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61324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 没有公告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站长|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中学教研 | 小学教研 | 艺体教研 | 现代教育 | 教育科研 | 教育培训 | 教师频道 | 家庭教育 | 教育资源 | |小学教研首页|教研活动|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实践|社会生活|小学科学|特幼教育|部室风采|您现在的位置: 立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研 小学科学 正文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 【字体:小 大】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摘要作者:佚名 小学教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0 更新时间:2011-8-31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1

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特征是:(1)具有严密的结构;(2)都有新陈代谢功能;(3)都有生长现象;(4)都有应激性;(5)都能生殖和发育;(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和溶解现象。如一块挂着的毛巾下端浸在水里,过一段时间,毛巾的上端也会变湿,这是毛细现象;早晨在树叶上看到的露珠是表面张力现象;把一块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这就是溶解。 4、地球上有 3/4 的面积是水,但淡水量占总水量的 3%,而地表水占淡水的 0.34%,可见可饮用

3、的地表淡水是相当少的一部分。 5、材料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有:木头,橡胶等;人造材料有:塑料,钢铁等。 6、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7、常见的纺织材料有:棉布、丝绸、羊毛和尼龙。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羊毛松软保暖,可用于冬天御寒;尼龙结实耐磨,可做运动服、伞;棉布柔软透气,可做内衣。 8、金属具有有光泽、能传热、有延展性的性质。通过用砂纸磨其表面,可见其光泽;通过加热,可见其能传热;通过敲打后不会断,可见其有延展性。 9、塑料的优点:质量(即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有些品种还具有光、电、磁、声和生物机能。缺点:

4、不易腐烂,容易造成污染。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1、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即重量) ,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 将纸团放在杯子底部,将杯子口朝下放入水中,纸不会湿,是因为杯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水不能进去,所以纸没有湿。这个实验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3、空气枪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弹性,给自行车轮胎充气以及气垫船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弹性。 4、空气受热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这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冷热差异会造成空气的流动,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热气球也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5、6、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含氧气(占21%) ,氮气(78%) ,其它气体(1%) 。 7、氧气能支持燃烧,在登山、潜水及医院能用到。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可以作为一种灭火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个方法。 8、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动物、植物和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9、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排烟、汽车尾气排放、杀虫剂的使用,家里使用的一切消耗能源的物品及化学物质也在随时污染着空气。 10、保护与净化空气的一些做法: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尽量利用公共汽车和自行车、使用无氟家用电器、禁烧秸秆、用液化气作汽车燃料等。 11 在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

6、化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1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温度的单 位是摄氏度, () 。 13、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在固体中以热传导为主,在液体中以热对流为主,在气体中以热辐射为主。14、不同物体的吸热性能和散热性能不一样:沙的吸热性能好,散热性能差,是一种很好的保温材料;水的吸热性能差,散热性能好,是一种很好的散热材料,许多机器都用水作为散热剂。 15、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也不一样: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升温快,吸热多。 16、物体受热以后形状、体积会改变,有一些物体受热后会融化成液

7、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 17、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这就是热胀冷缩现象。 18、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踩瘪的乒乓球(不破)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 19、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0、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的温度达到 100 摄氏度时,会不停地翻滚,且温度不再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水在蒸发和沸腾的时候都要吸收大量的热。 21、云、雾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在高空的是云,在低空的是雾。 22、雨、

8、雪的形成:当云中的水滴或小冰晶凝结得足够重时,就会降落下来。当小冰晶穿过暖和的空气层时,会融化成雨水。如果地面温度低于 0 摄氏度时,就会下雪。 23、露、霜的形成:夜间,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凝结成小水珠并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如果温度低于 0 摄氏度时,水蒸气会凝固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24、物体三态的变化: 固体(冰)吸热可变成液体(水) , 液体(水)吸热可变成气体(水蒸气) ; 气体(水蒸气)放热可变成液体(水) , 液体(水)放热可变成 固体(冰) 。 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让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能停止。 26、声音能通过空气、水及固体传播。声音在真

9、空中不能传播。土电话是利 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实现的。 27、耳朵有着非常复杂的构造。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液体,布满了神经末梢。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转成信息信号,传入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8、在人耳中声音传递的路径:声源传入耳廓,经过外耳道传至鼓膜、听小骨、耳蜗,至听神经。 29、声音的强弱叫“音量” ,它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和频率。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声源振幅越大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声音强;距离声音近时,也会感觉到声音强。 30、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与声音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1、生

10、活中有许多令人不愉快的声音,这些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噪音” 。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我们要想办法减少噪音,比如不要大声喧哗,轻声关门等。 32、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粮食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生长发育必需有食物;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另外,水也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成分。 33、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 34、食物金字塔告诉我

11、们健康饮食的方法,每天食物的摄入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然后要多吃蔬菜、水果,常吃鱼、虾、肉、蛋类,每天要吃豆、奶类,少吃油、盐、糖类。根据这些,为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注意合理搭配食物,营养全面。35、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肝,小肠,大肠。 36、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在口腔中被初步嚼碎,经过食管送到胃,胃进行消化,不停地蠕动将这些被初步嚼碎的食物进一步磨碎,变成食糜,送到小肠,小肠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来到大肠,大肠吸收了其中的水份,残渣被排出体外。 37、好的饮食习惯: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有荤有素,有粗有细。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 1、太阳下物体影子的

12、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2、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3、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4、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等。 5、昼夜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 6、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7、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8、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月

13、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9、月相的变化规律:从月初至月末依次是: 蛾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农历十五) 残月 下弦月 蛾眉月 10、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11、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12、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3、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开放或闭合。200 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

14、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 ,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林奈的“钟”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钟”来布置花坛。 第二单元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3、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 4、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5、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

15、,大小和实物相等。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 7、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8、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 9、光是有颜色的。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红橙 黄 绿 蓝 靛 紫,这一现象是 1666 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10、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 11、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 第三单元 1、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小电珠、导线、开关组成。 2、认识常用的电路符号。 3、能画出简

16、单的闭合电路图。 4、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导体: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布、纸等。 5、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 6、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 7、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8、磁铁有南极(S)和北极(N)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9、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指南的一头称为南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