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设备安装复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38732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设备安装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配套设备安装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配套设备安装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配套设备安装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配套设备安装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套设备安装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设备安装复习(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每题 3 分)1、 工程准备内容应该包括:施工人员 、 施工机械 、材料、 施工计划 、工程安全、工具仪表等准备情况。2、 天线端标签贴在主馈线与 1./2 跳线接头下约 0.3 米 处;标签必须面向人眼可视端与垂直夹角 15 度 左右。3、 布放信号线时,与交流线之间的距离宜大于 20cm ,两者应该沿着走线架两侧布放。4、在馈线从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要求有一个“滴水弯” , “滴水弯”进机房前尽量预留 10cm 左右,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进机房。5、馈线的母地线末端不能与走线梯相连接,必须做好 绝缘 处理。7、电源架与机架间距不小于0.05 米。主设备、配套设备(含空调)摆放,

2、环境控制箱、烟雾告警、开门告警、积水告警等安装位置。主设备前部正面与墙间距不小于1 米,背面与墙间距不小于 0.2 米。每排机架两侧与墙间距不小于0.5 米。8、 RRU 安装在室外天线支撑杆上的空间需求:RRU 的上方和下方各需要至少 250cm 的空间,以保证空气的对流,RRU 前方需要至少 1m 的操作空间;9、垂直隔离度(上下或水平必须保证至少 0.3 米 的隔离度): 10、定向天线方位角误差不大于10 ,定向天线俯仰角误差应不大于 1 ;全向天线应保持垂直,误差应小于2;全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 1.5m,定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 1m;与 GSM 系统共站建设时,WCDMA

3、天线和 GSM 天线之间隔离度 2m 要求。11、任何人不得将食品、饮料带入交换机房,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有害物品进入机房,有特殊原因需要带入机房的,必须有相关部门的证明,并有相关的防护措施,不需要时应及时撤离机房。机房保安有权对进入的物品进行检查,对来历不明物品或有危害的物品,保安有权阻止进入机房。12、施工前准备,工程建设部负责督促设计院提供设计图纸,并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督导进行设计图纸审核,具体方式可以根据设计内容的复杂程度选择会议、传真、电话或其它合适方式。13、基站设备的接地线要连到室内总地排,室内主接地排连到外部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包括“三地”:防雷地、直

4、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14、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持登高证上岗,进入垂直方向有层级交叉作业的施工现场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的工人应备工具袋。工具和零件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严禁向下抛掷物品。15、从事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作出以下安全措施:系好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或拖鞋;严禁空腹和带病爬塔作业,严禁恶劣(天气)上塔。16、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焊接工作要有操作证,电工须经专门培训,持劳动局颁发的电工证上岗,非电气操作人员严禁擅动电气设备;动火前要清除附近的易燃、易爆,落实防护措施,保持防火间距,配备灭火用具,严禁在重要设备堆放现场进行焊接工作。17、施工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

5、宣传标志,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严禁在施工现场进行电工、电焊作业和产生非工作性火种,不得超负荷用电,施工用电电线不能随意架于易燃材料之上。18、所有天线驻波比的值在相应频带下必须小于1.4。19、走线架上走线要做到三线分离(即直流线、信号线、交流线应分开平行排放,其中后两者间隔距离不少于20 厘米) 。20、电源架到室内主接地排的线径为不小于35mm2 多股铜导线。基站外部接地体到基站内部的主接地排的线径不小于 95 mm2。一、填空:(每题一、填空:(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1.GSM900 的频段范围是 890 MHz 至 960 MHz,其中上行的频段范围是 890 MH

6、z 至 915 MHz,下行的频段范围是 935 MHz 至 960 MHz。2. RBS200 基站的驻波比告警门限值为 2.0 ,RBS2000 基站的驻波比告警门限值 VSWR CLASS1 为 1.8 ,VSWR CLASS2 为 2.2 。3. RBS200 基站发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 40 dB,发射与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 20 dB; RBS2000 基站发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 30 dB,发射与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 30 dB。4.对于采用空间分集接收方式的天线,其分集接收的距离必须符合要求,对于 GSM900 两接收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4 米,对于 GS

7、M1800 两接收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2 米。5.对于全向天线,要求天线与铁塔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2 米,对于定向天线,要求天线与铁塔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0.5 米。6.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 要求在馈线下铁塔拐弯前 1.5 米处接地,如果由此接地点到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 20 米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7.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度,曲率半径大于 130 毫米。8.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在避雷针的 45 度保护角之内。9.RBS200 基站在 ACU 模块上对驻波比进行监视,RBS2000 基站在 TRU 模

8、块上对驻波比进行监视。10.目前天线下倾角的调整方式有 机械调整 和 电子调整 两种方式。目前天线采用的分集接收方式有 空间分集 和 极化分集 两种方式。11.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要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处理,在馈线从 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要求有一个 滴水湾,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进机房。12.室内馈线的接地应顺着 信号下行 的方向接地。13.若天馈线的驻波比值是 1.5,则相应的回损值是 14.0 dB。14.对于全向型天线,要求 垂直 安装;对于方向型天线,其 方向角 和 下倾角 要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15.对于采用空间分集接收方式的天线,其分集接收的距离必须符合要求,在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

