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4563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生产要素移动技术进步效应论文摘要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历史车轮。尽管国际贸易的起源先于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却是国际贸易更大的加速推动力量。现在世界已步入金融时代,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业已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认真解读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和国际投资推进传统贸易方式改变等三个层面,对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做了分析研究。一、引言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2、其中有两个重要支点: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逢此之际,有必要对已经走过的历程作一阶段性的总结,以求踏上更加光明的旅途。对于国际经济往来而言,无疑是先有国际贸易,尔后引发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往返运输需要增加交易成本、中介费用和时差间隔,由此引发资本输出动机,即把资本直接投入到商品需求国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资本输出又引发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由此出现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是国际贸易引发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作为一个后来者却起来了主宰国际贸易的作用。21 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金融世纪,资本运营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神经中枢。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

3、全球化。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终究要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经济发展已无边界。经济全球化也并非始于今日,早在 19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现在不过是“在更高层次回到 1941年以前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发达水平的结果:人类发展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低成本生产和低成本交易已经成为可能。 ”1早在 100 多年前,马克思就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作过描述。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强调了生

4、产社会化必然要求国际分工、合作、交流的思想。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的确定,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一致化,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孤立性和对立性日益消失下去。 ”3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日益活跃,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愈益跨越国家、民族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综合地流动和配置,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已使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规模出现空前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二、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单纯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跨国移动,只有国际投资,才有可能形成生产要素直接的和大量的跨国移动。在土地、资本

5、、劳动三种生产要素中,除土地之外,资本和劳动都能在国际之间自由流动。国际投资,即国际间的资本转移,指的是货币资本和贷款资金从一国流向他国。任何国家或地区要发展经济,必须积累资本。积累资本一种方法是国内储蓄,由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种方法就是吸引外资,包括国际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储蓄能力受到限制,资本积累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外来商品能形成入超现象,国内资本积累才有可能不减少当前消费。但是,入超国家又必须清偿入超商品的资金。由于资本积累不足,只有依赖外国贷款。而能否得到外国贷款,又取决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债务国的利息必须高于债权国的利息。所以,国际投资

6、的驱动因素是各国之间利率的差异。至于外商直接投资,则取决于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预期回报率、投资环境和相关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国际间的劳动要素的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价格,即取决于平均工资水平,比如某种类型的劳动在美国的工资率高于墨西哥,就成为墨西哥人跨越国界的经济动机。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工资偏低,移民倾向尤甚。其次,劳动要素转移还取决于劳动者拥有的数量。在一个劳动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很容易引发向劳动资源稀缺的国家移民的动因。当然,国际投资也会引起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要素转移,但毕竟属于少量,而且大多是伴随着技术引进,随同设备和资金的技术人员配套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大多带有临时性质。一旦投

7、资项目完成,随行技术人员又会回归本土。国际投资实现生产要素转移的微观载体是跨国企业。投资的始初动机是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生产和经营。建立跨国企业伊始是资本运营,购进设备和技术,又实现了物质生产要素的转移,招聘经营人员和企业员工,又实现了劳动要素转移。可见,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跨国移动的第一推动力,跨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是鉴定生产要素移动的基本尺度。生产要素跨国移动有两大效应:促进世界生产效率并提高实际收入水平如果资本在美国的边际生产率低,在资本稀少的中国边际生产率高,若美国的资本流向中国,全世界的产值就会获得提高,最终超于均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就是这个原因。实际上,直接投资

8、并不只是一种资本移动。有时,投资方“完全是在东道国借取创办企业的金融资本,只是加上它的商标牌号、经营准则,以及较少属于有形资产的一些其他资产而已。这个子公司一旦成为获利的企业,它就通过内部利润再投资和新借入资金来发展了,同时还把一部分利润上缴给那个很难看出其进行了投资的母公司”。4这种情况虽然鲜见,但仍会使双方感受其益,最重要的是促进了世界生产效率。劳动要素的跨国移动也是如此。例如某种类型的服务业美国每天能赚 15 美元,而在意大利每天只能赚 3 美元;于是某一劳动者移居美国,每天升值到 15 美元,若移居意大利每天下降到 3 美元。这样移动的结果,致使意大利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自然趋向提高,而美

9、国而相对下降。不过只要有差别,双方就会产生移民的经济动机,从而使实际收入水平提升。使生产要素稀少性相对差异减轻由于资本和劳动被吸引到相对稀少的地区,随着跨国移动,相对稀少性在国际间就会减弱。印度相对过剩的劳动者迁往美国,就会降低美国劳动稀少程度,同时降低印度劳动的丰富程度。资本从相反的方向移动,将减轻资本在美国相对丰富的程度,同时降低资本在印度相对稀少的程度。萨缪尔森写道:“物品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部分影响,就好像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一样,衣服从欧洲流向美国、食品从美国流向欧洲趋于使每一国家的特别充足的生产要素不像过去那样充足,并使每一国家的特别稀少的生产要素不像过去那样稀少。 ”5生产要

