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5232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高中语文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 语文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理论基础,学好语文就是以另一种形式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情感教育至关重要。语文教育并不是要死读书,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是学生正面临着选择人生方向的重要时期,做好高中语文的情感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方向指明道路。比如在学习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虽然文章本身的语言并不丰富,但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将文章朗诵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进文章,学生跟着教师的情感,文章的意境就会立马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由此展开对文章的讲解,分析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后阐明时代主题。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诵读文章,让学生自己感受文

2、章的思想内容,参悟文章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更能指引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高中学生对人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能够快速接受新奇事物。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集诗歌、散文、小说等为一体,教材设定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例如, 诗经 我有一个梦想等文本使得学生对各种文化都有深刻了解,而这些内容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与作品中透露的情感进

3、行有效融合,从而给自身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创造出一个属于自身的情感世界,既提升学习效率,又在自身情感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深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价值,对高中的语文教育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文章本意,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教师可以在阅读文章并理解以及品鉴文章等方面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阅读文章后写出读后感,是品鉴文章的重要方面。通过品鉴课文,可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例如,教师在讲解项链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何评价马蒂尔德这个人物?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爱慕虚荣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的,诚实守信才是最美的人格。这

4、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文章引出诚实的重要性,列举名人名言或讲述诚实故事,向学生阐述诚实的含义。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化熏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自然而然地渗入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朗读可以体会文章的细节,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感情。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地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心要跳耳要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 ”教师将文章声情并茂地读出来,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能引发学生对文章激情澎湃思想的想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正能量,实现跟作者的共鸣。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语言色彩丰富的文章,对于语言生动的文章,教师应适时

5、地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将文章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正确的停顿、重音、语调、句调等方面直接感受作品情感的脉搏,使学生“耳醉其音”“身醉其境”“心醉其情”,这样在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素材,最能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结构,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元素,具有绝对人格导向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与熏陶,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作者:徐文玲 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宁师中学来文玲试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杨丽君新形势下的学校情感教育研究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苏州:苏州大学,焦桃中学语文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的研究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