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4608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_(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之前请注意: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 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 !请邮箱联系: 既“远”且“近”的目光:林语堂、德龄公主、谢阁兰的北京叙事面对北京城的“古今并容,新旧兼收”,老向曾经说过,“我在北平住了三 十年了,但是我不能说已经认识了北平”。 徐訏论及北京的风度时,则如是云,“那些想念与留恋北平的人,是没有 一个能说出北平的好处的。” 老舍的名文想北平亦曾坦诚相告,“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 来。” 林语堂在辉煌的北京(Imperial Peking,

2、1961) 同样道出北京城之神秘莫测:只有那些“勇敢”之士,才会胆大妄“言”, 说在北京或巴黎住上十年,就可了解这个城市。 同样意味深长的是,老舍在四世同堂描画过一位东方化的英国人富善 先生,一位极度痴迷于老北京的“东方主义者”。此公在北京居留三十年, 成为熟识首善之都风俗掌故的北京通。他双眼从不忽略任何北京的旧物, 他刻意采集、收藏北京“前现代”的器物,从鸦片烟具、小脚鞋,到花翎、 朝珠。他还把自己在北京东南城角租下的三间房命名为“小琉璃厂”。富善 先生之爱北平,不逊于他之爱大英帝国,他甚至忘了英国,“眼睛变成中 国人的,而且是一个遗民的”。 他最讨厌那些到北平旅行的肤浅傲慢的外国人,会含怒

3、讥讽道:“一星期 的工夫,想看懂了北平?别白花了钱而且污辱了北平吧!” 富善先生之夙愿,便是撰写一部题为北平的杰作。但终其一生,这场 “东方的好梦”,这部在富善先生心目中、甚至遗嘱上念念不忘的大书北 平,始终未能完成。除开现代时期的篇篇个案,我们还可上溯到元大都的时代,那位曾经激发 卡尔维诺写出看不见的城市的意大利探险者马可?波罗。几个世纪以 前,马可?波罗曾这样描绘忽必烈时代的北京城以及自己心中的困惑:整 个城市“布满了方形,像一个大棋盘,用如此严整高妙的方式加以布置, 竟然使人们无法对之作出恰切的描述。” 倘若这首善之都果真如此难于理解、把握与测绘,那么一个人该如何观看 、倾听、触摸、研究

4、甚至想象那说不尽的北京城呢?是以浪漫的审美观照 ,将北京城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风貌描摹成一个魂魄俱全的鲜活实体?是以 实证主义式的细致精确,在卷帜浩繁的档案文献里,追溯北京城的沧桑变 幻?是以年鉴学派式的整体关怀,触摸北京城的经济活动、社会组织与群 体心态?还是在记忆的诸色相中,呈现北京城的人文特色、空间场所、政 治分化的和谐与冲撞,惰性与转型? 对小说家而言,一个城市的空间与时间,尽可以缩微成一个个故事与传奇 。理查德?勒汉(Richard Lehan)便指出,现代城市的兴起密切相关于形形色色的文学运动、流派 、叙事模式,譬如“喜剧式现实主义,浪漫式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 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5、而与这些文学运动、流派、叙事模式相关联的亚文 类,可谓林林总总,如“乌托邦小说,哥特式小说,侦探小说,外省青年 小说,帝国探险小说,西部小说,科幻小说,恶托邦叙事”等。于是,解 读文本便成为解读城市的一种方式。 不过,解读或观看城市时的视角,解读者与观看者的身份属性以及他/她 与那座城市的关联,却又林林总总,因人而异。世阿弥曾经说过,“真正 的演员必须善于用观众看你的方式即以一种遥远的目光来看自己”。 列维?斯特劳斯即借用世阿弥的论点,用“遥远的目光”为自己的人类学论 文集(结构人类学之第三卷)画龙点睛,说明民族志学者查考社会的方 式:“像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远离这个社会的其他观察家观察这个

6、社 会那样观察自己的社会。” 具体到观看北京的方式,笔者愿意将“遥远的目光”扩展为既“远”且“近” 的目光,以便说明叙事者对北京城既“远”且“近”的主体位置,以及既“远 ”且“近”的主体感受。概言之,本论文刻意选取林语堂(1895- 1976)、德龄公主(1886?1944)与谢阁兰(1878- 1919)的文本为个案,他们同为北京城的居住者,也同是身在海外时,以 外文(英文或法文)书写他们的北京叙事。他们因同时濡染西方文化与中国 文化,而展露出一种双重视域,或者说,他们观看北京城的目光与主体位 置可谓既“远”且“近”:“遥远”的目光,是准人类学式探询“异”邦、体味 “异”城的方式,是局外人的

