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234595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 北 大 学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学生姓名: 王金霞 学号: 学 院: 中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函授站点: 阳城函授站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 2014 年 9 月- 2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对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当今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由数量和规模向质量

2、和内涵转变的诉求前所未有地强烈。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关键词】: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一初步探讨。- 3 -目目 录录一、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1.1 培养目标定位.4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41.3 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4-5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5参考文献 .7致 谢 .8- 4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且同质化现象

3、严重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质的规定。我国大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公司的中层或基层,而非高层部门,再将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人才,显然定位偏高。而且,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趋同化比较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难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1)课程和课时量偏高在本科课程和课时的设置上,我国明显高于国外。部分高校设置了 40 多门课程,课时则达 3500 以上,经过近几年的压缩

4、,目前大多高校的课时总量已压缩到 2600 左右,这主要是通过减少各门课程的课时实现的,课程总量并没有降低多少。而从国外来看,美国、日本一般设置 30 门左右的课程、2000 左右的课时,英国、意大利甚至更少。 (2)课程结构不合理在通识教育的全校公共课模块,“两课”、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所占学分、课时较多,尤其是外语,甚至还占据了学生四年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因此,事实上留给学生选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课程的余地并不大。另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须。但是,很多高校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根据教师资源、而非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部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过

5、少,几乎等同于必修,- 5 -因为学生不选的话,总学分将不够。在实践教学模块,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多强调验证性和演示性,以便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对应,虽然方便了教学和管理,但是,造成了实验课程之间的分割;在实习方面,同样缺乏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系统设计和统筹规划。 3.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国外的管理专业教授,比较重视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丰富实战经历,学校也常常聘请实业界人士为学生授课。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上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却不管理论是否与实践脱节。 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二、工商管理本科专

6、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1.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种趋势,即本科阶段锻造“毛坯”,研究生教育雕琢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校尤其是众多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由培养面向行业、部门经济发展的窄专业口径高级人才向培养面向社会各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通识型)人才转变,而且,应该考虑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提出某些个性化的具体要求,以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特色。2.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形成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综合课程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1)突出通识教育课。通识课程由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基本工具与技能系列、社会科学与行为学

7、系列、自然科学系列、文化艺术系列等课程构成。降低必修课比例,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选修课程的比例。(2)强化专业基础课,提供工商管理类本科生所必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 6 -(3)精选专业方向课。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很可能造成学生大学四年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因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围绕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4)扩展综合课。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教学的经验,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如拓展课程、融通课程等。另外,理论课程在授课方式上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

8、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实验教学安排上,应增加有利于相关专业知识融合的综合性实验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创新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方面要逐步形成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实习体系。另外,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中。 4.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

9、如社团活动(各种文艺、体育团体和学术团体的活动)、文体活动(文化节、艺术节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展开的各种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是课堂外自我展示的舞台和提高素质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同时要鼓励学生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国家举行的针对大学生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各种竞赛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参与- 7 -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综合性竞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模拟沙盘比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专业比赛提高

10、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等等。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席酉民。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陈启杰。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4曹景萍。浅谈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12) 5史润玲。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8 -致致 谢谢本文从拟定题目到定稿,历时数月。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平时的学习中,老师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帮助和关怀。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待人平易近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中,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在怎样处人处事等方面收益很多;同时他对工作的积极热情、认真负责、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非浅,在此我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同时,我要感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给我们授课的各位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求知治学、如何为人处事。我也要感谢我的母校中北大学,是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姿,为我的人生留下精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