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231858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考试语文第一轮复习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三文言文知识梳理(四) 必修四知识细梳理季氏将伐颛臾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是社稷之臣也今义:判断动词古义:_(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今义:认为 古义:_(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今义:国家和家庭 古义:_(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今义:有事情 古义:_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而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2)故远人不服,

2、则修文德以来之( )(3)既来之,则安之(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何以伐为?( )译文:_ _(2)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_(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文:_(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文:_寡人之于国也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寡人之于国也今义:指形影孤单的人古义:_(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今义:泛指河流 古义:_ _(3)弃甲曳兵而走今义:指一般的行走 古义:_(4)请以

3、战喻今义:常用于对方 古义:_(5)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今义:经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古义:_(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今义:保养身体。 古义:_ _(7)王无罪岁今义:没有犯罪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或或百步而后止( )天之行,或日或雨( )莫之或止( )云霞明灭或可睹( )(2)直直不百步耳(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理直气壮(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上载公子上座( )(3)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百发百中(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洿池(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 来源: 学. 科.网(5)以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斧斤以时入山林(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6)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谨庠序之教( )(5)王无罪岁( )(6)然而不王者(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_(2)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_来源:学科网(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 )译文:_ _(4)非我也,岁也( )译文:_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1)满清末造今义:制造,创造古义:_(2)视清季有加今义:季节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每逢佳节倍思亲(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顾顾自民国肇造(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大行不顾细谨(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之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草木为之含悲( )始有墓碣之建修(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4)以来源 :学科网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邹君海滨

6、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2)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3)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_(2)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 )译文:_(3)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译文:_(4)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译文:_(5)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译文:_ _来源: 学科网 ZXXK滕王阁

7、序并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青雀黄龙之轴(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穷且益坚今义:贫穷古义:_(2)盛筵难再今义:相当于“又” 古义:_(3)孟学士之词宗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古义:_(4)千里逢迎今义:奉承迎合 古义:_(5)阮籍猖狂今义:肆无忌惮 古义:_(6)所赖君子见机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属序属三秋( )来源: 学_科_网 Z_X_X_K吾属今为之虏矣( )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予作文以记之( )(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 )潦水尽而寒潭清( )则智者尽其谋( )聊乘化以归尽( )(3)穷穷岛屿之萦回( )日暮

8、穷途( )穷且益坚(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来源: 学_科_网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4)序序属三秋( )兰亭集序( )序八州而朝同列( )(5)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襟三江而带五湖( )(2)目吴会于云间(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4)宾主尽东南之美( )(5)腾蛟起凤( )(6)窜梁鸿于海曲(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纤歌凝而白云遏。( )译文:_(2)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译文:_ _(3)奉晨昏于万里。( )译文:_秋声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来源:Z,xx,k.Com忽奔腾而砰湃(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其色惨淡今义:形容苦费心力古义:_(2)物过盛而当杀今义: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 古义:_(3)黟然黑者为星星今义:夜晚天空中发光的天体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