7、观(洞)察与想象;而“近切”的目光,则是 北京城的亲身经历者或局内人对自己居住过的城市的阅读和诠释。一、林语堂:超越时间/历史的普遍主义田园都市作为小说家、散文家、哲人、语言学家和“世界公民”,林语堂虽然也象大 多数中国现代作家一样,摆荡于都市与乡村之间,但他既没有纯然以乡村 美学或田园诗学为起点或归宿,从而批判现代都市与工业文明的罪恶与堕 落,也没有刻意经营深厚、独特的都市文学。一如他笔下的“快活天才”苏 东坡,林语堂恣意驰骋于乡村与都市之间,天马行空,自得其乐。 具体到林语堂笔下的北京形象,那是一个“田园都市”,一个“文化之城” 与“象征之城”,一个“理想的城市”,甚至是赫然立于古今、中外

8、的“世界 城市”。林氏构造的北京形象,正可视为他本人文化普遍主义或普遍主义 式“文化翻译”的具体产物。在京华烟云完稿以前,林语堂1937年8月15日曾在纽约时报发表 短文,向美国读者言传虽然沦陷于日人之手,却仍旧迷人的北平,我们不 妨将此文与京华烟云相对照。林语堂精练笔墨下的北平,“像一个国 王的梦境”,像“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是采购 者的天堂”,有“旧的色素和新的色素”,而最重要的是, “北平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 美”。 或者一如他在京华烟云中刻意突显的,北京城是田园与都市的合体: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

9、内,城市生活极高 度之舒适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存而未失,犹如在有理想的城 市,头脑思想得到刺激,心灵情绪得到安静。既富有人文的精神,又富 有崇高华严的气质与家居生活的舒适。 无疑,这一“田园都市”既容纳自然的美景,慷慨的精神,和谐的人/物/ 事,却也不乏现代都市生活的舒适与便利。林氏眼中望去的北京,“山丘 、树木、宫殿构成了一组迷人的景色,色彩之组合极为神奇!” 这是鸟瞰的视野中所呈现的自然景观与帝王气象的弥合,这是同时涵概传 统与现代的全景式乌托邦,时间停滞或被超越,从而留下一种非历史的、 普适意义的城市意象。需要指出的是,林语堂在礼赞北京式的新旧和谐、古典与现代共处之时, 却对上

10、海式的摩登出言不“逊”。在上海颂(A Hymn to Shanghai)中,他开篇便道,上海是可怕的,非常可怕。上海的可怕,在它那东西方的下流的奇怪混合 ,在它那浮面的虚饰,在它那赤裸裸而无遮盖的金钱崇拜,在它那空虚, 平凡,与低级趣味。上海的可怕,在它那不自然的女人,非人的劳力,乏 生气的报纸,没资本的银行,以及无国家观念的人。上海是可怕的,可怕 在它的伟大或卑弱,可怕在它的畸形,邪恶与矫浮,可怕在它的欢乐与宴 会,以及在它的眼泪,苦楚,与堕落,可怕在它那高耸在黄浦江畔的宏伟 而不动摇的石砌大厦,以及靠着垃圾桶里的残余以苟延生命的贫民棚屋。 林语堂仍旧以简单化、定型化、甚至刻意丑化的手法,表

11、达他本人对虚浮 、畸形、异化之都市文化的否定。他甚至抵触那标志着“现代化之亮度”的 闪烁的霓虹灯,以及凸显“现代性之高度”的摩天大楼、“那高耸在黄浦江 畔的宏伟而不可动摇的石砌大厦”。但实际上,林氏并不排斥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的改进,因为“思想上的排外,无 论如何是不足为训的”, 但他一直警醒东、西方文化畸形、怪异的组合,抵制肤浅、摩登的都市现 代性,而将自己的“田园都市”理想建构在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如北京、巴黎和维也纳。除此以外,林语堂也未忽略北京的“富强”之维。北京之“富强”,不仅见 于林氏在辉煌的北京中刻意援引的马可?波罗的游记,他还在迷人 的北平中

