 设备也互不兼容, 根本无法实现企业之间 的信息共享, 导致航空物流信息资源分散, 信息的流动 受阻, 整体功能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不仅造成了网络 技术资源和物流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

2、直接影 响了航空物流的运作效率和我国航空物流的健康快速 发展。因此, 分析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提 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就非常有必要。段, 导致各运输单位之间以部门利益为主, 造成行业内信息不能互联互通, 不能实现交换共享, 造成物流在流 动, 信息流却流动不起来。 不仅各个航空公司所建立的 货运信息系统各自分立,甚至同一个航空公司内部货 运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或管理信息系统也往往是分离 的, 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 各公司还相继从国外 购买了订座系统、 收益管理系统、 航班管理系统、 签派 系统、 运控管理系统等, 基本上是缺什么模块就买什么 模块。 这些系统中, 有的业务之间的信

3、息流程和业务链 数据能够直接连接,有的需要间接连接,有的无法连 接, 需要设备、 软件或人工再次连接, 在航空公司内部 呈现“板快状信息结构的流程”。这些系统网络往往只 是在本公司或本地局域网的范围内使用和连接,缺乏 必要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信息化效应的最大化也 就成为一句空话。一、 航空物流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二 ) 信息系统多样性, 造成多环节重复劳动当前, 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滞后, 其关键原因是信息孤岛严重、 缺乏统一信息标准、 信息共享程度低、 货单 分离和缺乏技术协同, 信息不畅、 不对称、 不透明等问 题, 导致航空物流资源难以得到高效和优化配置。当前国内各大机场、 航空公司 (东

4、航、 国航、 南航、海航等 ) 都已经开发或拥有了自己独立的货运信息系(一 ) 航空运输条块分割、 信息孤岛严重航空物流业务涉及政府职能部门、 物流企业、货运代理、 服务机构等多个不同类型组织, 如图 1 是航空物流关联关系图。这种条块分割的航空运 输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航空物流业的发 展, 航空公司、 机场、 货运代理 、 政府监管各管 一40No.357 2015.2Air Transport & Business产业链统。例如, 国航和东航引进了 SITA 的 SUPERCARGO货运系统, 南航自行研发的“唐翼”系统等。 各公司都已 经在此领域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由于各公司的货运

5、 生产业务各有特点, 业务流程和市场重点各不相同, 信 息系统的流程和功能也就难以统一,不同数据库之间 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同时, 各公司都对自身的业务数据 严格保密, 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造成机场 货站、 代理人与航空公司信息不连通, 数据多次重复录 入, 信息无法有效及时使用。另外, 航空公司需要和各 方进行数据交换, 需要向海关总署、 各地海关口岸、 检 验、 检疫、 物流园区等各方提供运输仓单信息, 也希望 得到海关的放行信息、 物流园区的分拨信息、 检验的检 验通过信息等, 但每处的数据格式可能都不相同, 存在 重复投入、 重复建设、 重复劳动问题。 最为典型的是, 航

6、空货代要通过多家航空公司运货,要分别登录多家航 空公司的系统, 发货和接货均要重新录入货物信息, 为 此,各货站和货代企业需专门雇人进行货物信息的登 录, 给利润微薄的航空货运企业造成雪上加霜。获得其托运货物的运输状态信息,则需要登录不同航空公司的货运网站进行逐一查询,往往要拨打长途电 话或雇佣多名客户服务人员登录多个网站,才能获得 其货物信息, 耗时费力。而且信息可能还不完整, 存在 缺段、 缺件的现象。许多航空货运代理企业反映, 航空 货物一旦在非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交运后,其货物信息 就“石沉大海”, 好像进入了“黑洞”一般, 有关该批货物 是否已运输、 到达和提取等信息均无从查起。另外,

7、对 货物丢失、损毁情况等不正常情况的信息不能得到及 时获取、 无处查询。 如果一件货物丢失、 损坏了, 目的地 提货人和始发地货主得不到及时的通知,要查找多次 才能发现一点线索,且很多时候没有人知道问题究竟 出现在哪个环节上,这给航空运输企业带来了巨大损 失。据调查, 2011 年国内某航空公司货物丢失票数高 达 300 多件, 这还不包括部分货物被盗的情况。2012 年国内某快递公司国内腹舱运输整件丢失 2576 件,2013 年丢失 2748 件, 2013 年国内某航空货代公司丢 失货物 1500 多件, 赔付金额高达 500 多万元, 该货代 公司在广州、 深圳、 珠海空运货物过程中因

8、货物损毁、 丢失等赔付情况如表 1 所示。我国航空货运中的货物 “丢失被盗”现象正在成为托运人、 承运人和代理人日 益头疼的事情, 但是货物丢失被盗之后, 由于行业内无 法实现货物的跟踪查询功能,所以货物丢失被盗的责 任划分极为困难, 各相关企业互相推诿扯皮的结果, 只(三 ) 标准不统一, 信息交换断层, 难以与国际接轨标准化问题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它不仅存在于社会信息系统方面, 也存在于 物流信息系统方面。 目前行业内系统建设各自为政, 还 没有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统一的信息业务标准和技术 标准。各系统的流程、 数据、 接口等物流信息交换标准 也不统一, 会产生各企业

