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3951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本通教案之现代文阅读与鉴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现代文阅读与鉴赏现代文阅读与鉴赏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必做题必做题) ):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1515 分)分) 考纲陈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 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

2、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 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 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 个“新”: 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根据文体特征, 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 2)注重整体阅读。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最后在找到 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二二】:选择题的解答:选择题的解

3、答 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 改变句意。改变句意。(1)(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 删: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换用别的 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 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 , 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等值转

4、换: 偷换概念:偷换概念: 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以偏概全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 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 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 ,所有; 部分等);c 表程度轻重的词语( 特别,十分,稍微等);d 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 有时, 偶尔等) 混淆时态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混淆模态: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 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正话反说:正话反说: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顺序错乱

5、顺序错乱: 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颠倒因果:颠倒因果: “因”与“果”错位;或 “条件”与“结果”错位。 强加因果:强加因果: 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无中生有:无中生有: 即原文无此信息。 答非所问:答非所问: 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答非所问; ; (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因果关系;(3) 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

6、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答全几层意 思思。 【三三】:简答题:简答题(07(07 年新增题型年新增题型) )的解答的解答 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语料: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 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 阅读科技说明文阅读科技说明文: :科技文一般属消 息一类,其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 介绍它的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阅读时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 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

7、难点: :- 2 -重难点一重难点一: :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技巧 1 1:辩明文体,选准角度. 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 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 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 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技巧技巧 2 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 出现的文句) 技巧技巧 3 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

8、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 顺序词,B 关联词,C 指代词, D 范围词,E 类别词,F 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技巧 4 4:(1)从形式方面分析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 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 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重难点二重难点二: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 述出来。 1.1. 分析

9、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 说明文说明文,说 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1)

10、 采用摘句法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采用合并法采用合并法: :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 采用提炼法采用提炼法: :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 容; 2.2. 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 寻找中心句寻找中心句( (段段),),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中心意思: : 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2) 合并各段内容合并各段内容, , 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中心意思: 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

11、内容来提炼概括。 (3) 采用整体把握法采用整体把握法, ,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 提炼。 重难点三重难点三: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 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 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 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分析的具体做法是: 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

12、句子; 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选做题选做题) ):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高分口诀:读懂文章高分口诀:读懂文章 审准题眼审准题眼 规范作答规范作答 现代文现代文( (各类文本各类文本) )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3 -( (一一) )答题基本知识答题基本知识: : 1.1.阅读阅读: : 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 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13、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2.审题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 暗暗 示答题区域示答题区域; ; 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思路; ; 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题方法; ; 暗示答案本省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

14、时,注意组织语言时,注意“问问”与与“答答”要照应好要照应好. . 如问: “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 (1)题眼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2)要点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 点;(3)设问的角度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 关系。 3.3.答题答题: : “规范作答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答案在文中答案在文中( (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 (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

15、度是否一致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3)分点分条作答分点分条作答( (高考阅卷采点给高考阅卷采点给 分分) ) 。( (二二) )常用写作手法常用写作手法( (技巧技巧) )(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对比、衬托( (反衬反衬) ),变换人称,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象征,类比,虚实结 合 渲染烘托 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前后照应、铺垫,过渡( (承上启下承上启下) )、设置悬念、卒章显志,、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 澜 , 特定线索、 记叙顺序

16、(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 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 第五类:描写手法: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三)基本题型题基本题型题( (非探究型和评价型非探究型和评价型) )及解答思路及解答思路 题型题型 1: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