12、将北平描画成一个富丽堂皇的“珠玉之城”,“一个人的眼睛从 没有见过的宝石城”。 北京之“富强”还可见于“前现代”北京的辉煌与荣耀,那是北京“庄严的设 计构想”,以及“雄伟”、“开阔”、“肃穆”的感觉。 长篇巨著京华烟云是解读林语堂北京想像的另一扇法门,林氏本人的 大同主义倾向、普遍主义预期、甚至“东方主义”式自我表演,皆可见于他 对作为文学文本之北京城的跨文化“翻译”。京华烟云以家族史讲述北 京城以及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而现代中国的纷纭变幻,却又在某种意义上,被空间化、凝固到巍然屹立的北京城,一个超级的大写“能指”。京 华烟云从庚子年间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侵略写起,到“七?七”事变抗 日战争

13、全面爆发止,历时40年,以姚、曾、牛三大家族的浮沉兴衰故事, 折射此间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五四运动、“五卅”惨案、“ 三?一八”大屠杀、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北伐战争、日军侵华、日 伪贩毒走私、芦沟桥事变、“八一三”上海战争等历史事件,展示了多灾多 难的现代时期错综复杂的历史局面。林语堂也夹叙夹议地涉及孙中山、宋 庆龄、蒋介石、冯玉祥、林琴南、辜鸿铭、齐白石、袁世凯、张勋、段祺 瑞、曹琨、张宗昌等历史人物。林语堂给郁达夫的信里有一段话颇富提示 意义: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 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乎

14、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 则远胜宝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不可比拟。至曾文伯(儒),姚思安(道 ),钱太太(耶),及新派人物孔立夫(科学家),陈三(革命),黛云(女革 命),素云(“白面女王”),莺莺(天津红妓女),巴固(留英新诗人),则 远出红楼人物范围,无从譬方。以私意观之,木兰、莫愁、曼娘、立夫、 姚思安(木兰父、百万富翁,药店茶号主人)、陈妈、华大嫂为第一流人物 。荪亚、红玉、阿非、暗香、宝芬、桂姐、珊瑚、曾夫人、锦罗、雪蕊、 紫薇、银屏次之。他若素云之势利、环云之贫污、雅琴之儒弱,莺莺之无 耻,马祖婆(朱太太)之专横。以全书结构而言,木兰、莫愁、

15、立夫、姚思 安,为主中之主。牛黛云、牛素云、曾夫人、钱桂姐、童宝芬,为宾中之 主。珊瑚、莺莺、锦罗、雪蕊、紫薇、环儿、陈三、陈妈、华大嫂又为宾 中之宾。 林语堂对于自己笔下人物的安排及评价,他们与红楼梦人物的异同之 处,他们的身份与品格,都在此丰富清晰的人物谱系中一览无遗。然而近 代中国历史上纷繁动荡的历史事件,不过是易逝的变化、若梦的浮生罢了 ,真正岿然不动的巨型空间,仍旧是那饱经沧桑、兀自挺立的北京城。 而北京城内的日常生活,在林氏笔下展露出迷人的一面。京华烟云从 商人姚思安家的四合院写起,“大门口儿并没有堂皇壮观的气派,只不过 一个小小的黑漆门,正中一个红圆心,梧桐的树荫罩盖着门前”,可

16、是姚 家的房子 “坚固,格局好,设置精微,实无粗俗卑下华而不实的虚伪样子”,在这样 的家庭氛围中,姚木兰“卓然不群与坚定自信的风度”得以养成。 倘若测绘现代北京的地形图,这四合院或可视为城中之“城”,一个五脏俱全的日常化空间,一个不无理想化的家居处所。而官宦人家曾文璞的豪宅 ,也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空间:白墙有一百尺长,门口是高台阶,有二十五尺宽,左右两边儿的墙成八字 状接着大门,门是朱红,上有金钉点缀。门的顶上有一个黑漆匾额,刻着 一尺高的金字“和气致祥”。门旁有个白地撒金的长牌子,上写“电报局副 总监曾公馆”九个鲜绿的字。门口儿高台阶前面摆着两个做张嘴狞笑的石 狮子。大门前的横路正对大门那一段,向后展宽,后门端立一段绿色的影 壁墙。 曾家大宅第的门前外观固然辉煌、气派,而其内部空间则曲径通幽、值得 玩味:除开院子里的假山、鱼池、大花盆里的石榴树,“曾公馆宅第宽大 ,有四层院子深,在正院儿的东侧,有一条榆树交荫的狭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