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338955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整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材是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媒体,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广义的教材主要指文字性课本和辅助教材的总称,狭义的教材主要是指学校教学使用 的教科书。这里说的教材是指狭义的教材。它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一种载体,一种工具, 但绝不等于教学的全部。旧的观念认为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教“教材” ,学 生学“教材” ,一句话,死扣“教材” 。然而当前各地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多数是以开卷 的形式呈现,试题命题更加开放,试题不再是以往那种以教材及配套资料的原文、原例和原 题的照搬照抄,而是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从中挖掘体现思想性、探究性的材料。因此无论 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

2、习当中都要强化课改意识,树立“教材是范例”的理念,要转变观念, 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教材观,要用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目光看待教材,教学中可以调整教 材的顺序、可以撤换情景,采用更好的情景,而且完全可以将教材内容打乱重新整合并创造 性地开发利用教材。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思想品德老师在开发利用教材时不能仅仅 局限于学科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总之,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 用者,也还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有资格也有能力

3、对教材提出意见;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 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 种) ,而不是“教教材” (以教材为本)一、对教材整合的几点认识1.要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所以必须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教师要认真钻 研教材,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注重发挥教材的功能,着力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教材提供的 知识、阐明的道理。2.要活化教材。依据教材并不是照本宣科,并不是局限在教材框定的知识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 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情景,提出新的探究 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4、、探究学习,通过感悟与思考形成理念,并实现对 教材的超越和创新。比如:(1)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新教材的板块内容编排比较合理,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 如: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材先从 责任的产生谈起,然后提到:身份不同,责任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先从确认学生 的身份和角色做起,探讨:身份不同,责任不同。然后通过引导思考:责任的来源,认识责 任的产生。教材的顺序打乱了,然而一个框架,三个问题,构成了一节完整的课。(2)删减或替换、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要将新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地教完,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

5、难。 与其如此,还不如大胆删去一些难度大、学生接受不了的内容,或者用相对简单的材料来替 换,或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事件、场景、材料来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甚至于教师 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适时增加相关的有益内容,或让学生在阅读、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比如在讲有关互联网方面内容时,可以增加一些网络媒体材料, 并让学生就网络对中学生的利和弊展开讨论,使学生对网络有了清楚的认识。3.要用最鲜活的信息充实教材。比如可以利用课前 5 分钟,每次课让学生准备一些最新社会现象或新闻时政,与大家共 享。这样既了解了时政,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可根据学情和教

6、师所拥有的知识、师生互动中形成的新知识,不断地完善和建构思想 品德课教材。教学中的知识来源于三方面:由教材和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自己拥有的知识;师生互 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新知识。其中第三方面特别重要,而且内容会随着课堂的变化而变化, 是一种课堂动态生成性的资源。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 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实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 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 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捕捉并善于利用教学过程 中临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7、特别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观点、看 法和生活经历,使之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在学生的活动中“动态生成知识和教学内容”。这 样会产生比单一方面学习教材有更好的效果。三、教材整合的基本理念1.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生活。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为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同时,人的思想品德又是通过对生活 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 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 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教材要尊重、

8、关注、反映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帮助青春期的学生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冲突与矛盾; 另一方面,要从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个人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全球 生活),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联系起来,引领他们感悟生 命的意义,学会过道德的、有意义的生活,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为他们终身的幸福生 活奠定基础。2.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目前社会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要不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我们认为应明确核心价值 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加快社会主义 建设的力量。尤

9、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热情但缺乏理智,他们追求真善美,但明辨是非、 善恶的能力不强,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应引导他们自主地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而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可以”的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但是这种引导,决不是采 用过去的“教条式”的强加灌输,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个体需求的了解,引导他们进行内化的 基础上;不是只仅仅重视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更要重视培养适应当代价 值多元特点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决策与践行能力。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道德主体。品德教育不是禁锢人、束缚人,学生不是被 动接受“美德”的容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是社

10、会的要求,也是初中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品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生 命成长的需要,还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提供条件,创设氛围,积极引 导学生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教材的心理学基础,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把过去 教材以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调查、访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作、社 会实践为主,积极倡导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学生在活动 中体验、探究、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理想 的向往和追求,积极主动地以自己为认知对象,以自己的生活、以身边的环境为课堂,

11、去正 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进行道德修养、有效调控自己的行 为等方面的能力。教材主题的选择、教材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等,为学生的探究、交流、 活动、实践留有足够的空间,注重加强实践活动的环节,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4.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丰盈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要实现这个目的,不 仅仅是学校教育,需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使三者形成网络,产生合力, 这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即使在学校,也不仅仅只是品德课程这一渠道,要打破 各科目界线森严的局面,要处理好品

12、德教材与其它各科教材的关系,这是思想品德课程与其 它课程之间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 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 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是课程内容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的整合。在品德课程中,教 与学、教师与学生是一整体,倡导师生的互动、对话、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是教学情景 之中师生认识、情感的整合。在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中,不是人为地割裂品德的结构,也不 是把品德结构看成是静态的,而是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与学习融于一 体,这是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结构中的内在整合。四、教材整合的内

13、容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初中的思想品德可以整合为以下内容:1. 从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四个板块整合 (1)良好的心理品质: 做情绪的主人,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战胜挫折、意志坚强 (2) 道德教育主题 珍爱生命、正确认识自已、开发潜能、调控情绪、抵制不良诱惑、培养高雅情趣、自 尊自信 自立自强、意志坚强、战胜挫折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竞争合作求双赢、待人宽容、诚实守信、维护公平正义、礼貌 礼仪、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承担责任、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合理消费、团队精神、创新精 神、终身学习 3 法律教育主题 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14、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法律的三特征 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参与政治生活4国情国策主题最基本的国情:具体国情 人口问题 民族问题 统一问题 2.政治观点规律性整合 巨变与成就: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歌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歌颂改革开 放的强国之路 坚持路线、国策、战略、方针的结果 根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环境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3)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

15、 个现代人具备的素质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创新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统筹城乡发 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易错易混知识点整合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6、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 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 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体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优先发展:教育 突出位置:保护环境 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兴国之要(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强国之路(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生命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 相关知识点整合生命主题: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延伸生命的价值。法 律捍卫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公民要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教育主题:享受学习、做学习的管理者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