9、验收规范中,对于 GSM900 两接收天线之间的推荐距离为 6 米,对于 GSM1800 两接收天线之间的推荐距离为 4 米。16.塔顶放大器与天线之间的跳线长度要求不超过 2 米,最好安装在 天线支撑杆 上。17.对于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夹的固定间距要求是:馈线水平走线时,1/2 英寸线径的馈线是 1.0 米,7/8 英寸线径的馈线是 1.5 米;馈线垂直走线时,1/2 英寸线径的馈线是 0.8 米,7/8 英寸线径的馈线是 1.0 米。18.各根馈线的接地点应 两点压接 ,接地点应该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要作氧化处理。19.天馈线系统中硬馈弯角不应小于 90 度,软馈线可以盘曲,但半

10、径不要小于 13 厘米,接地点应在 1.5 米处,接地点不应超过 20m 。20.目前测试天馈线使用的仪表有 SiteMaster 和 UPSim 。一、填空题: 1、 室外馈线走道始末两端均应和接地排、避雷带、或地网连接 2、 严禁在馈线拐弯处进行馈线防雷接地 3、 楼顶安装馈窗引馈线入室时,要保证馈窗的良好密封,且入室处馈线和天线出线 处跳线应做滴水弯,滴水弯最低处要求低于馈线窗下沿 100mm200mm 4、 1/2”馈线单次弯曲半径为 120mm,7/8”馈线重复弯曲半径为 360mm 5、 主馈线离开铁塔前 1m 要接地二、选择题(单选题)1、馈线验收标准中 7/8 馈线的“一次性弯

11、曲的半径”的距离为(A )A、120mm B、70mm C、210mm D、360mm2、下面哪种安装次序是正确的哪些?(D )A. 立机框.接上电源线并加电.接跳线及馈线室内地线.接机框地线。B. 立机框.接跳线及馈线室内地线.接上电源线并加电.接机框地线C. 立机框.接机框地线.接跳线及馈线室内地线.接上电源线并加电D. 立机框.接机框地线.接上电源线并加电.接跳线及馈线室内地线。3、下面关于馈线进入机房遵循原则的说法正确是(E )A. 线架在馈线窗的上面,馈线应该从馈线窗最下面的一排孔进入;B. 走线架在馈线窗的上面,馈线应该从馈线窗中间的一排孔进入;C. 走线架在馈线窗的上面,馈线应该

12、从馈线窗最上面的一排空进入;D. 走线架在馈线窗的下面,馈线应该从馈线窗最最上面的一排空进入;E. 走线架在馈线窗的下面,馈线应该从馈线窗最下面的一排空进入4、以下关于天馈线安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C )A. 为了防止天线进水,在正向安装全向杆状天线时,天线底部的排水(气)孔应打开,天线顶部的排水(气)孔应密封;B. 定向天线不能倒立安装;C. 在反向(倒立)安装全向杆状天线时,天线底部和顶部的排水(气)孔都应打开;D. 为了防止馈线进水,在拧接好的跳线与天线的连接处.跳线与馈线的连接处应先用防水自黏胶带密封,再用绝缘胶带包扎.密封好;5、基站机房所有的线都要有标签,除哪些外其余的要注明

13、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C )A. PCM 线 B. 告警线 C. 地线 D. 电源线6、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要求在避雷针的多少保护角之内?( C)A. 75 度 B. 60 度 C. 45 度 D. 30 度7、整个天馈系统的驻波比应小于多少?(A )所有天线驻波比的值在相应频带下必须小于1.4。A. 1.5 B. 2.5 C. 3.5 D. 1.48、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A )度,曲率半径大于( D)毫米?A. 90 B. 120 C. 100 D. 1309、对下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夹的固定间距离要求是

14、:水平走线的 7/8”馈线间距为( C );垂直走线的 1/2”馈线间距间( A )A0.8 米 B1.0 米 C1.5 米 D2.0 米 E2.5 米10、馈线入机房的长度大于( B )米时,在馈线进机房前再接一次地。()10 米()20 米()30 米11、所有接地连接件要求有(B)压接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焊接12、走线梯经过梁、柱时,就近与梁、柱加固。在走线梯上相邻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A)A:2 米 B:2.5 米 C:1 米 D:3 米13、入机房的母地线要求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单独拉一根截面积()的总地线进机房,接到机房的室内地线排上 CA:50 平方毫米 B:1

15、00 平方毫米 C:95 平方毫米 D:150 平方毫米14、在室外馈线安装中,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在馈线从() 。要求有一个“() ” ,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进机房。AA: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滴水弯; B:馈线下天面前、引水弯;C: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引水弯; D:馈线下天面前、滴水弯;15、在馈线接地施工中,为了减少馈线的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度,曲率半径大于()毫米A:60、120 B:90、130 C:90、110 D:60、11016、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杆上的所有天线。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的(A)保护角之内。A:45 度 B:35 度 C:50 度 D:60 度17、断开机柜顶某一分集接收跳线 ,利用 Site Master 等仪表对其测试,所得出的馈线长度与原测 试 记录误差不能大于 0.5 米,VSWR 值应小于(A),与原测试记录误差不能大于0.1 米 。A:1.5 B:1.2 C:1.6 D:118、天线下倾角与设计的误差(C)度A:1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