10、素在国际间的自由移动,会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衡。三、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国际投资直接推进的是中间产品的贸易,间接推动的是最终产品的贸易。一般说的国际贸易,指的是最终产品的贸易,即商品贸易。国际投资实现的生产要素移动虽然减轻了商品的稀少性,从而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机会,可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新生产场所的开辟和建立,又创造了新的贸易园地。假设有一个资本贫乏的国家,从外国进引长期贷款,用以发展本国产业。某些制造品原先输入本国市场,现在国内也可以像外国一样廉价生产,故而不需要再输入此类商品。不过由于本国发展生产的结果提高了收入,消费数量与结构已经变化,因而创造了新的需求。所以从现象上看,进口

11、商品减少了,但国内市场却因生产要素的移动而扩大了。因此,一方面贸易关系是国际借贷的产物,即生产要素移动创造了新的商品需求;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又能借助推广市场及刺激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因而能创造投资机会,不仅吸引了本国的投资者,也吸引了国外的投资者。新的投资者的出现,又扩大了市场的商品需求。这就是国际投资引发的贸易创造。投资和贸易的不同之处在于:贸易是一种递增效应,投资则是一种乘数效应。按一般惯例估算,投资效应是贸易效应的 5 倍。尽管投资有风险,但风险越大,欲念越大,经营者依然会选择投资。只有投资,才能使国际贸易实现立体扩散。我们不防借助一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

12、资方面,19782007 年,共签订投资协议项目 464801 个,合同金额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项目数从 1980 年的 470 个上升到 2007 年的 4 万多个,增长了近 90 倍,年均增长率为%;合同外投资从1983 年的亿美元上升到 2005 年的 1 千多亿美元,增长了近70 倍,年均增长率为%;实际使用外商投资从 1983 年的亿美元上升到 2007 年的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中国已连续 10 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首位。6外商在华投资对双边贸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从我国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来印证

13、这个问题。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 1983 年的亿美元上升到 2007年的 1 万多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其中,出口贸易从 1983 年的亿美元增长到 2007 年的 5 千多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我国出口总额在世界所占的比重同期也上升了%,进口总额上升%。出口总额排名由第 17位上升到第 3 位。外商在华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从 1980 年的亿美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5 千多亿美元,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为%,其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其中,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同期增长倍,年均增长率为%,其占我国出口总

14、额的比重上升%;进口总额增长了 68213 倍,年均增长率为%,其占我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可见,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积极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7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观念认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有互相抵消作用。国际投资引发的生产要素移动减轻了生产要素的稀少性。生产要素跨国移动数量越大,国际贸易的动机与赚取的利润也就越少。极言之,生产要素的相对稀少性的悬殊情况可能因国际投资完全消除,那么,引起国际贸易的原因也不复存在。但在实际上,不论是国际投资或是国际贸易,都不可能消除各国之间要素和商品的相对稀少性状态,所以两种功能得以并存,并会逐步扩大。其实恰恰相反,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更多地表现为互

15、补作用。国际投资能够创造和扩大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也可以创造国际直接投资。这种关系分为四种情况: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如设备、技术和软件可跟随资本;本投资国的出口贸易对本国的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如通过贸易出口可以引发直接投资就地销售跨国企业的产品;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东道国的进口贸易,东道国引进了外资,相应地就会进口生产要素及技术软件;东道国的进口贸易会促进投资国的直接投资,既然有了进口贸易,就会致使投资国实行直接投资,以创造更简便、更有利的贸易机会。根据国际贸易的实践经验,建立各种经济共同体撤销关税壁垒,实现自由贸易,更能实现比较利益。由此获得的经济利益,西

16、方经济学称之为“贸易创造”。但是,这种情况只适用于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对外却设置一个共同的关税壁垒,可能导致“贸易转向”。当经济共同体的外围国家较低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了共同体内较高成本的来源,即会出现“贸易转向”,即转向低成本的外围国家。8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机会并不显见,太多的机会往往会消失在经济共同体内。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这种情况更为显著,国际贸易在 WTO 之内,成员国更多地表现为“贸易创造”。未进入世贸组织的国家积极申请入围,其中原因就在于要享受组织内的“国民待遇”。它们需要的是直接的“贸易创造”,而不是消极等待“转移转向”。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扩大, “贸易创造”的功效会逐步消失,因为外围国家越来越少。如果所有国家都加入 WTO, “贸易创造”就会完全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资本创造”,或称“投资创造”。国际投资力度的增强,会实现更为广阔的贸易空间。国际投资引发的贸易效应必将大大超越单纯国际贸易的效应。四、国际投资推进传统贸易方式改变世界经济早期的历史格局,国际投资主要是发达国家对殖民地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投资,俗称资本输出。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