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33971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大学学生就业问题考究在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还是有认清形势、看清现状的能力的!有 10 人选择“形势较好,就业容易”占 5%,可见个别同学对现在社会的就业状况认识不清,就业困难估计不足。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些同学的专业热门,社会明显供小于求,但这毕竟是少数的现象。还有 20人“不了解”占 10%。这也体现出现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就业关系到大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大多数同学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所以填写“不清楚”选项的不占多数。对于“你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的回答,有90 名同学的选择是“缺乏工作经验”占到了所有人的 45%,这体现出大学生充分认识

2、到了工作经验对于就业的重要性。确实,在社会上许多的企业招聘的重点要求就是有相应的工作经验。还有 60 个人选择了“所学专业不热门”占了 30%的比重。热门的专业相对来说在就业的时候确实是更有优势的。还有 30 个同学认为是“大批高校的专业盲目扩招,但社会需求并没有相应增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随着高校办学的扩大,确实有许多的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存在盲目扩招的嫌疑,有许多本没有资格进入大学的同学也因为赶上了扩招的班车而进入高校学习,这就带来了毕业时就业竞争的加剧,给许多的应届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困难。对于工资的要求,比较集中的是 2000 元左右,有140 个同学给出了这样的选择,占到了总数的 70%

3、。工资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时候比较看中的一个问题,大多数的学生的答案还是比较理性和客观的,2000 元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真实的数目和期待,这也许是他们综合考虑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个人能力等反面的因素后给出的比较能接受的数目。还有 50 名同学的选择是 1500 元左右,占到总数的 25%,每个人对自己内心的工资数目都有自己的定位,选择 1500 元的同学同样也是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另外,还有 10 名同学选择的是 3000 元,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觉得合理工资的定位。在对就业品质的调查中,有70 人选择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占了总体的 35%。有 80 人选择了“个人能力”占总数的 40%

4、。另外“个人信誉”有 20 人选择,占了 10%的比例, “工作经验”, “应变能力”, “专业素养”各有 10 人选择,各占 5%。可见大学生们对于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还是有理性认识的,另外他们也能认识到吃苦精神,实干精神的重要性,比起之前有些媒体报道的的懒惰散漫现象还是有了很大改观的。另外诚信社会要求大学生们在工作的时候也秉着诚信的态度和精神,这点显然被同学们意识到了。回答“你的专业素养如何”的时候,15 个人选择了“一般”,占了 75%的比例,这样的回答说明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素养的估计肯能不够自信,当然,也许他们认为这样的回答比较稳妥,自己学的也确实是不好不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说没有

5、认真学习自己也确确实实课都上了,作业都完成了,说认真学习了自己也没有读很多专业书籍,也没有过多的拓展训练,那就算是一般吧!”当然,也有 4个同学填写的是“很好”的选项,一是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足够自信,另外可能他们也确实下了大力气学习了。此外还有一个同学的答案是“较弱”,一方面大家都是按实际情况填写,真正是学的不好,专业素养不够扎实笔者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专业素养的培养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的。对于理想就业地区的选择,有 130 人选择了东部沿海地区,占到了总数的 65%,有 50 人选择了中部发展中城市占了总数的 25%,还有 20 人选择了其他,值得思考的是居然没有一个同学愿意选择去

6、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作。这其中的原因“生活条件好”和“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主要的考量,各有 80 人选择了,各占总数的 40%。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没有学生愿意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了,首先西部的生活环境比较艰苦,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另外西部工作的行业比较单一,发展空间不能满足对于要求有较大发展空间人的需要,所以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从事工作。另外“医疗教育水平高”, “看中创业环境”,“消费水平低”各有 10 人选择,说明同学们对于就业环境的选择是基于多方面思量的结果。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有 140 个同学选择了“先在不那么满意的企业工作,以后再说”占到总人数的 70%,可见大家的择业观还是比较理性的,

7、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打算。还有 20 个同学选择了“回老家自主创业”,这部分的同学有灵活的就业观念,看到自己打工不行就有了新思路想要自主创业当老板,不过还是要警惕风险。另外随着网络世界的蓬勃兴起,网上购物成了新风尚,所以也有 10 名同学选择了自己开网店,这也消费潮流的体现。关于最理想的行业, “传媒业”有 60 人选择,占到了 30%,如今的娱乐市场火爆,大家多多少少有当明星的愿望,这也是就业选择多元化的体现,大家不再像以往那样想往传统的钱多活轻的“铁饭碗”行业里面挤,而是有了不同的选择和期待。金融业有 50 人选择,可见当前重视经济发展的大局确实左右了大家对金融的兴趣和向往。这其中有 15

8、0 人的行业选择依照“自己的兴趣”,占到总数的75%。可见现在的大学生们仍旧保有真性情,愿意按照自身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职业,这不仅是他们个性的体现,也是他们今后对工作充满热忱和激情的必要条件。觉得“工资有保障”的有 40 个,说明同学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还是适当的考虑了经济利益,工作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养活自己,给自己带来收益。还有 10 个同学选择的原因是与自己的专业对口,这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可以把自己在大学里面所学到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日趋突出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探索他们的就业问题,将是我国高校扩招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而了解他们的就业期待将是实现探索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作者:贺淑媛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