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6138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规划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查务乡整乡推进扶扶 贫贫开开 发发规规划划(2011 年2012 年)拉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拉孜县查务乡人民政府二 0 一 0 年十月十八日1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查务乡查务乡基本情况基本情况2第一节:查务乡自然地理状况 3第二节:查务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5第三节:查务乡贫困现状9第二章:第二章:查务乡贫查务乡贫困原因及困原因及发发展展优势优势分析分析 15第一节:贫困原因分析 15第二节:发展优势分析 17第三节:机会和风险分析 18第三章:指第三章:指导导思想和目思想和目标标任任务务 20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第二节:规划的目标任务 21第四章:第四章:项项目目

2、选择选择程序程序 24第五章:第五章:规规划划项项目目资资金金预预算及效益分析算及效益分析 25第一节:规划项目 25第二节:项目投资估算 31第三节:效益分析 31第六章:保障措施第六章:保障措施 34第一节:组织保障 34第二节:资金保障.34第三节:项目制度建设 35第七章:第七章:项项目管理目管理办办法法 38第一节:到户扶持项目管理办法 38第二节:基础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392第一章:第一章:查务乡查务乡基本情况基本情况查务乡是自治区确定的整乡推进乡,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右岸,拉孜县城西 5 公里处,紧靠 318 国道及 219 线交汇处,交通便利。平均海拨 4030 米。根据 20

3、09 年国民经济年报统计数字,全乡 743 户,3871 人,妇女人口 1948 人,其中:劳动力 1675 人,现有耕地面积 8007 亩,人均耕地面积 2.1 亩,粮油总产量 2445 吨,牲畜 30771 头(只、匹),其中大畜 5602(头)、小畜 25169(只、匹),农村经济总收入 1531.9 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2850.14 元,其中现金收入 1909.6 元,草场面积 1215.78 亩,本乡“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 175 户 816 人,下辖查务村、加嘎村、生尖村、达尔村、杰地村、那布西村、申格龙村、吉角村、明玛村九个行政村,有 14

4、 个自然村。3(图为查务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第一节:查务乡自然地理状况1、气候:查务乡属于高原半干旱农牧气候区。每年平均日照时数 2190 小时,每年平均气温 12,最高气温 21,最低气温-10,平均无霜期约为 120 天左右。雨季集中在每年的 7 月到 9 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 90%,年降雨量 4,而 11 月至次年 6 月为旱季。2、土壤:查务乡属于沙壤土,土壤保水保肥性较差,土壤较贫瘠。3、草场:全乡范围内现有可利用的草场面积 1215.78 亩,草质4比较丰富。4、土地:土地较广,贫瘠。适应种植的作物品种较单一。5、水源:全乡有年久失修的水塘 18 座,水渠 20 条,地表水资源较匮

5、乏。主要农作物:有青棵、春小麦、油菜等。主要饲养牦牛、绵山羊、藏鸡、马、驴、犏牛等。自然灾害:由于过去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水土流失较严重,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干旱、冰雹、霜冻、洪水、雪灾、虫害等。(图为贫困户参加参与式整乡推进扶贫培训现场)5第二第二节节: :查务乡经济查务乡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状况展状况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1、人口、文化教育情况:查务乡下辖九个村委会(查务村、加嘎村、生尖村、达尔村、杰地村、那布西村、申格龙村、吉角村、明玛村),14 个自然村。 1、查务村位于查务乡政府所在地,318 国道及 219 线沿线。全村共有 152 户 716 人,其中妇女 375 人,劳力 334

6、 人,耕地面积1507.36 亩,牲畜共 1901 头(匹、只),人均年收入为 3181.01 元(现金收入 1976.95 元),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1700 元以下有 17 户、57 人,贫困户人均收入 1350 元。2、加嘎村位于离查务乡所在地以北 2 公里处,全村共有 43 户,248 人,其中妇女 118 人,劳力 102 人,耕地面积 663.31 亩,牲畜共 2055 头(匹、只),人均年收入为 3504.82 元(现金收入 2348.2元),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4 户、17 人,贫困户人均收入 1190 元。3、生尖村

7、位于查务乡所在地西北山沟距乡 7 公里,全村共有49 户,317 人,其中妇女 147 人,劳力 137 人,耕地面积 834.28 亩,牲畜共 2971 头(匹、只),人均年收入 2519.13 元(现金收入 1687.86元),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11 户、60 人,贫困户人均收入 860 元。4、达尔村位于查务乡所在地以北,全村共有 83 户,450 人,其中妇女 220 人,劳力 142 人,耕地面积 1342.15 亩,牲畜共 1150头(匹、只),人均年收入 2969.69 元(现金收入 1989.6 元),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

8、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 22 户、101人,贫困户人均收入 1098 元。5、杰地村位于查务乡所在地西北。全村共有 103 户,575 人,其中妇女 320 人,劳力 290 人,耕地面积 1401.4 亩,牲畜共 4879头(匹、只),人均年收入 2717.78 元(现金收入 1820.9 元),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 20 户、88人,贫困户人均收入 1235 元。6、那布西村位于查务乡所在地西北,全村共有 93 户,489 人,其中妇女 239 人,劳力 207 人,耕地面积 1305.4 亩,牲畜共 3697头(匹、只),人均年收入 2823.

