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接待工作程序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5235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诊接待工作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诊接待工作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诊接待工作程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级心理技能知识点 1.初诊接待工作程序: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6.向求助者说明心里咨询的性质。 2.初诊接待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说 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仪态得体。 3.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控 制会谈内容与方向;5.对会谈内容归来;6.结束会谈(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 4.会谈的种类:1.摄入性会谈;2.鉴

2、别性会谈(通过观察和会谈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 施)3.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4.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 恋爱)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 (针对求助者发生意外) 。 5.最常使用的摄入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采集法。 6.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避免失误;3.不能讲题 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5.结束后不能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与要诚恳、客气。7.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1.就事论事;2.相关分析;3.分析迹象。 8.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的工作程序: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2.根据区分

3、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 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 度。6.形成初步诊断。 9.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的工作程序: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2.根据区分 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 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若已泛化,需分析泛化的具体表现;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

4、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 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 10.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工作程序:临床资料的核实;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 状态;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1.缺乏共情后果:1.求助者感到失望。2.求助者感到伤害。3.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4. 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 12.希波克拉底认为”who“收集资料中最重要。 13.会谈中应考虑的特征:1.年龄特征;2.性格特征;3.问题特征;4.文化特征。 14.大目标即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 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15.不同流派的咨询目标:1.人本主义自我实现。2.行为主义行为改变,消去不良 行为,将广泛目标具体化。3.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意识化。4.完形学派察觉此时 此刻的经验。5.理性情绪学派消除自我失败观。6.交互分析学派成为自主性的人。 7.现实治疗学派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 16.咨询三阶段:1.诊断阶段初期。2.咨询阶段中期(最核心,分析和解决问题) 。 3.巩固阶段后期。 17.咨询次数与时间。1.每周 1-2 次。2.每次 60 分钟左右。3.创伤治疗可能 90 分钟。4.家庭 治疗可能 90-120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