9、甚至企业内部信息交换断层, 还导致了严重的信息技术投入资源浪费的情况,制约 了整个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要进行航空物 流不同系统数据信息的交流与整合,关键性问题是采 用何种技术或标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 Cargo- IMP 无法支持中文报文, 且成本较高。因此, 我国航空 物流企业亟需政府部门牵头出台规范的航空物流流程 和统一数据交换的信息化标准。表 1: 2013 年国内某货代公司航空货运赔付情况(四 ) 货单分离, 造成航空货运“信息黑洞”目前货主和货代企业在航空货物交运后,如果想41No.357 2015.2事故类型票数赔付金额损失价值 广州合计108636857818285

10、二次包装少货21332708402474 货物损坏事故393175256396 破损少货事故40231178283380 整件丢失84121976035 深圳合计139345041796625231 二次包装少货1797895171164984 货物损坏事故437419873918228 破损少货事故63014844741910181 整件丢失14718103152631838 珠海合计99200135216 货物损坏事故115003000 破损少货事故527007778 整件丢失35000124438 总计151051502367578732Air Transport & Business

11、产业链能使托运人对于航空货运失去信心。 同时, 由于货物追踪信息不畅通,造成了部分集装箱货物运送到国外后 就“杳无音信”, 为出口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 建 设航空物流信息追踪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机、 物实时动态管理。物联网技术可以提升物流作业的可视化水平, 改 善物流各环节效率;促进物流作业方式向自动化或半 自动化转变; 提高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 实时路况 信息下的物流路径优化、 全程动态追踪; 区域定位 (室 内定位) ; 优化和追踪对象将延伸至装具、 甚至延伸到 直接物流对象; 集装箱全作业环节自动识别; 未来供应 链上信息的透明化等等。 其中, 物流作业自动化是利用 各种智能处

12、理技术, 对海量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 提升物流信息系统对相关设备进行自主驱动的能力, 减少对人的依赖。 物联网的全面感知、 信息传输和智能 处理能力正是支持物流作业向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转变 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所以,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 定程度上提升物流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促进物流作业 更多的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作业方式。在航空物流领域,引入 RFID 物联网技术进行管 理带来的优势是可以实现物流过程的透明管理和实现 整个航空物流的开放性整合。(五 ) 技术落后, 缺乏技术协同我国航空运输企业大多数都是在自己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根据企业自身各部门认 为需要选择的信息技术

13、,导致信息技术散布于在某些 环节, 缺乏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基本上处 于基础物流的操作层面, 呈现出分散、 零乱的局面, 很 多国内航空物流企业对这些技术的应用依然处于观望 状态, 协同性不足。二、 航空物流信息化未来发展对策(一 )RFID 物联网是实现航空物流的透明、 开放与自动化的技术手段(二) 航空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信息共享、 货物跟踪与电子交易的信息载体如何使物流及信息流同步是现代航空物流信息管理中最困难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就是将所有物品通过 RFID、 传感器、 智能嵌入技术等与互联网连接, 实现物 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整合。面向智能工厂的生产过程 监控、 环境监测、 协同

14、供应链管理、 智能电网、 现代物流 过程监控与跟踪定位、畜牧养殖和电子监管、智能楼 宇、 远程诊断等等。 通过功能强大的计算机集群, 对人、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可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将有效解决信息不畅、 不对称、 不透 明等问题,进而使航空物流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 化配置, 提升我国航空物流效率。因此, 平台构建是我 国现代航空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我国目前航空物流信息化现 状 和 存 在问题的分析, 结合国外主要航空物流公司和航 空物流信息平台在信息化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 借鉴我国客运发展和电子客票在我国顺利实施 的成功经验, 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需要 逐步进行

15、, 首先要以信息互联互通 、 货物实时追 踪为标志, 实现信息共享与货物跟踪。其次, 以网 上订舱、 电子支付、 电子报关为标志, 实现电子交 易。最后形成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三流合一, 运 用大数据、 物联网技术形成航空物流信息综合服 务平台。42No.357 2015.2Air Transport & Business产业链我国航空公司已经在行业内推广电子货运提出了要求。为了实现我国航空货运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 升, 更好地为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服务, 需要尽快建立 一个中性的、 第三方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 从而辐射到 我国航空物流中各家企业,提升我国航空物流整体的 运营效率。需要强调的

16、是, 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 集合 行业的力量, 衔接物流链的上下游企业, 通过电子商务 的手段, 尽快建立行业统一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 以应 对国外航空公司对我国物流市场的全面进攻。从实现 最基本的信息互联互通开始, 逐步实现网上订舱、 运输 选择、 电子支付、 电子报关、 货物追踪等快捷、 便利、 高 效的电子商务功能, 建设我们自己行业的、 中性的、 第 三方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这是我国航空物流信息化 发展的必然趋势。球第一个航空货运电子商务平台 Global FreightExchange(简写为“GF-X”) , 具有预定舱位、 追踪货物 状态、 电子支付、 电子报关、“自动订舱”等功能, 每月 4 万项发货预定, 处理货运交易 60 余万次。2.CPS (货运门户网站服务平台 ) 由加拿大航、 奥地利航、 美西北航、 美联合航组建,在美国优利系统有限公司 (Unisys) 的鼎力相助下, 联 合创办起了航空货运电子商务平台Cargo Portal Services(简写为“CPS”) , 网络连接 117 个国家和 地 区的 430 个城市。3.Ezyc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