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5238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危机肆虐,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国际汇率波动不停,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涉及大宗商品购销或外汇使用的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中具备足够竞争能力,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风险,实现稳定持续增长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企业参与套保的效果最终会在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套期保值业务涉及的财务活动必须按规定予以披露。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套期保值的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对已经参与套期保值,或者将要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套期保值推动了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化套期保值源于企业规避风险的需求,而作为企业管

2、理活动的一部分,套期保值的效果需要在财务报表中予以计量和披露,这就是套期保值会计。套期保值会计出现于20 世纪 70 年代,是金融会计中最复杂的一部分,也是金融会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全球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迅猛发展,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利于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满足跨国经营及筹资活动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对国际会计标准的需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 1998 年通过了国际会计准则第 39 号,对套期保值的相关会计处理作了规定和说明,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目前已被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与传统会计准则相比,套期保值会计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动态反映企业财务变化状况,增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透

3、明度,有利于公司决策层和监管当局的监督管理。2002年前后的安然、世通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披露制度的缺陷,一系列财务丑闻沉重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 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 ,即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内容涉及会计行业的监管、财务信息披露、公司责任等诸多方面,要求所有到美国上市的企业,都必须建立风险内控机制,加强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套期保值会计的及时实施和完善,推动了国际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风险是近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才逐渐开始的。2006 年 4 月 7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

4、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外公布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风险控制成为评价企业综合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2006 年 6 月 20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从国有企业管理实践的内在需求以及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角度出发,对中央企业从事一些金融、期货等衍生品投资交易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国资委也正在研究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评价标准、范围和方法,要把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价与企业领导人员的绩效考核切实结合起来,真正使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了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需求,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财务会计披露制度。针对企业套期保值的财务管理问题,我国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商品期货

5、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 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套期保值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 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等一系列文件,规范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2006 年 2 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共 3 章 32 条,对套期保值的确认、计量、适用条件与披露等问题进行了规范,作了比较大的调整。新会计准则直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新会计准则 2007 年 1 月 1 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套期保值业务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套期保值概念的界定。传统概念的套期保值是指买进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

6、,以期在将来某一时间通过平仓获利抵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新会计准则规定,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保工具,使套保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保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新会计准则中对套期保值业务范围作了拓展和界定,由此企业套期保值业务不仅局限于商品市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的保值也进入会计目录。这预示着,国内企业利用多种多样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避险的空间很大,随着我国金融期货品种的逐步推出,套期保值业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二是套期保值业务的界定及会计核算方法。

7、按照套保关系可以将套保业务区分为公允价值套保、现金流量套保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保三类。公允价值套保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的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保。该类价值变动源于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现金流量套保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保。该类现金流量变动源于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有关的某类特定风险,且将影响企业的损益。如某公司 2008 年 10 月 20 日以 10的利率签订一笔为期 2年的 1000 万美元借款协议,每半年付息 1 次。为规避美元利率下降的风险,该公司同时签订一项名义本金为 1000 万

8、美元期限 2 年的利率互换协议,协议每半年收取 10固定利息,同时支付 LIBOR+的利息。要注意的是,为防止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产品价格下跌而进行的套期保值,也属于现金流量套期保值的范畴。套期保值业务会计核算方法境外经营净投资套保是指对境外经营净投资外汇风险的套保。境外经营净投资是指报告企业在境外经营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例如,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投资了一个铁矿石项目,预期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企业对澳元会有持续的需求。从历史上看,澳元对美元的汇价虽有起伏,但处于上升趋势中,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就暴露在澳元升值的风险之下,因此从配合实业营运角度来说,参与澳元的衍生交易是必要的,这就是对境外净投资外汇风

9、险的保值。执行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要求仅在套期保值关系明确,可计量且有效时,才可运用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方法。三是企业套期保值业务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常规会计系统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由于套期保值业务的特殊性,历史成本法无法在财务报表上正确披露套期保值的经济效果。而在混合计量模式下,套期保值工具与被套期保值项目会因选取计量属性的不同而出现计量不一致,这就导致同一市场因素变化引起的套期保值双方利得和损失要在不同期间确认,财务报表无法反映套期保值的有效性。目前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采用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一方法保证了市场因素变动而引起的价值变化能够同期实现,并同期相抵,套期保值的经济效果在财务报表中可以

10、实现。由于套期保值会计要求企业动态反映期货头寸情况,相关负责人可以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并据此安排生产经营活动。长期以来,常规的会计原理要求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各个项目的确认标准保持一致,不能任意调整,而套期保值会计的实施将改变这一原则,无论是套保损益的提前确认还是递延确认,都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列报基础,这将增加企业财务披露的透明度。如现金流量套期保值业务中,针对不同项目进行的套期保值业务,套保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原来计入所有者权益,而实际发生期间可能要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套保效果将在当期损益中明确披露。新准则规定的套保会计方法将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保工具和被套保项目公允价值

11、变动的抵消结果计入当期损益,在报表中及时披露。随着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业务的深入展开,套保业务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展开将会产生更多更深层次的影响。以中国国航公司财务报表为例,下表分别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套期保值业务的披露。套期保值效果会对企业资产、负债以及股东权益等方面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动机、行为和财务效果企业生产经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针对不同风险,就有不同的避险需求,需求不同,动机就不同,因而套期保值业务的操作方式就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就会有不同的影响。概括起来,套期保值的动机及其财务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价格保险,也就是对商品或资产的

12、不利价格波动风险进行转嫁规避,包括商品价格、利率、汇率的不利波动等。价格保险是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最主要动机。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既可以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利润,也可以防止不利价格波动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从多方面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通过套期保值规避不利价格波动的主要形式是在期货市场进行点价,通过期货头寸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套期保值的意义在于通过期货头寸的盈利弥补现货头寸的损失,套期保值是锁定利润的好办法,而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另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范性和高流动性,为企业购销商品提供了可靠的交流平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通过期货市场来购买原材料的。通过交割了结保值头寸,企业只需在最后交易日时筹足购货资金即可,之前的大部分时间,有少量保证金满足头寸需求即可,其余的大笔资金可自由用于其他投资。尽管引起价格波动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对企业而言,风险的源头是价格波动,这是所有企业在市场化经营中碰到的共性风险,都需要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但具体到不同企业,其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又有其特性,需要采取不同的套期保值策略。例如,对于上游敞口的企业,其要回避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在期货市场应进行买入套期保值;对于下游敞口企业,如何回避产品价格下跌导致的利润下降则是企业套保的目的,因此应进行卖出套期保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