9、04 元(现金收入 1891.4 元),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 38 户、187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 765 元。7、申格龙村位于查务乡所在地以北,全村共有 134 户,557 人,7其中妇女 275 人,劳力 247 人,耕地面积 953.1 亩,牲畜共 4834 头(匹、只),人均年收入 2506.06 元(现金收入 1679.2 元),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 45 户、236 人,贫困户人均收入 935 元。8、吉角村位于查务乡所在地以南,属于牧业村,全村共有 50户,226 人,其中妇女 106 人,劳力 10

10、4 人,无耕地面积,牲畜共4548 头(匹、只),人均年收入 2838.5 元(现金收入 1901.8 元), 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 9 户、12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 965 元。9、明玛村位于查务乡所在地以南,属于牧业村,全村共有 38户,226 人,其中妇女 116 人,劳力 112 人,无耕地面积,牲畜共4689 头(匹、只),人均年收入 3914.91 元(现金收入 1885.15 元), 全村“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 元以下有 9 户、58 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 560 元。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0,农牧民文化素质通过扫

11、盲工作大大提高,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加大,查务乡现有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 4050,建筑面积 3079,教师 32 名,大专以上学历的 30 名,小教高级教师 2 名,小教一级职称的 9 名,在校生共8有 377 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小学生巩固率达到 100%。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占全乡人口 0.8%,其中 2008 年、2009 年考上重点大学本科学历的有 5 人。2、卫生:有一所乡级卫生院,现有 4 名医生,住院床位 3 张,基本上能够独立运行妇女保建,产妇接生的操作,各村有村医,医疗设备较齐全,农牧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医少药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3、交通

12、:全乡 9 个村委会,14 个自然村,虽然有几个村交通路况较差,但 14 个自然村都能通车。4、生产工具: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农牧民实施农机具补贴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多数农民购买了拖拉机,全乡现有小四轮 160 辆、手扶拖拉机共 241 台,但是贫困户仍然缺少农机具,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支付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后个人所承担的 70%的资金,因此仍无法购买农机具。5、农村经济:党的十七大、特别是中央关于西藏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来,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相继落实,就如何做好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问题,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做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广大农牧民的自身努力,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条9件逐年在提高,

13、经济总量逐年在增加,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社会局势持续稳定。据 2009 年国民经济年报统计数字,查务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 1570.05 万元,其中:一产收入 769.99 万元,二产收入230.86 万元,三产收入 569.2 万元。人均纯收入 2950.67 元,其中:现金收入 1976.95 元,占 67,贫困户的人均收入 1200 元。其中:现金收入 804 元,占其总收入的 67%。6、生产基础设施:查务乡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匮乏,农田灌溉设施薄弱,全乡简陋、年久失修的水塘 18 座,有效灌溉水渠 20 条,保灌地有 4804 亩,保灌率只有 59。第三第三节节、 、查务乡贫查务乡贫困困

14、现现状:状:近几年,查务乡经过不断的扶持发展,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较明显的扶贫开发成效。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扶贫开发的方式和模式相应的要发生变化和进一步提高,本乡“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后人均收入低于 1700元以下有 175 户、816 人。10(图为查务乡贫困户参与式访谈现场)第二章:第二章:贫贫困原因及困原因及发发展展优势优势分析分析第一第一节节: :贫贫困原因分析困原因分析一、一、贫贫困原因:困原因:(一)客观原因:1、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1)查务乡是属于农业牧业相结合的乡,全乡耕地面积 800

15、7亩,且 4 个行政村土壤贫瘠、沙性较严重,平均每亩产量不足 250-300 斤,水资源匮乏,农田水利设施滞后,水塘、水库、水渠年久失11修,导致耕地保灌率低。全乡仅有 18 座年久失修的水塘,20 条水渠,可保灌农田达 4804 亩,因此农作物产量较低。(2)明玛村、吉角村能源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至今群众生活在油灯之下。(3)农作物种子退化,结构单一,水利设施薄弱等原因导致农作物产量较低。(二)主观原因:一、小农经济意识浓厚,思想观念较陈旧;二、科技知识欠缺,劳动技能单一;三、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四、致富门路狭窄,找不出一个较稳定增收的致富门路。五、个别贫困户生活上不能合理的安排,存在得过且过的意识,少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还未彻底改变。二、二、贫贫困困类类型:型:根据对查务乡产生贫困的原因,及该乡经济社会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查务乡的贫困类型主要有四种:1、基、基础础薄弱型:薄弱型: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查务乡的整体经济发展较缓慢,生产12基础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